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87:去台老兵歸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魔之右手 發表於 2013-1-3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毛劍傑
1987年11月2日,是去台老兵們盼望了近四十年的大日子。
  從這天起,台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大陸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預定當天上午9時開始登記,老兵們在凌晨就已經從四面八方湧來,「門口擠不進去,樓梯擠不上去」,當天辦妥手續一千三百多人。
  一個月後,第一批老兵終於踏上返鄉路。1949年前後,他們情願或不情願地告別大陸的故土、親人,追隨國民黨到台灣,從少年到白髮,從風華到遲暮,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這一天的到來,原本或許還要晚上許多時候。是一群老兵用歌聲,用標語,用故事,用親情令整個台灣動容,甚至引發香港、大陸媒體同氣聲援,連蔣經國也被打動。
  多年後,台灣「老兵返鄉運動」的主要操盤者姜思章說,老兵回家雖是歷史潮流所趨、人心所向,但他們已經無法再等。因為,老兵已老,在漫長的等待中,或者客死台灣,或者是,即便回了家,也無法再見到更為老邁的父母親人……
  軍營里泛濫的思念
  姜思章自己是被「抓丁」到台灣的。
  1950年5月15日,浙江岱山縣13歲的初一學生薑思章,在回家路上被一群國民黨兵攔下,強行押上了去往台灣的航船。
  與姜思章一道被送去台灣的,有一萬三千名年齡從13歲到50歲不等的「壯丁」。
  船啟航前,不堪忍受生生離別的壯丁們,帶著綁繩就紛紛往海里跳。軍人們則往海里開槍,步槍、衝鋒槍,後來機槍也用上了。
  槍聲消停后,無數屍體浮上水面,「像死狗死貓一樣在海浪里上下起伏」,屍體旁則是一片片逐漸擴散開來的血水。
  而後,極度超載的輪船緩緩起航、碼頭封鎖撤除,大批前來尋找父兄、丈夫、兒子的婦女瞬間湧來,有的拿著香祈禱,有的跪在海灘上拜,「哭喊、哀求、詛咒,聲聲可聞」。
  多年以後,姜思章才知道,人群中也有他當時懷有身孕的母親。
  這只是1949-1950年間,二百萬人去台大遷徙中的一幕。有人被抓丁,有人被迫逃亡,也有自願去台的,緣由不盡相同,但都經歷與故土、父母親人生生分離、天各一方的人生至痛。
  此後,在台灣的軍營里,姜思章白天滿滿當當的出操、上課、訓練,沒有時間想家;但一到傍晚,就無法抑制思鄉愁涌動,和幾個夥伴一起跑到操場的角落,互相抱頭痛哭,然後繼續在「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聲中,朝思暮盼著回家的那一天。
  實際上,當台灣以「復興基地」的名義,匯聚越來越多人時,這個名義本身卻越來越像一個苦澀的笑話;反攻大陸「五年成功」的承諾,從一開始就是無法兌現的空頭政治支票。
  此後是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國共雙方長期隔台灣海峽對峙,這對數百萬從大陸來台灣的「外省人」來說,意味著回家大門徹底關閉,甚至通訊都絕無可能。
  而思念卻已開始越過海峽,沒有止境地泛濫開來。
  一個人的抗爭
  姜思章無時無刻不想回家。因為「和大陸那頭通信」,被同事告發「散布被抓經歷」、拒絕在「以軍作家」運動中籤名等所謂「劣行」,成了部隊里的「不穩分子」,被長期監視,通信也因此中斷。不久后,姜思章又因不甘忍受軍營折磨而開小差,被軍法處置,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姜思章的抗爭,在眾多思鄉的去台老兵中並不算激烈。
  在監獄中,他與同室一位任姓廣東籍飛行員成為好友,此人因企圖偷開飛機返回大陸敗露,被判處死刑。等待著隨時來臨的人生終點,這位飛行員反覆告誡他「不要白白犧牲,跟國民黨斗先要充實自己。」
  某天早晨,鐵門拉開,任姓飛行員被一堆憲兵架了出去。臨走時跟他擺擺手說:「記住我的話,再見!」
  這或許是姜思章後來極力推動成立組織、以幫助老兵返鄉的根源之一:在強大的軍政機器面前,每個個體的抗爭都是如此弱小、不堪一擊。
  姜思章還聽山東菏澤籍老兵高秉涵親口講了一件事:一位20歲的廈門籍士兵決心橫渡台灣海峽游回對岸,不幸被潮汐推回了金門。負責審判他的軍法官正是高秉涵。按照軍法,他不得不判這個士兵死刑。
  臨刑前,高秉涵說「小弟喝點酒」。士兵卻拒絕了:「我要清清楚楚地回家,我怕我喝了酒,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
  1981年,高秉涵的一位學姐在移民阿根廷后回鄉探親,召集菏澤旅台鄉親一百多人聚到一起,分發珍貴的禮物:一家一個燒餅,三個耿餅,山楂和紅棗各五粒,一調羹故鄉的泥土。
  「泥土何其多,唯獨故鄉貴」,高秉涵把一半土珍藏在了自己在銀行的保險箱里,另一半則分多次摻在茶水中喝了,「那是家鄉的味道,甜的。可還捨不得咽下去,慢慢地像品茶一樣,叫它多呆在嘴裡一段時間……」而耿餅和燒餅,直到放得發考霉了他也沒捨得吃。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13-1-3 12:51 | 只看該作者
那個時候我們都聽了中共中央關於老兵返鄉的文件:「要防止台灣當局甩包袱:務必確保老兵返鄉探親后返回台灣,不得讓其滯留大陸,一面成為我們的負擔!」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