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曝中國擁有殲-17戰機 為蘇-27戰機隱形版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6 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3-1-7 02:50 編輯

2013-1-06 10:01  來源:新華網


   原題:美媒關注中俄戰機知識產權之爭


    美媒稱,中國正式披露了俄羅斯蘇—30MK2的中國複製版,將其命名為殲—16,並宣稱該機是中國設計的。去年出現了許多未經授權發布的殲—16照片。這些照片都表明殲—16是俄羅斯蘇—30MK2的翻版。至少有24架殲—16已經製造完成並交付中國海軍。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1月3日報道,俄羅斯和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共同開發了蘇—30MKK,10年前又開發了升級版的蘇—30MK2。中國得到了約100架合法的蘇—30MK2。但現在,與蘇—30MK2幾乎一模一樣的殲—16出現了。


資料圖:網上流傳的國產殲-16照片。


中國海航裝備的俄制蘇-30MK2戰機

    報道稱,中國的殲—11戰鬥機是俄羅斯蘇—27的翻版,這是導致俄羅斯和中國間歷時近10年時間摩擦的根源。

    殲—11據認為使用了更好的電子設備以及其他一些中國的設計改進。中國能夠製造殲—11的大部分部件,其必須進口的一個重要部件是發動機。中國相信它將在未來5到10年內擺脫軍用飛機發動機方面對俄羅斯的依賴。目前,中國進口兩種俄羅斯發動機,每台350萬美元的AL—31(用於蘇—27/30,殲 —11,殲—10)和用於JF—17的每台250萬美元的RD—93。

    蘇—30MK2是類似於美國F—15E的戰鬥轟炸機,重34噸,能夠攜帶8噸重的智能炸彈和導彈。它可以進行空中加油。中國海軍目前擁有24架蘇—30MK2和部分已製造完成的殲—16。

    中國還擁有蘇—27的隱形版本殲—17。還有蘇—30的航母版正在生產,名為殲—15。中國堅稱這些都是中國設計的,只是恰好和俄羅斯戰鬥機有些相似。作為回應,俄羅斯暫停了(將近10年)向中國出售戰鬥機,但仍然出售這些飛機的發動機。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未成功製造出這些發動機的翻版。發動機銷售太有利可圖,無法放棄,它們讓俄羅斯發動機製造商得以繼續進行新的開發設計。




中國某型戰鬥機

    最近,在經過多年的談判——尤其是在如何防止技術竊取問題上的談判之後,俄羅斯同意向中國出售48架蘇—35BM。漫長的談判是因為俄羅斯想要找到辦法阻止中國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複製和生產蘇—35BM。今年早些時候,由於中國拒絕在合同中加入「不進行未經許可的複製」的條款,協議曾一度被擱置。中國想購買蘇—35但不願簽署不抄襲俄羅斯設計的約束性協議。這種情況似乎發生了改變,不過協議的執行情況仍然有待觀察。(參考消息網)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6 21: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3-1-7 02:29 編輯

相關新聞

    據俄羅斯《觀點報》11月22日報道,中國沈飛已完成了對俄制蘇-30MK2多用途戰鬥機的仿製工作。

    《漢和亞洲防務》宣稱,這種新仿製的戰機被稱為殲-16。顯然,中國海軍對此前購買的蘇-30MK2的性能非常滿意。有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軍方在認識到蘇-30MK2的作戰能力后,向瀋陽方面提出了對這種戰機進行仿製的要求。同時,中國軍方還要求仿製機型能夠發射國產反艦導彈,以強化對水面目標的打擊能力。據悉,殲-16的機體結構總體上接近之前問世的殲-11BS。

    《漢和亞洲防務》報道稱,中國海軍已訂購了24架殲-16,首批戰機已在生產之中。


中國空軍裝備的殲-11B戰機


資料圖:網路流傳的中國殲-15艦載機試飛圖片

    俄媒稱,從2010年初開始,中國海軍還開始接收首批國產的殲-10A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此舉顯著提升了其航空兵的總體技術水平。

    俄媒稱,來自中國軍方的消息人士透露稱,中國空軍暫時還未裝備國內仿製的蘇-30MKK。通常情況下,中國海軍總是會首先裝備新型戰鬥機。例如,中國國產的殲轟-7便是在裝備海軍后才開始在空軍服役的。

