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男子自製槍支射殺父母和保姆 稱想幫老人解脫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12-18 0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2月17日15:39 北京晚報

  

  程寧攝J215

  52歲的海淀居民張建國,自稱想幫長年患病的年邁雙親「解脫」,竟用自製的槍支射殺父母和保姆。今天上午,張建國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審時說,父母年老多病,希望幫助他們儘早解脫,他曾想使用安眠藥給父母留個全屍。對於殺死保姆,張建國表示後悔。

   庭審:家屬拒絕媒體報道

  上午10時40分,張建國被帶進一中院第21法庭,他頭髮花白,看上去比較瘦弱。對檢方的指控,張建國表示認罪,但他辯解說,他只扎了保姆10多刀,並沒有像起訴中所說的扎了30多刀。

  被害保姆的丈夫和兒子均從外地前來,由於在公安機關作過證,他們不能進法庭旁聽。而張建國的弟弟則對法官提出,不願意媒體報道此案。

  開庭后,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起訴張建國犯故意殺人罪和非法製造槍支罪。

    案發:用安眠藥加刀槍作案

  張建國和70多歲的父母住在海淀區永泰庄北路23號院,該處住宅為公租房。張建國的母親半身不遂,父親高度近視、腿腳也不利索。

  據了解,張建國曾交過一個女朋友,在談婚論嫁時,他提出讓父母幫忙買傢具遭到拒絕,此後女友與他分手。此事令張建國與父母產生隔閡。此後張建國一直單身。10多年前,張建國因被領導批評而辭職。無業的張建國性格越發孤僻,從來不與外人說話。

  檢方指控稱,張建國用購買的鞭炮等材料,在家中製作了14支槍支。2011年2月7日19時許,他給父母喝下摻有安眠藥的湯,待二人熟睡后,用自製槍支射擊保姆頭部,又持刀刺扎保姆,隨後又分別射擊父母頭部,用刀刺扎父母。

    鑒定:兇手有精神問題

  但是,自稱殺父母只是為了幫父母「解脫」的張建國,在作案后,還想對其弟弟下手。

  張建國作案后,將父母和保姆的屍體拖到自己房內。次日晚上,他約弟弟到家聊天,並對弟弟說,父母及保姆遛彎去了。當時,張建國聲稱要和弟弟做遊戲,並把弟弟的腿捆上。弟弟以為張建國在開玩笑,表示同意。張建國隨後用繩子將弟弟捆上。弟弟在發現張建國表情不對后,裝作沒有察覺,要求他將自己解開,並在穩住張建國后逃脫。由於沒有找到父母及保姆,張建國的弟弟報警。

  鄰居介紹,張建國和父母所住的房屋是一套兩居室的房子,他弟弟住在同一小區的另一套三居室內。張建國性格古怪,鄰居們很少能看到他出門,偶爾在走道中遇見,張建國也很少說話,甚至保姆、家人要打掃他的房間,也常常被他攔在門外。

  鑒定結論顯示,張建國作案時處於焦慮抑鬱狀態,辨認和控制能力削弱,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細節:其弟僥倖逃脫

  記者了解到,張建國共自製18支槍,經鑒定,其中14支槍有殺傷力。

  這14支槍均為射發鋼釘或鋼珠的槍支,擊發裝置使用了電池以及燈泡里的鎢絲。張建國把鎢絲連接到適量的火藥中,只要扣動扳機,鎢絲過電發熱,就會觸發火藥,從而把鋼珠或鋼釘發射出去。經鑒定,發射出去的鋼珠或鋼釘的射速達到每秒200到300米,殺傷力很大。

  據悉,張建國作案后,把其弟弟約到家中聊天,並以做遊戲為由把其弟捆綁,欲對弟弟不利。但是,他的槍支和刀等作案工具早就擺放在客廳中,根本沒有隱藏。張建國的弟弟看到這些東西,察覺不妙,才找借口脫離。

  

    索賠:巨額索賠面臨無錢可賠

  張建國覺得自己一家過的難,其實保姆李某才是真的生活困難。李某來自河南農村,其公公癱瘓在床,丈夫體弱多病,兒子尚在部隊服役,女兒患有乙肝。

  北京市漢良律師事務所的胡益華律師為李某家屬提供法律援助,並向張建國提起刑事附帶民事索賠,索賠金額為109萬元。

  不過,胡益華律師對民事部分的索賠並不樂觀,因為張建國的弟弟也就民事部分提起高額索賠。

  「根據我國關於繼承權的規定,張建國在殺害了其父母后,就無權繼承其父母的遺產,遺產將由其他法定繼承人依法定順序繼承。因此,在法院判決之後,張建國只能用其個人資產來履行判決義務。」胡益華律師表示,張建國多年無業,住的房子又是公租房,公租房不能用來賠償受害人,那麼張建國可用於賠償的資產可想而知。

    建議:用勞動改造的收入建賠償基金

  胡益華律師多年從事刑事辯護,對兇殺案中民事賠償執行難深有體會。結合張建國一案,他提出建議:「很多案犯沒有財產可賠,但這些案犯又沒被判死刑。我們都知道,服刑犯不可能啥都不幹白讓全國人民養活,他們是要接受勞動改造的,而他們的勞動也能創造出經濟效益。」胡益華律師認為,監獄設施及管教幹警的工資待遇均是由國家財政支出的,那麼服刑犯通過勞動創造出的效益,就應該拿出來成立個賠償基金,專門用來救助沒能獲得賠償的被害人。

  本報記者 楊昌平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12-18 23:23 | 只看該作者
樹林大了,什麼鳥都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3
粒子在 發表於 2012-12-19 02:46 | 只看該作者
胡益華律師認為,監獄設施及管教幹警的工資待遇均是由國家財政支出的,那麼服刑犯通過勞動創造出的效益,就應該拿出來成立個賠償基金,專門用來救助沒能獲得賠償的被害人。

這是個好建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