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遴選官吏史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1-10 1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一政府官員問我,你是學歷史的,請問:現在的官吏制度,同封建社會有什麼區別?

我思忖良久,回答道: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遴選官吏的途徑不同。中國遴選官吏的歷程,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a,尊親合一的世官制度(亦稱世卿制度)。這在黃帝及子孫顓頊、帝嚳、堯、舜、禹時期,在夏、商、周時期比較普遍。諸侯和官員都由皇帝或者國王任命,且為世襲。徹底實行「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賞不能勸其努力,罰亦不能戒其怠慢。」(見黃留珠先生《秦漢仕進位度》)

b,舉薦制度。自商朝武丁選拔傅說,西伯(周朝文王)在渭濱選拔姜尚開始,有作為的的統治者已經看到,皇族近親中,有能力管理國家者數量有限,出身貧民賤民以至於奴隸群體中,潛藏著大批的出類拔萃者。自此之後,雖然皇族近親依然沒有退出政治舞台,但是舉薦逐漸形成制度,越來越多的民間人才參與了國家管理。

c,自東漢以來,人們逐漸看到舉薦制度的弊病,「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是對舉薦制度深刻諷刺。

東漢的滅亡,除了太后專政、宦官擅權外,舉薦造成的庸才當道,人才匱乏也是重要原因。

九品官人法。三國時期,由於激烈的爭奪,魏、蜀、吳麾下的文武兩班,基本來之於舉薦。舉薦機制運用到極致莫過於曹操,以至專門查訪那些不忠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所以他麾下人才風雲際會。謀士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等,將領張遼、徐晃、張郃、于禁等,都是一時人選。然而且莫要忘記,他的弟兄子侄輩諸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丕、曹彰、曹真、曹休等,依然佔據著重要地位。從曹丕開始,就由陳群起草九品官人法,它的實質,套一句現代辭彙,就是對人才量化管理。

具體操作程序是,在各地任用「賢有識見」的官員(即道德高尚,又有識人之能的官員),由他們把人才劃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劃分的尺度,包括經學、德行、鄉間清議(鄉間民眾的評論),以及家世(出身)、才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九品官人法施行之後,曾經收到「儒雅並進」的效果。由於將選拔職權交付中正一人,很快便出現「台閣選舉,徒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塗之昆弟也。」到得後來,世人認識到家族出身對做官起著重要作用,政治婚姻遂成為時尚,以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權力壟斷。

d,科舉制自隋朝隋煬帝開始,打破豪門貴族做官的專利制度,徹底淘汰九品官人法,實行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科舉選官。歷經唐宋元明清幾代,科舉制度日益完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沒有初試的一律稱之為童生,童生參加縣試錄取后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省試稱之為鄉試,三年一考,錄取的稱為舉人,中央考試稱為會試,逢辰戌丑未年開科,考取的稱為貢生,意為呈貢給皇帝做最後篩選。皇帝直接主持的考試稱為殿試,錄取的分為三甲: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即給以學位和與身份相應的府宅)。二甲賜進士;三甲賜予同進士。

考試的內容,鄉試、會試考三場,分別考四書五經的義理,論說、判語、草擬詔誥表章等,經史詩詞。殿試還要考廷對,即隨機抽題,即興應對,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錄取的名額,依據吏部提供的需要,多則三百多名額,少則幾十個名額。

作為輔助手段,軍功、皇親、以及取得三次貢生資格而殿試落選者,亦可做官。舉人會試落選者,大多為吏,俗稱師爺,久歷宦海的師爺,也有任命為縣令的。

e,民國民選制度。科舉制度雖然公平,但只是保證了錄取質量,無法保證之後的消沉、腐化、墮落,不能避免結黨隱私、官官相護。自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之日,開始了民選官制度。

民選官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造,是社會公權第一次回歸社會,回歸民眾。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過程,有誕生、幼年、青壯年、老年以至於死亡。雖然現在看不到民選官制度死亡的跡象,也不敢貿然地說,這是一個永恆的制度。別把事情考慮的那樣長遠,相信子孫後代比我們聰明,誰活著誰就看得到以後,不要把應該自己做完的事情留給後代,卻在整天論證著將來。

中國有五千年的專制歷史,帝王思想根深體固,視社會公權為己有的權勢者層出不絕,愚昧民眾的依附心理,更被權勢者利用,所以孫中山先生首創的中華民國,被袁世凱等北洋軍閥閹割為中華官國,中華帝國。蔣介石依然。

民選官畢竟是新生事物,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在經歷了變革的陣痛之後,那種西方民主制度不適合中國的謬論,已經被台灣、香港、澳門的民選政府實踐再一次證明。

官員遴選的五個階段、五種制度已作了介紹,相比較,我國目前官員的遴選制度,依然停留在舉薦制度的水平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7: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