    報道說,中國海軍對蘇-30MK2的性能感到非常滿意,因此要求瀋陽飛機製造公司仿製這種多用途戰鬥機,主要側重於加強利用中國研製的反艦導彈打擊水面目標,機身則與此前仿製的殲-11BS基本一樣。該雜誌稱,目前首批24架殲-16戰鬥機已經下線,將大幅提高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力。

    俄媒文章稱,至於沈飛公司是否還研製了空軍版的殲-16,消息人士在回答這一問題時指出,目前並不存在這種版本殲-16。通常情況下,能夠攜帶空射導彈的攻擊型戰機會首先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例如,中國空軍便是在海軍航空兵已大量裝備殲轟-7后才開始接收這種戰機的。因此,從總體上講,中國空軍裝備殲-16隻是個時間問題。在今後數年時間裡,沈飛將會獲得充足的戰鬥機訂單,涉及的機型將包括殲-15、殲-16、殲-11BS和殲-11B。


資料圖:蘇-30MK2


資料圖:中國海航裝備的蘇-30MKK戰鬥轟炸機。

    俄媒文章稱,與中國海軍航空兵現役的殲轟-7相比,殲-16的機體更大,其除了能使用YJ83反艦導彈外,還可掛載大型反艦導彈——YJ62。除此之外,從出現在網際網路上的照片可以看出,現在生產的殲-16裝備了中國國產的「太行」發動機。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研製的多種軍機時常被扣上仿製、剽竊他國戰機的「帽子」,殲-20隱形戰機被說成是仿製俄米格1.44技術驗證機、殲-11BS被說是抄襲蘇-30。但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也承認,中國新戰機是大量融合自身創新成果的產物,冠以「抄襲」之名有失偏頗。

    據資料顯示,J-16是中國沈飛正在研製的三代半多用途戰機,並可能被命名為殲-16。網傳2011年10月17日已在瀋陽首飛。

    殲16可以被稱之為國產蘇30。不過殲16總體性能超過蘇30MK2。發動機可能是WS10A,最大載彈量超過12噸,除了能使用YJ83反艦導彈外,還可掛載大型反艦導彈—YJ62。或已經使用AESA(主動相控陣雷達)。殲16在航電,雷達,動力均會超出su30MK2。考慮到殲15大量使用的複合材料必然會在殲16上使用,加上隱身塗料的使用,殲16的RCS值也肯定也要比蘇30小不少。


第二架殲-15現身


中國空軍殲11B型戰鬥機雙機編隊升空

    儘管如此,這仍然不是一款隱身戰機,其氣動外形和蘇30MK2基本一致。武器外掛。不過在航電,雷達上長足進步使得殲16戰力勝出蘇30MK2。減小的RCS值是對蘇27系列戰鬥機一個最大缺點的改進;WS10A也優於AL31F。12噸的最大武器掛載和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使得海航戰力大增。據傳首批24架部署在海航8師22團。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據稱,這一項目是中國獨立創新設計、開發製造先進戰機,在技術上超過俄羅斯蘇-47,甚至最終趕上美國的一個重要步驟。


第二架殲-15現身


中國空軍殲11B型戰鬥機雙機編隊升空

    殲-16的電光瞄準系統(EOTS)這是一個高性能的、輕型多功能系統。它包括一個第3代凝視型前視紅外(FLIR)。這個FLIR可以在更遠的防區外距離上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探測和識別。EOTS還具有高解析度成像、自動跟蹤、紅外搜索和跟蹤、激光指示;測距和激光點跟蹤功能。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6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已經複製了俄羅斯的蘇-30MK2,並且把它稱之為殲-16,聲稱是自主設計生產的。

