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近半急診病床被佔用 最牛患者住5年未交一分錢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2-12-25 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12-12-26 00:46 編輯

2012年12月25日09:17 來源:新京報  

  

   12月20日凌晨,北京一家醫院急診大廳,分診台放著「無床」的牌子。
  

  姚四海的病床佔了兩三個病床的位置,他5年沒交過錢。
  11月18日,120急救車拉著患者馮石蘭,用了5個多小時才找到急診病床,之前所去多家醫院急診科均表示沒病床。

  急診患者「碰運氣找病床」的遭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北京市衛生局負責人表示,這件事首先暴露出的是醫療道德問題。在任何情況下,急診不能拒接病人,北京市衛生局近日將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急診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今後醫院急診科以「沒床沒設備」拒接病人,醫院擬被降級。

  新京報記者近半個月調查,北京多家醫院急診病床近半存在周轉不暢,多被非急症病人,甚至是長年卧床的老病號佔用。

  「這不是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面對「急診新政」,北京多家醫院急診醫生坦言,病人急診屢遭拒,並非僅是醫療道德問題。

  醫院的急診科是什麼?

  在馮石蘭等成千上萬急症患者眼中,它是救命場所。

  但對於姚四海,它成了免費「養老院」。

  李峰(化名)和王芳(化名)等人,把它當成物美價廉的「旅
店」。

    在大量無法轉入專科病房的患者及家屬心裡,急診科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北京多家醫院急診醫生表示,以「救急救危」目的設置的急診科,已成為醫院壓床最嚴重的區域,「各家醫院裡的孤島」。

  急診室病床「告急」

  「病人病情緊急時,醫院沒床就扣下救護車上的擔架。」

  5個小時的時間內,120急救車拉著60多歲的馮石蘭奔走了通州263醫院、民航總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東直門中醫院,第五站到達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急診也沒有病床,留觀室加了一張床,收治了馮石蘭。

  「120又送來個意識不清的患者,我們沒床沒設備,提出讓他們轉送別家,120告訴我,到這裡已是第五家,都沒床。看著家屬欲哭無淚的臉,心理防線頓時倒塌。」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醫生於鶯在微博里感嘆,「病人找床只能憑運氣,神奇的醫療啊!」

  這條微博被轉發數萬次,評論數千條,「這絕非個案,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馮石蘭。」多名網友評論。

  北京120急救人員證實,轉運病人遇到急診無床的情況時有發生,平均40分鐘至1小時就能完成一次的轉運任務常被延誤好幾個小時,「遇到病人病情緊急時,醫院沒床就會扣下救護車上的擔架,讓病人先躺在上面。」

  12月20日凌晨,西城區一家三甲醫院急診科大廳,進門處的分診台上擱著一個牌子,上寫「無床」。

  走廊里擠滿病床和椅子,醫護人員踮著腳尖從縫隙里穿行,給病人檢查、換藥,手中端著的醫療盤左閃右閃,防著碰到人和凳子上擱著的醫療儀器,像是在玩雜技。

  病人的呻吟聲混雜在消毒水的氣味中,充斥整個急診科。


  急診室的「釘子戶」

  姚四海在急診住了5年,沒向醫院交過一分錢。

  60歲上下的姚四海在急診科的「地位特殊」,他的病床佔了兩三張病床的位置。

  急診科化驗室門前靠牆的一張病床上,姚四海裹著棉被躺著。沒人注意時,他會從挨著病床的暖氣管里摳出煙頭,抽上兩口。

  王震(化名)和姚四海在急診科已共處了5年,前者是醫生,後者是患者。

  但事實上,姚四海最後一次看病吃藥已是5年前的事,這5年他沒向醫院交過一分錢。

  王震回憶,2007年底,患有腦梗、下肢癱瘓的姚四海被送到這家醫院急診科。治療14天後,病情得到控制,只需護理鍛煉,醫院通知出院。

  「他不說話,問什麼都說不清楚,但就是不離開這張床。」王震說,14天的治療期間里,姚四海有家屬照看,但一說出院家屬就不見了。王震只知道姚四海家住龍潭湖附近。

  急診科將情況通知醫院保衛科,保衛科按照病人登記信息找到姚四海家所在的派出所。派出所沒辦法,跟著醫院保衛科又去找居委會,發現姚四海家已拆遷,所屬的居委會已不存在。

  保衛科又去找屬地民政局,希望民政局接走姚四海,但仍是無果。

  「一圈尋找下來,我們發現沒有人負責,砸在我們手裡了。」急診科醫生哭笑不得,「我們保證跟他沒有任何醫療糾紛,醫院總不能把他抬到門外不管吧。」

  2008年至2009年,一名跟姚四海年紀相仿的女子曾在病床前替他打飯,醫生詢問女子的身份,「人家說不認得姚四海,只是出於好心替他買飯。」

  隨後,這名女子也不再出現。

  「最近一年又來了個老頭照顧他。」20日凌晨4點,王震指著姚四海床前的一個老頭說。

  記者上前詢問,老頭笑眯眯說,自己是東北人,不認識姚四海,「我是好心經常來照顧他,買飯都是花的我的錢。他是個可憐人,頭髮都是我給剪的。」

  兩天的時間裡,記者多次詢問姚四海家裡情況,他嘴裡咕噥幾下,顯得極不耐煩。當問到是否跟醫院有糾紛,他想了一會,搖了搖頭。

  照看姚四海的老頭不在時,有病友看著可憐,給他分些飯。姚四海不用筷子,用手抓著吃。

  急診室的醫生說,由於床位緊張,醫院本想在姚四海旁邊加床,患者們反映他臭味太大,沒人願意挨著他。

  深夜的急診大廳內,姚四海躺在病床上睜著眼,看著附近凳子上坐著打點滴的病人。

  有病人睡著了,垂落的手臂扯落了輸液管,姚四海笑出了聲。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沙發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12-26 06:10 | 只看該作者
不要說病人就是上帝,上帝更應該考慮其他病人的利益。急診室的資源是有限的,怎麼能使這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任何人都有一份責任。這種事在法制強的美國不可能發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