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2-12-31 22:06 編輯
2012年12月27日 22:23 來源:僑報
【僑報訊】在過去的2012年裡,美國華人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也引起了世界媒體的關注。以下是《僑報》評出的美國華人在過去一年中的十件最重大新聞事件。
一、 趙美心推動 排華法案致歉案國會通過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推動,趙美心起草的為「排華法案」致歉決議案終於在今年8月20日獲得了美國國會的通過,成為華人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針對單一族群,完全以種族為導向的歧視性法案,直到1943年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與中國結盟才予以廢除。由於「排華法案」,當時的華人在美國飽受歧視之苦,那時在美華人無法將家人從中國帶到美國來團聚,在社會上沒有政治地位。
三年前,趙美心當選首位華裔女性聯邦眾議員后,即開始推動這一議案。當時加州眾議員方文忠提出的為「排華法案」道歉的議案已在加州議會通過,為趙美心在國會提案創造了條件。
經過努力,去年10月聯邦參議院通過了致歉議案,今年6月,趙美心與她的支持者再次推動聯邦眾院通過致歉案,終於獲得成功。趙美心說,在此之前,國會一共通過了三個道歉法案,「排華法案」致歉案是第四個同類議案,來之不易。
二、 孟昭文成為美東首位華裔國會眾議員
現任紐約州州眾議員孟昭文在今年11月6日舉行的紐約州國會第六選區眾議員普選中,以絕對優勢66%的得票率戰勝了共和黨籍對手何樂阮,成功當選美東地區首位亞裔及華裔國會眾議員,創造華人參政歷史。孟昭文也是繼趙美心之後全美第二位華裔女性國會眾議員。孟昭文成功勝選國會眾議員后,引起華裔社區一片歡呼。趙美心則毫無懸念地連任。
自舊金山160多年歷史上首位民選華裔市長李孟賢在2012年1月8日宣誓就職,激勵了舊金山灣區更多華裔參政的熱忱和民眾參與美國政治選舉的信心。美西重鎮舊金山市議會換屆,兩位現任議員邱信福、馬兆光不負眾望成功競選連任;舊金山教育委員會主席余鼎昂後來居上最終奪得第7區市議員的席位,使華裔市議員在舊金山市議會中增至4人,超過全部市議員11個議席三分之一(另一位華裔市議員朱嘉文今年未換屆)。
舊金山市估值官丁右立(Phil Ting)參政換跑道,贏得州第19選區眾議員選舉,成功進軍州議會。這樣,加州參眾兩會華裔議席仍然保持七席,分別是北加州的參議員余胤良(Leland Yee)、眾議員方文忠(Paul Fong)、潘君達(Richard Pan)和丁右立(Phil Ting),南加州的參議員劉璇卿(Carol Liu)、劉雲平(Ted Lieu) 和眾議員周本立(Ed Chau)。
2012年新年伊始,華裔市議員李瑞麟成功當選華盛頓州貝爾維尤(Bellevue)市長,成為美西北大城市第一位華裔市長。
三、「林書豪風」席捲華社,全美颳起「林氏旋風」
哈佛大學畢業的前紐約尼克斯隊華裔球員林書豪(Jeremy Lin)在NBA2012賽季的優異表現在全美掛起了 「林氏旋風」,也讓紐約華裔民眾為之一振。林書豪的優異表現讓華裔民眾倍感驕傲,紐約尼克斯主場麥迪遜花園更是「爆棚」,引來全美各地華裔球迷助陣。
華裔球迷的熱情也感染了眾多紐約政客,紐約市市長彭博、候任紐約州國會州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眾議院議長肖華、紐約市主計長劉醇逸等都和林書豪有親密接觸。華裔球迷更從新澤西州、華盛頓等地組團為林書豪加油助陣。華裔球迷表示,從網球名將張德培到如今的林書豪,經過20多年的發展,美國人已經開始接受「黃色認同」,這也給華裔在體育界佔有一席之地樹立信心。而林書豪的成功也給華裔青年第二代帶來正能量,華裔留學生表示,林書豪的爆紅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他一直都很努力,也為所有追求理想的年輕人樹立最好的榜樣。
四、兩名南加大中國留學生遭槍擊身亡
