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個熱點事件成「爛尾新聞」 官方熱回應冷調查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3-1-22 0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01-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  
山體滑坡、礦難瞞報、塑化劑、速生雞……一起起牽動老百姓「神經」的熱點事件,事故責任追究漸無音訊,事件調查霧裡看花。

在網路資訊發達的今天,對於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多數地方選擇「迅速表態」,然而這「迅速」的後面是否真的出於「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

事件突發:「熱回應、冷調查」成套路

近期,一些地方對關注度高的熱點事件及時回應、快速查處的舉措贏得群眾肯定。「表哥」楊達才、「房叔」蔡彬、「艷照門」主角雷政富等一批問題官員在跟蹤爆料下遭到調查,其中,雷政富從不雅視頻曝光到被免職和立案調查,前後僅用了63小時。

然而,一些地方處理熱點事件「表態多,後續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公眾關切的後續調查成為「半拉子工程」,事件調查結果難覓蹤影。

部分「虎頭蛇尾」的熱點事件處置,一般有三種套路:

——「第一時間」回應,事件真相卻「霧裡看花」。「塑化劑」「毒膠囊」引發極大關注,然而時至今日,酒類中塑化劑的限量國家標準仍未出台,保障消費者安全依舊靠企業自律。部分企業用工業明膠生產「毒膠囊」,污染鏈到底有多長,流向了哪裡,事件真相的調查也遠未水落石出。

——號稱「嚴肅查處」,調查結果卻遲遲未見公布。山西長治發生的苯胺泄漏事故已經過去半月,污染造成的嚴重後果波及3個省,污染損害至今沒有確切評估,相關責任人的調查也沒結果。

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因給情婦寫離婚承諾書被相關部門調查,一個半月後,結果仍未公布。

——處置罔顧民意,事後道歉「一筆勾銷」。未經遇難者家屬簽字同意,雲南省鎮雄縣山體滑坡事故中的46名遇難者遺體就被火化。事後,當地政府「誠懇道歉」,縣民政局及殯儀館「書面檢查」,責任追究還未啟動。「速生雞」事件,肯德基一份「道歉」能將監管部門職責缺位一筆勾銷?

「『拖延』被一些地方認定是應對熱點事件的有效『偏方』。」海南省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代紅說,負面事件成為輿論熱點后,調查取證需要時間,但能否真誠作出「解釋說明」,考驗的是一些部門的公信力。

有頭無尾:拷問幹部的執政情懷

專家認為,應對熱點事件是一面鏡子。幹部有沒有執政為民的情懷,是不是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把民意放在什麼樣的位置,決定了他的初衷和態度。

「事件發生后,公眾最想知道真相、誰對事件負責、下一步如何改進工作。但是一些地方這三個環節都做不到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教授鍾開斌說,有的事件發生后,相關部門很快回應,表態很好,卻遲遲沒有下文,不禁讓人懷疑:他們是真想解決問題,還是純粹為避免問責、保「烏紗帽」?

同樣是「表叔」,陝西楊達才很快被查處,而有些地方卻巋然不動;同樣是校園慘案,福建南平、山東濰坊等地能迅速處置,及時向外界發布調查進展,而河南光山卻封鎖消息,官員集體失聲;同樣是泄露,杭州苯酚泄漏事故發生后,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知曉公眾,提醒事態進展情況,而山西長治則長時間瞞報,釀成波及三省的污染事件……

個別地方突發事件應對「重事中處置、輕事後反思」,往往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動用公共資源進行應急處置;在事件善後階段,隨著社會關注度下降,「冷處理」成為一些部門的首選。

危機面前,如何處置,考驗的是人民群眾在執政黨幹部心中分量有多重。「無視民意、封鎖消息、封閉運作,是危機發生后對公眾的『二次傷害』。」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說。

中央出台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提出要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求幹部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

「如何帶著感情與群眾打交道,是很多部門工作人員應該補上的一課。」代紅說,是迅速站出來與公眾坦誠溝通,還是在輿論質疑聲中被迫道歉,說些「高度重視、親自處理、情緒穩定」之類的官話、套話,反映了幹部的群眾觀念。

責任追究:讓敷衍塞責者付出代價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對熱點事件的調查,無論進展到什麼程度、結果如何,都應該通過官方微博、官方網站等渠道向社會發布。不及時查處和回應民眾質疑,就是「欠公眾一個回復」,不利於社會監督,也不符合「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原則。

「後續調查結果難以出爐,關鍵是問責處理機制未發揮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說,相關部門的調查沒有進入問責程序,或以道歉代替問責,或一般性調查草草了事,調查結果難以服眾。

因此,一些專家認為,建立由第三方參與的調查機制十分必要。「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調查機制,避免自說自話,自查自糾。」鍾開斌認為,事件調查組應吸納媒體、人大代表、死傷者家屬等多方參與,畢竟「由第三方參與的事件真相調查,結論才會更令人信服。」

對久拖未決的事件處理要加大問責追究。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認為,熱點事件責任追究的溝通協調機制仍須完善。「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事件,建議多部門啟動專門程序『全程緊盯』,只有對敷衍塞責的相關人員行政問責,才能起到懲戒警示作用。」

此外,對於一些社會影響惡劣的事件,專家建議,司法機關介入後續的偵查、調查,對事件當事人和相關拖延塞責的人員追究法律責任。

事實上,每一次應對熱點事件既是一次嚴重衝擊和重大考驗,也是一次改革創新的契機。抓住並充分利用這些推動改革的「機會之窗」,亡羊補牢,才能真正從突發事件中汲取教訓。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沙發
gskhg 發表於 2013-1-23 00:26 | 只看該作者
沒有一件事情最後不是不了了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3
nierdaye 發表於 2013-1-23 13:43 | 只看該作者
gskhg 發表於 2013-1-23 02:26
沒有一件事情最後不是不了了之的

have to. CCP does everything to protect itsself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