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節能減排為何不能防止中國空氣毒化?靶子設歪了。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1-18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天,灰霾鎖住了多個城市,東南西北都有。這是一次全國性的環境事件。PM2.5的數值不只是爆表可以形容,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的安全值是小於10,而北京周邊近期在逼年1000,超過安全值數十倍的城市比比皆是。中央氣象台在發布大霧黃色預警,範圍包括京津地區、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 江蘇中北部、四川盆地、重慶西部、湖南中南部、貴州南部、雲南東南部、廣西中北部。

環境污染問題隨著中國工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嚴重,國家和中央早就開始著手處理污染問題,2005年國務院和發改委提出《節能減排》去年提出「美麗中國」,可是8年過去了,污染的問題仍在,而且越來越嚴重,問題出在哪裡呢?

對人體有毒的污染物有:含有毒元素的微塵,二氧化硫,氣態化學污染物,液態化學污染物如化工產品苯胺等,重金屬污染物如含汞含鉻廢物。這些東西都是工業發展 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排放物,發達國家如英國在發展過程中都經過與中國現在類似的階段,後來問題都解決了,因此可以說現在中國的環境問題是可以解決、有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的,但為何就避免不了呢?

2005年,「十一五規劃」出台,首次提出到2010年節能20%、減排10%的目標。當時減排減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應該說目標是正確的,中國領導人頭腦還是清楚地,可是後來「減排」逐漸被扭曲。關鍵轉折階段在於08年美國把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選為美國能源部長,09年朱棣文受奧巴馬派遣到中國遊說中國領導人,忽悠二氧化碳全球暖化會毀滅世界,中國領導人通常專註於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事物,不是那麼容易被他國影響的,一般的外國高官很難影響 中國領導的決策,可是中國卻有從上到下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盲目崇拜,雖然朱棣文專業是搞原子物理的,對氣候問題一竅不通,可是在其身負的諾貝爾獎光環幫助下,朱成功地說服了中國領導人,總理溫家寶破例帶團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在會上提出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此後二氧化碳減排成為「節能減排」的主要指標。2010年,十一五規劃截止前4個月,解振華壓陣,國務院6大督察組出擊, 18地被現場督辦節能減排, 如果二氧化碳減排達不到指標的地方,官員就被一票否決,到期下台。為保烏紗帽,地方官員不得不強力限產衝刺降耗目標,一刀切地換漂亮數據,不但鋼廠、水泥廠停產,連住家、醫院、紅綠燈等也停電,一場通過限電來實現節能減排的大會戰,將河北安平所有企事業單位、公共設施全都包 括在內,連普通百姓也要每3天就面對一次長達22小時的停電。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是到201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單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 比重提高3.1個百分點,從8.3%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到10%的目標。相對十一五,十二五」規劃中二氧化碳的減排明顯被放在了首位。這帶來了問題,在發展階段的國家,防治污染的資金是有限的,你把資金精力投入這項,另一項的防治就會相應受到影響,在化石燃料的使用過程中,對人體有害的真正污染物只佔百分之幾,二氧化碳的排放佔90%以上,只要把二氧化碳列入「減排」範圍,二氧化碳肯定就成為「減排」的主要目標。

問題是二氧化碳真的是污染物對人有害么?根本不是,只有在二氧化碳的濃度到4%以上時才會影響到人的呼吸,可是現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到0.04%, 二氧化碳濃度就算再增加20倍也影響不到人的健康,而實際上在地球的40多億年的歷史里,二氧化碳的濃度在絕大部分時間都比現在高上至少5倍,人和植物的 基因其實都是在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於現在的條件下進化發展出來的。實際上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元素,研究表明農作物的產量是跟二氧化碳濃度時正相 關的,就是說二氧化碳濃度越高,糧食產量越高,這麼個好東西怎麼成了「污染物」呢?

人類的進化從來就是伴隨著越來越大量的能量使用,最節能減排的是猴子,可是人學會了用火,學會了使用自然界的能量,才得以從猿變人。但此後人類社會的發展停滯了很長時間,直到工業革命的發生,工業革命的本質是用機械進一步利用能源為人類生活舒服服務,工業革命後人的勞動生產率也增上萬倍,可是能源使 用量也大幅增加,人均能源使用量增上萬倍,對一個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來說,人均能源使用量達到一定標準是成為工業化國家不可繞過的必要條件,而中國現在人均 能源使用兩隻及這個標準的1/3。在這種情況下,提倡節能可以激起99%的好心人的支持,特別是不懂科學和經濟關係的經濟學笨蛋們的支持,但對了解問題關鍵的學者來說,卻明白在工業化階段,能源的大量使用是決定內需,決定中國工業化是否成功的關鍵.