今年4月11日,南加州大學校園附近凌晨1時發生了槍擊命案,兩名南加大的中國留學生在一輛寶馬車中遭到槍擊身亡,做案動機可能是搶劫。兩名嫌犯被捕,被控謀殺等罪名,目前案件仍在洛杉磯高等法院審理。
兩名受害者均為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生,男生瞿銘,23歲,來自吉林,女生吳穎,23歲,來自湖南常德。案件發生在南加大校園附近的Raymond Avenue2700號街區。警方說,吳穎胸口中兩槍,而瞿銘則被槍擊數次,其中包括一槍打在頭部。
這一案件發生后牽動了中美華人的心,許多人通過網路討論南加大所處社區的安全問題。瞿銘、吳穎的父母在中國越洋聘請了美國律師狀告南加大,追究南加大在這起槍擊命案中的民事責任。
五、颶風桑迪重創紐約 華埠斷油斷電
颶風桑迪來臨前夕,眾多華人紛紛前往超市搶購食物和瓶裝水。巿長彭博也不敢怠慢,召開新聞發布會,呼籲巿民做足防風的安全措施。強勢颶風桑迪過境后,華埠由於斷了電,絕大多數的店鋪都重門深鎖,只有少數的三幾家食肆本著為民眾服務,也為自己生意而開門迎客。福州特區的東百匯有好幾家海鮮肉食公司則將食品推出店前大平賣,避免停電數日,血本無歸。經歷了狂風暴雨後,30日早上水退、暴風止,居住在靠近東河兩橋大廈的記者29日晚7時親眼看見河水湧進停車場,再邁進兒童遊樂場,停車場的汽車被浸沒了頂。幸而9點多時,河水漸退,否則後果堪虞。走進華埠中心,店鋪、會所全關著。華埠成了重災區之一。
颶風桑迪過後,不少受災地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出現「油荒」,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以緩解災區的油荒。對於災區民眾而言,加油站無油可加卻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車主想找到一家有油的加油站為私家車加油竟然成了比登天還難的事情。大批私家車將加油站附近交通嚴重堵塞,有的民眾更是直接拎著桶去「接油」。等待加油的駕車人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情緒暴躁,併發生多起糾紛衝突。
六、南加華人月子中心被告上法庭
月子中心在華人社區已存在了許多年,是早年來自台灣的華裔移民開創的地下產業。近年來,隨中國大陸經濟騰飛,及美國對華旅遊簽證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大陸孕婦來美生產,為此,專門為大陸來美孕婦服務的月子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般月子中心都存在無照經營、偷稅漏稅、違反市政民居建築法規等現象,然而,民不報官不究,多數華裔社區的月子中心均能與鄰里和平共處。
今年9月底,在奇諾崗的一家月子中心由於擾民被鄰居舉報了,經奇諾崗市府的調查發現,這家月子中心將一幢山頂豪宅改建成了可同時容納17名孕婦的月子中心。奇諾崗市府隨後以滋擾社區為由將這家月子中心告上了法庭,並請求法庭頒布永久禁止令,從根本上取締月子中心。
七、FBI查紐約政庇造假律師樓 震動華人社區
12月18日,聯邦FBI和紐約警察聯手到紐約華埠大舉查抄涉嫌在政治庇護申請上幫客戶造假的多家移民律師樓。當天在曼哈頓、皇後區和布碌侖總共有21人被逮捕,26人被起訴,包括6名移民律師。至少有10家律師樓涉嫌幫數百華人造假。檢方指出,這些律師樓幫客戶在政治庇護申請上造假,幫客戶編造故事,教他們跟移民官面試時怎麼撒謊。被起訴的26人中,23人於18日和19日交保釋放,律師、辦公室經理和法律助理的保金為20萬,翻譯員10萬。另外還有3人在逃。過堂時大部分人都有法庭臨時指派的律師。所有人都聲稱無罪。
消息震動了全美華人社區。 媒體指出,政治庇護造假案在華人社區其實由來已久,政治庇護造假案業者,很多根本不具備律師資格,卻以移民中介、顧問公司等名義作業。他們往往抓住偷渡者急於取得身份的心情,索取高額費用,然後幫助偷渡者編寫假材料,已經形成暴利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