    美媒稱,從網上流傳的殲-16圖片來看,殲-16顯然是蘇-30MK2的仿製品。這已經算不上是什麼新鮮事。無獨有偶,中國的殲-11戰鬥機是非法仿製俄羅斯蘇-27的產品。近10年來,這種剽竊行為一直是俄中摩擦的根源之一。俄羅斯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沒有聲張中國這種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但它警告中國人,簡單地模仿俄羅斯的技術只能生產出劣等飛機。顯然中國人並不這麼認為,而是繼續研製殲-11,而且只使用中國技術,這是他們自己的說法。據信殲-11現在配備了更好的電子設備和其他一些中國改進過的設計。中國能夠生產殲-11的大多數零部件,但是它必須進口俄羅斯的發動機。雖然中俄兩國依然存在技術爭端,但俄羅斯仍為中國仿製的俄羅斯飛機出售航空發動機。中國相信它在今後5至10年內將不再依賴俄羅斯提供軍用發動機。

    據《亞太防務》報道,解放軍目前新型的遠程巡航導彈已經正式服役。特別是有一定隱形功能的遠程巡航導彈,掛載在解放軍轟-6K型的轟炸機當中,已經正式排入了解放軍的作戰序列,而且在沿海的部隊,已經有兩個旅成建制的部署。

    另外,解放軍自行研發生產的殲-16戰機,現已正式批量生產出了24架,已經給解放軍相關的試驗部隊來使用。殲-16戰機最大特點是遠距離超視距的攻擊,而且對於敵方攜帶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的大型軍艦,可以展開遠距離的攻擊。

    未來3年,解放軍有可能把這種先進的戰機專門打敵方雷達,讓敵方的軍艦瞎了眼睛的戰機,大概3年之內要生產60到80架,配備給南海艦隊,還有東海艦隊使用。另外,未來20年解放軍四代戰機會正式研發成功,反導彈系統也會在這20年當中研發成功,所以解放軍目前需要大量的科技和經費人才。

    據俄羅斯《潛望鏡2》網站12月2日報道,不久前曾有消息稱,在沈飛公司的廠區內出現了一架仿製的蘇-27UBK(即殲-11BS)戰鬥機,由於這架飛機採用了中國海軍航空兵戰機的傳統塗裝,西方媒體和《漢和亞洲防務》曾認為,這是專門為海航部隊研製的殲-11BS。不過,近日一位消息人士卻向《漢和》透露,這架新出現的戰機並非外界猜測的海航版殲-11BS,而是中國版的蘇-30MK2,是以中方從俄羅斯進口的首批蘇-30MK2為基礎仿製的。專家們認為,中國仿製的蘇-30MK2便是今年9月份曾有媒體報道的所謂殲-16。

    俄媒文章稱,據該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海軍方面對俄制蘇-30MK2多用途戰鬥轟炸機的性能非常滿意。因此,海軍便要求沈飛對該機進行仿製,同時還特彆強調仿製出的機型應具備攜帶國產反艦巡航導彈執行反艦任務的能力。當然,中方仿製出的蘇-30MK2的機體與殲-11非常相似。

    俄媒文章稱,需要指出的是,這是首次出現中國已仿製成功蘇-30MK2的證據,中方在進口了少量蘇-30MK2后便不再繼續購買。據悉,軍方訂購的首批24架殲-16戰機已在生產之中。與此同時,中國海軍航空兵還從2010年初起開始接收首批殲-10A輕型戰鬥機。得益於這些新型戰機,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整體裝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俄媒文章稱,至於沈飛公司是否還研製了空軍版的殲-16,消息人士在回答這一問題時指出,目前並不存在這種版本殲-16。通常情況下,能夠攜帶空射導彈的攻擊型戰機會首先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例如,中國空軍便是在海軍航空兵已大量裝備殲轟-7后才開始接收這種戰機的。因此,從總體上講,中國空軍裝備殲-16隻是個時間問題。在今後數年時間裡,沈飛將會獲得充足的戰鬥機訂單,涉及的機型將包括殲-15、殲-16、殲-11BS和殲-11B。

    俄媒文章稱,與中國海軍航空兵現役的殲轟-7相比,殲-16的機體更大,其除了能使用YJ83反艦導彈外,還可掛載大型反艦導彈——YJ62。除此之外,從出現在網際網路上的照片可以看出,現在生產的殲-16裝備了中國國產的「太行」發動機。(北斗)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3-1-7 20:2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應當逐步擺脫'蘇27'系列戰鬥機的陰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