我想要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對我非常有用,可是你也想要,你要了我就沒有, 那怎麼辦呢?好在話語權在我手上,我說的話就是道德制高點,你不是痛恨污染嗎?雖然這個東西對人體無害,而且是生命延續必需的要素,可是為了我可以得到這 個東西,我就一本正經地告訴你這個東西屬污染物,嘿嘿,你該痛恨了吧,你該去減這個東西的「排」了吧,這是什麼東西呢?這個東西就是二氧化碳。上世紀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工業社會,本世紀整個世界正在走向全面工業化,工業化的關鍵是什麼?就是通過機械利用能源,為人服務,其中的關鍵就是能源的大規 模使用,現在的能源90%來源於化石燃料就是石油、煤和天然氣,這些東西的使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為世界上礦物燃料的儲量是有限的,你用掉了,我就沒 得用。先進入工業社會的歐洲國家深明礦物燃料的重要性,為了自己可以多用這些燃料,編出一個故事,聲稱二氧化碳會造成全球暖化,從而毀滅世界,將一個本來有利於中國農業生產的東西給貼上了污染的標籤。歐洲國家的邪惡願望,通過中國國 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把減污染排放變成了減二氧化碳排放。只要卡住二氧化碳排放,那就卡住了中國能源的使用,卡住了中國工業化的步伐,卡住了中國糧食的增產。

「節能減排」,多麼正義的名詞,可惜這一名詞的內容被偷換了,造成誤導中國的巨大政策錯誤。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污染問題,看到的人都深惡痛絕,那是要確實解決的,可是這種人人都想減的「排」卻被誤導了。如果你把「減排」目標對著二氧化碳,那麼真正的污染就會被放過,當考核指標是非污染物 二氧化碳時,真正的污染大戶,會因為二氧化碳排放少而魚目混珠地成為「節能減排」的標兵。下面看看這麼一個真實的例子:

2012年12月31日,天脊集團發現苯胺泄漏事故,5日後才告知下游地區。一時間,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河南安陽緊急治污,下游區域如臨大敵。相對而言,天脊集團和長治市的處理態度則「淡定」很多:12月31日,天脊集團上報的苯胺外泄量是1噸到1.5噸,長治市認為只是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未往上級彙報,直到苯胺通過雨水和污水管道泄入濁漳河,才爆出真實泄漏量是8.7噸。20多年前,天脊集團開始大興土木,將村邊土地橫生切斷,挖了一條深約10米的排污渠。此後,溝渠中一年四季每日不斷湧出刺鼻的工業廢水。 而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五顏六色的廢水,而是來自六個大煙囪的滾滾濃煙。遇到無風天,煙無法散了,擠成一團團的霧瘴包住村莊,人呼吸都困難。村裡患有肺結核、肺氣腫的村民有幾十個,還有好幾個已經在近幾年去世。這種空氣下,每天都吸入大量粉塵,村民咳嗽頭暈是常有的事,嚴重的就得肺病了。天脊集團排污渠匯入濁漳河的交界口處,是黃牛蹄鄉辛安村小南庄。半山腰間,20多戶村民臨河而居,他們受水污染最嚴重。每年到了雨水期,渠內水就會湧上農田,將兩邊的莊稼地淹沒。水退後,一些莊稼會被燒死,整體長勢頹敗。而更為嚴重的則是這幾十戶村民的身體。村裡半數左右的人都患上了類似貧血的癥狀。通過官方資料發現,如此 一個超標排放氣態污染液態污染的企業卻在2012年,天脊集團卻多次被評為「中國化工節能減排20強」、「山西省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這是為什麼?怎麼評的?根據什麼標準?問題就出在被扭曲的「節能減排」上面,如果二氧化碳占礦物燃料排放的90%,那麼當這種不是污染物的東西被當作減排的主要指標時,一個排放很多真正污染物但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企業當然有可能名正言順的稱為「節能減排」的標兵。這種「減排」有意義么?

在西方輿論的大力忽悠下,在歐美政府派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級別的高官的攻關下,負責管理中國人思想的宣傳部門被徹底地攻陷了,看看在中央電視台上,中國人民喜愛的記者柴靜對我國大氣科學家丁仲禮先生的採訪吧,這位令人可愛的記者直接指責丁院士為了自己國家不顧全球利益反對減排,多麼地義正辭嚴啊,多麼大公無私啊。可是這位記者知道二氧化碳在全球溫室效應中占的比例只有不到4%么?知道二氧化碳根本就不是全球暖化的主因么?是誰的宣傳使得這位不懂氣候的可愛記者有資格質問真正懂氣候問題的大氣科學家?再看看下面山東大學生的行為藝術,他們憂國憂民了,手上提個節能減排的牌子,嘴上戴個口罩,上面寫的是什麼?CO2.在中宣部的全力配合下,節能減排被異化為減少對中國農業生產有利的二氧化碳,大學生啊,二氧化碳那個氣體分子你能用口罩擋得住么?你知道二氧化碳是你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么?你知道二氧化碳是生命存在的必要物質是光合作用必需的要素么?中國的污染為何不能消除,看看這張讓人哭笑不得的照片就知道了,在中國宣傳部門的誠心努力下,我們的大學生相信CO2是毀滅世界的惡魔了,可是中國防治污染的槍命中真正的目標了么?叫你去打狼,結果你去打狗了。這就是那貼著中新社的標籤的照片的宣傳效果。「減排」的概念被人悄悄地偷換了,灰塵的減排本來比二氧化碳減排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可是你把「減排」拿去對付非污染物質,你還有工夫去處理那些灰塵么?查查「十二五規劃」,二氧化碳減排被放在首位,有減灰霾排放的指標么?中國大地正在被重金屬污染,「十二五規劃」把那放在減排的重要位置上了么?

為什麼中國的污染問題的不到解決而且越來越嚴重?「節能減排」的概念被偷換,該做的正事不做去按歐美的忽悠做壞事,槍靶子設歪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