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家基因是遊戲欲

[複製鏈接]

1475

主題

1562

帖子

219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9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最近,某地產大亨外遇離婚的傳聞沸騰。由此,讓我們探討一下企業家慾望與創新行為的關係。

  博弈即遊戲

  企業家的英文Entrepreneur是外來語,是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在1800年創造的辭彙。而把企業家定義為獨立生產要素的是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是他的「創造性毀滅」定理把企業家與創新連在一起,從此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幾乎同義。後來,美國經濟學家佛蘭克·奈特教授定義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兩個經濟學概念,從此,企業管理成為經營風險的職業,超額利潤主要源於風險回報,企業家成為在不確定性的市場中追求風險財富的主體。

  最近,遺傳學和行為金融學又把對企業家精神的研究延伸到遺傳基因的實證性研究,發現企業家基因來自於人的遊戲欲,這一研究成果與博弈論的思維方式殊途同歸,因為博弈(Game)就是遊戲,人的遊戲欲是與生俱來的行為之一。研究證明:人的遊戲欲在貧窮時會激勵創業,在富有時會導致敗家。馬科斯·韋伯在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也試圖區分企業家與一般逐利者的差別,儘管他還用「精神」一詞來描述企業家的創新偏好,但這裡的「精神」已與「慾望」融為一體,因為他描述的是這樣一種人:「他們為事業而生存,而非為生存而事業」。

  在中文的語言體系中,「慾望」在中文裡常與貪慾混淆,儒釋道幾乎都認為「貪慾乃諸苦之源」,而在英語中,Desire(慾望)與Greed(貪慾)並沒有必然聯繫。在英語中,Venture是自願承擔的風險,Desire是靈魂深處的慾望,人的慾望層次不同才會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人在遊戲中會主動挑戰風險,所以遊戲欲是超越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慾望。人的慾望層次會隨環境變化而升級,所以有俗話說:飽暖思淫慾,貧寒起盜心。

  企業家慾望三級跳

  經濟學家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五層塔」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在這裡,我們只要把「需要」換成「慾望」,就能看到人的慾望五層次。由此定義,企業家的慾望層次開始於人的第三級慾望,即社交需要,與人的社交欲大致平行的是競爭心、遊戲欲、賭博欲和奢侈欲。人的第四級慾望是領袖慾、征服欲、挑戰欲和自虐癖,而人慾之極或第五級慾望是:大義凜然、挑戰極限、視死如歸。

  在20世紀50年代的企業家中,某地產大亨絕對是佼佼者:人們上山下鄉時他參軍入伍,人們下海經商時他回歸國企,人們開始打高爾夫球時他攀登珠穆朗瑪峰,人們回歸家庭時他凈身出戶,人們剛想有點兒非典型緋聞時,他已開始在「80后」的土地上播灑2010后的龍種。無論道德和輿論如何評判,他總能走在同代人的前面,就像他在一則廣告中所說的:我能!他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說明企業家從遊戲欲到領袖慾,再到征服欲和挑戰欲,一如既往追求著自我實現的慾望!

  企業家的慾望層次不僅是人性的差異,而且是創新的源動力。商業社會的任何創新都是在開發人的慾望,消費升級的背後是慾望升級,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企業的消費者絕非上帝,而是被企業家開發出來的「玩具」!這樣才能理解現代企業管理之父杜拉克的理論:企業的目標是「創造客戶」。人們評選「最受尊重企業」的另一面,就是滿足企業家希望獲得社會尊重的慾望。優秀企業絕不僅限於滿足客戶的需要,而是在客戶的某種需要之上附加了他們想要的慾望,因此企業家的慾望層次越高,企業的創新精神就越強。企業家的慾望層次決定其挑戰風險的天性,所以我把Venture翻譯為「膽商」,來自於人的遊戲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