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決污染的經濟和政治效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3-1-30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世紀 New Century Net
張偉國 By Zhang Weiguo



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胡少江:解決污染的經濟和政治效應


2013-01-18
持續多日籠罩在中國東部和中部地區的霧霾終於開始逐漸散去,可是這次嚴重的霧霾污染帶給中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後果卻剛剛開始。侯任總理李克強向民眾表示,新政府將在污染治理問題上有所作為。



現在判斷他的承諾能否真正兌現還為時過早,但是在民眾對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對自己健康的損害日益不滿的今天,中國政府想要像過去一樣迴避污染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與過去儘力隱瞞污染真相、甚至散布虛假消息的做法相比,中國政府在此次霧霾的信息公布方面有了一些進步。例如,中國政府至少在官方的媒體上公布了包括北京在內的主要城市的MP2.5等空氣污染的數值;也允許中國媒體對污染的源頭以及防治措施進行了報道。對一向屏蔽「負面」消息的中國官方媒體,這是一個不小的改變。

當然,這個改變是在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和推動下實現的。就在去年,中國政府不僅拒絕公布與人民的健康息息相關的一些關鍵的污染數值,而且還對在自家院內測試並在網上發布MP2.5數值的美國駐華大使館惱羞成怒,指責對方是在干「份外」的事情,是干涉中國內政。但是由於中國普通民眾的強烈要求,同時也由於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中國政府屏蔽此類信息的企圖越來越難實現,隨後不久中國政府便不得不也「跟隨」美國使館,開始向公眾發布這一信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研究,中國是由於空氣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高發地區,也是由此類疾病導致的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不僅如此,中國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都十分嚴重,都在每日每時地損害民眾的身體健康。現在,中國政府終於公開承認污染的嚴重性並且向民眾承諾要從根本上治理污染的源頭,這是一個好的開頭,雖然行動得晚了一些,但是比執迷不悟要強。

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明白,要真正地實踐治理污染的承諾需要更多的實質性的具體政策措施出台,而且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已經刻不容緩。但是,真的採取行動就會不可避免地觸及有關方面的利益,勢必也會引起不同社會集團之間的利益的重新調整。新的中央政府有沒有決心、有沒有能力做到這一步,這是一個真正的考驗。

一方面,中國的污染一方面是政府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後果;與此同時,作為一個仍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國家,作為一個仍然需要就業機會滿足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發展中國家,環境和增長之間的矛盾也是不容否認的。因此,治理污染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將便成為一個減緩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這是一個如何掌握經濟增長節奏的國家戰略問題,而不單純是一個環境問題。

治理污染的政治內涵也不容忽視。如何在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進行合理的取捨,如何通過各種手段將治理污染的成本向不同的社會集團合理分攤,如何管理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社會衝突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則需要政治上的變革同步進行,過去那種由政府官員說了算的局面已經不能夠有效地應對治理污染的新形勢。當李克強在承諾在治理污染方面要有所作為的時候,不知道他是否也想到了這些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後果?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3-1-30 22:59 | 只看該作者
    2012-06-05  中國新聞網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情況。中國網 董德 攝
   
    中新網6月5日電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外國駐華使領館開展對我國PM2.5監測並且發布數據,這樣做在技術上既不符合國際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國的要求,既不嚴謹,也不規範。希望個別駐華領事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不合法也不合規
   
    吳曉青說,從法律上講,中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外交人員有義務尊重接受國法律法規,不能干涉接受國內政。」吳曉青說,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並從網際網路發布空氣質量信息,既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精神,也違反了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
   
    吳曉青表示,從技術上講,空氣質量的監測,應該符合相關技術規範,這涉及到監測點位的布設、監測人員的資質、分析方法的選擇以及監測設備選型等多種因素,並採取嚴格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才能保證監測結果科學和準確,包括國外的同行們也都知道這個要求的。
   
    首先,用一個點位的監測數據對一個區域的空氣質量進行評價是不科學的,所監測的數據不代表那個城市整體空氣質量水平。「這一點,我們跟使領館進行溝通,他們也是承認的。」
   
    例如,美國現有PM2.5監測點位1000個,法國700個,英國400個。再例如,美國紐約城市監測點位20個,巴黎18個,倫敦31個,他們用這些城市點位群組成監測網路,來完整發布城市空氣質量日均值和年均值。
   
    其次,用日均值來評價這個點一小時的狀況,不符合國際通行監測技術規範,更不能反映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
   
     評價標準不同
   
    吳曉青說,從標準上看,今年年初我們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質量指導值,制定了我們的空氣質量標準。這個標準既考慮了我國現階段發展水平,又初步與國際進行了接軌,這是符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的一個標準。
   
    吳曉青介紹說,世界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關於PM2.5的標準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國1997年發布PM2.5Ⅱ級標準的時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這個標準的時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環境質量標準的制修訂要與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緊密相連,而中國現在發布的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據中國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決定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北京、上海發布的PM2.5監測數據,與個別領事館發布的監測數據日均值是基本一致的,但評價結果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他們用本國的空氣質量標準來評價我國的空氣質量,這是明顯不合理的。」吳曉青說,其他國家用3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值來評價,而中國是用7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值來評價,所以結果可以顯見。
   
    環保部門將加大信息發布力度
   
    吳曉青也表示,從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的發布上看,環保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大監測信息發布力度,「我們已經做了充分準備,將及時發布和公開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74個城市,所有國控監測點都將陸續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讓公眾及時了解監測信息情況。而且我們發布的監測信息和數據將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一次發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共六項污染物指標的實時濃度值,並配以空氣質量AQI指數,監測項目更全、監測點位更多,更具有代表性。」
   
    吳曉青表示,按照新標準的要求,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更加精準,也更加規範,完全能夠滿足公眾以及各國駐華機構和人員對環境質量信息的需求。所以我們希望個別駐華領事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中新網能源頻道根據網路直播整理報道)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