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經濟墮入財政懸崖

[複製鏈接]

2352

主題

2650

帖子

35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電腦磚家 發表於 2012-12-17 07: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0年,美國肆無忌憚的赤字財政和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激怒歐洲各國領袖,他們強烈要求美國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削減赤字,遏制通脹,穩定美元。尼克松政府的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滿不在乎,以傲慢蔑視的口吻告訴歐洲領袖們:「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時至今日,當全球經濟墮入美國財政懸崖,再度瀕臨衰退之際,世界各國似乎連批評和抱怨美國的勁兒都提不起來了。歐洲自顧不暇,英國一籌莫展,日本亂象叢生,新興市場國家各有一本難念的經。世界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

  有多個視角觀察美國財政懸崖。一曰政治博弈和政治僵局;二曰財政緊縮和經濟衰退;三曰量化寬鬆和赤字融資;四曰匯率動蕩和通貨膨脹。

  政治僵局有三個層面,政治理念走向極端,國會兩黨分庭抗禮,決策程序曠日持久。共和黨堅決拒絕對富人增稅,強烈要求削減開支,民主黨針鋒相對,高調主張劫富濟貧,盡量迴避削減開支。12月3日,共和黨提出總額2.2萬億美元的財政懸崖解決方案,核心是減支1.4萬億,增收8000億,對富人增稅則輕描淡寫。共和黨減支矛頭直指奧巴馬的首要「政績工程」—醫療保健(Medicare)和醫療救助(Medicaid),自然立刻遭到民主黨的斷然拒絕。兩黨政治博弈由來已久,2011年相互口誅筆伐長達半年,結果是美國喪失3A主權信用。如今捲土重來,再戰三百回合,縱然達成妥協,亦是權宜之計。縱觀雙方立場,財政懸崖短期有望緩和,長期能否根本解決,只有蒼天知曉。

  財政懸崖意味增稅和減支兩面夾擊,經濟放緩勢所必然。緊縮規模有多大?增速下滑有多深?眾說紛紜無定論。緊縮規模最高估計為8500億美元,最少估計4500億美元,中間估計6070億美元。依照財政乘數粗略計算,6000億財政緊縮會拖累經濟衰退1.5%,全年GDP增速將從目前1.9%下降到0.5-1.0%。縱然維持正增長,卻瀕臨衰退邊緣。奧巴馬甚至警告:財政懸崖不消除,美國經濟將停滯。

  政治折中妥協之外,量化寬鬆為赤字融資,是緩和財政懸崖的必然之舉,此乃美元超級霸權所擁有的超級特權。奧巴馬上台四年,年年財政赤字突破萬億,國債如滾滾洪流泛濫全球,外國主動和被迫購買的美國國債已經超過6萬億。2011年8月美國喪失3A信用,國債反而成為全球稀缺資源,比黃金還要安全和昂貴!財政懸崖一詞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首創。為迎接衰退威脅,此公已暗示要繼續啟動第四輪量化寬鬆。

  原本是美國的財政懸崖,經過美聯儲量化寬鬆的神奇轉換,立刻就變成全球經濟體系的貨幣金融懸崖和動蕩漩渦。熱錢洶湧、投機衝擊、匯率動蕩、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輸入性通脹壓力日益惡化,受害者則主要是新興市場國家。第一輪量化寬鬆期間(2008年10月—2010年3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36%,糧食價格上漲20%,油價上漲高達59%。第二輪量化寬鬆期間(2010年10月—2011年6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10%,糧食價格上漲15%,油價上漲超過30%。

  從歷史角度考察,美國財政懸崖源自小布希總統給富人減稅和發動反恐戰爭,次貸泡沫破滅和全球金融海嘯則雪上加霜。柯林頓政府曾經實現超過GDP1%的財政盈餘。 小布希的減稅政策和悍然發動兩場「春秋無義戰」,赤字迅速飆升超過GDP的3.2%,債務與GDP之比逼近100%。屋漏偏逢連夜雨,奧巴馬上台伊始,既要挽狂瀾於既倒,又要刺激經濟復甦,赤字財政立馬坐上火箭,一飛衝天。自2010年始,美國財政收入佔GDP之比下滑到15%,支出佔GDP之比躍升到25%,赤字佔GDP之比飆升至10%。

  入不敷出,赤字高企,債台高築,是美、歐、日、英多國共患之頑症,病入膏肓,同病相憐,恰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將時刻威脅世界經濟穩定,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作者

  向松祚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