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官媒:百年後的今天,世界再次顯現大變革的前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3-1-4 1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1/3  消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真實往往潛藏在歷史的塵埃中。百年前的1913年目睹了世界處於大變革的前夜。西方世界興起,東方世界衰落,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相繼崛起、成為世界霸權國家,世界經濟、政治的中心轉向西方。

  英國通過領土和資本擴張,變成了「日不落帝國」。後起之秀的美國全面超越,德國也躍升為歐洲強國。伴隨力量對比變化,爭霸的衝突也此起彼伏。大國的群雄逐鹿導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爾後的數十年,強弱消長、貧富轉移、利益衝突甚至國家戰爭紛至沓來,一一成為史書上曾經的風雲變幻。

  百年後的今天,世界再次顯現大變革的前兆:財富與力量向東轉移,帶動著世界政治、經濟重心向亞太傾斜;大西洋體系的衰落與太平洋體系的崛起形成鮮明對比,推動世界向扁平化發展,正重塑未來的國際格局。中國已是公認的世界經濟巨擘,相映成趣的是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金磚國家現象撲面而來,演繹為天邊的一道彩虹。

  亞太地區將繼續吸引世界的目光,這不僅因為此處發生的變化將決定21世紀的國際秩序,還因為其本身即是一個充滿激動人心機遇與驚悚挑戰的地區。

  美國的全球力量部署「再平衡」,尤其以「重返」亞太為戰略支點,目的是要確保分享亞洲經濟發展的紅利。不僅如此,對美國而言,其全球的霸權也取決於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中國早在1913年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同的是,百年輪迴,歲月流轉,如今的「第二」蘊含著非凡的細節。歐洲列強在進入工業革命時,人口規模僅僅數千萬;即使美國,也不過帶領著上億人同時進入工業革命。但今天中國是十足的超大規模體量,承載著13億人的希望與夢想。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在邁向工業革命時,無論釋放的能量,還是可能產生的外溢效應,均是史無前例的。

  可見,中國面對的挑戰,數量與難度均前所未有,而且還有一個水漲船高的問題。比如如何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型,如何規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如何從「追趕者」向「引領者」的角色轉變,如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會秩序等。「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諸多全新的困難面前,中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惟有自我突破與實踐。

  不僅如此,國內發展與國外環境之間的邊界已經模糊,細微拿捏至關重要。辦好自己的事,不再只是辦好國內的事,需要統籌內外兩個大局。如何打破歷史上大國零和競爭的惡性循環,避免「修昔底得陷阱」,共同探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向世界提供新的公共產品,是確保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關鍵。對此,中國領導人率先倡導中美努力發展「讓兩國人民放心、讓各國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國關係」,並強調指出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納崛起的中國與美國。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都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無論多窮多弱,中華民族從沒有放棄過對夢想的追求,艱難歲月所鑄就的「中國夢」,必將在歷史的拐角處綻放。(阮宗澤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13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