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高校中國學生扎堆 「中國班」能喝多少洋墨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12-29 0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11月,小文長舒一口氣,她留學美國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但出乎她意料的是,「班上多是中國學生,倒沒什麼不適應」。小文之前對陌生環境的擔心,也因身邊眾多熟悉的中國面孔而煙消雲散。

「『清華大學』——清一色華人大學?」

來自《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2)》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超越印度成為赴美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的統計,中國也已成為這些國家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

在龐大的中國留學生群體中,小文遇到的情形也漸漸普遍起來——中國學生扎堆挑選就讀國家、就讀學校、就讀城市、就讀專業。

日前發布的《2012年出國留學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從留學目的地看,美國仍是中國學生的第一選擇。緊隨美國之後的分別是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四大留學目標國大約佔中國自費留學市場份額的75%;從專業上看,攻讀本科的中國學生中,約50%的學生選擇了經濟、金融、管理專業。這與出國攻讀研究生的學生的選擇基本相同。

以英國為例,2011年媒體報道的一組數據顯示,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國際傳媒專業,中國學生超過了50%;就讀倫敦藝術大學時尚營銷專業的中國學生同樣是人數最多的外國留學生群體。

對於這一現象,《文匯報》於日前發表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董事、前途出國CEO周成剛的《一個老海歸的留學經:中國留學生還缺點什麼》一文中也談到了。在說到如何選擇學校時,文章稱「對國人來說比較有名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國外華人圈裡被戲稱『清華大學』——清一色華人大學,華人孩子扎堆申請。事實上,這樣的『名校』還有不少」。

為何「感覺進了中國班」?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留學生扎堆的現象,甚至讓有些留學生髮出「感覺進了中國班」這樣的感嘆?

威久留學的相關專家認為,容易出現「中國班」的院校分為三大類:最集中的是一些專門的語言學校。隨著中國留學生的快速增長,熱門留學國家的語言學校中,中國學生的比例持續增高,是最容易形成「中國班」的地方。

二是一些比較知名的院校,因為中國某些學生和家長的「名校情結」,造成了越是知名的大學,申請人越多,所以名校形成「中國班」的概率也越高。

第三類是在國外一些教學質量較差的大學或者有招生壓力的私立大學,這些大學門檻低、學費便宜,適合一些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充裕,或者出國目的並不是純粹為了留學的中國學生申請和就讀,因此這些院校的「中國班」概率就更大了。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由於信息不對稱而被留學中介牽著走」也是一個原因,剛剛考過雅思的小濤正在為找哪家留學中介發愁,「因為我自己對國外學校了解不多,就想聽聽留學中介的建議。但打電話諮詢了幾家,覺得都說得差不多,推薦的那幾所學校差異性很小。」

此外,作為出國留學這個鏈條上的延伸一環,中國的一些招聘單位對國外的一些學校了解甚少,在招聘中偏向那些「知名度、辨識度」高的學校,這也加劇了留學生選校、選專業的扎堆。

選擇權在自己手中

面對該現象,有的家長擔心「留學后孩子的英語水平沒怎麼提高」,有的家長擔心「花一大筆錢,孩子也沒真正喝上洋墨水」,有的家長堅持「不管扎堆不扎堆,就是要選名校」,有的學生認為「見到中國同學會覺得沒那麼孤單,有什麼不好?能學到什麼程度,在於自己,不在於同學」……利弊之爭,可謂熱鬧。

「對中國留學生扎堆兒,要客觀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出國留學後有沒有學到東西,學生的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否得到提升,這才是關鍵。」一位家長說。

在美國大學網總裁Jim Wolfston看來,一個成功的留學經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社會的深入了解,另一個是對自己學業的認真態度。

Jim Wolfston也提到,在中國留學生中,有一種「留唐」現象——學生間依然使用漢語交流,課後喜歡去唐人街,只在當地華人圈子裡活動……他認為,對「留唐」這樣的中國學生來說,學業是沒問題的,但是融入當地社會卻較差。不過對新留學生而言,選擇權其實在自己手裡,你可以按照以前的學生扎堆兒的方式獲得「留唐」經驗,也可以採取全新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綜合文化素養。

「能否擺脫『留唐』怪象,要看你能不能挺過剛留學的那段時間,因為那時候最苦。但相比到了異國之後再努力,留學之前的理性規劃更為重要。」小文說。

對很多家長擔心的專業選擇扎堆是否會導致就業扎堆,新東方前途出國的相關留學專家表示,這兩個問題之間並不一定產生必然聯繫。專業本身差距就很大,有的專業需求高,雖然選擇學習的人數多,但對就業競爭產生的影響卻小;但有些行業並非如此,如果選擇人數大於市場可吸納人數,則可能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  僑報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3: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