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拋一枚「重磅炸彈」中國這次輸得徹底精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2-16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聯儲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扔下一枚「重磅炸彈」:美聯儲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450億美元,推出第四輪量化寬鬆(QE4),每月採購450億美元國債替代扭曲操作(OT),加上QE3時期美聯儲每月資產採購量共計達到850億美元。

美聯儲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認為量化寬鬆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收益——美聯儲購債可以通過壓低借款成本幫助經濟。由於美聯儲將購買抵押貸款支持債券,此舉將直接降低購房的借款成本。此外,QE還能夠讓美國享受貨幣貶值和低利率的雙重收益,可以有益於帶動投資,增加支出。



然而,在美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下,QE4並不能夠產生可觀的效果。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使新增的流動性迅速進入美國實體經濟變為資產,反而是直接流入高風險資產、大宗商品以及海外新興市場,催生新的資產泡沫,衝擊各國的金融市場和貨幣體系,QE4可能損人也未必利己。

事實上,美國經濟目前缺乏的不是流動性,而是確定性。減稅政策即將到期和政府開支削減計劃日益臨近所造成的「財政懸崖」是美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眾所周知,「財政懸崖」所蘊含的新開支計劃和減稅措施到期可能導致巨大財政缺口。

制約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矛盾已經由危機爆發期私人部門的去槓桿化轉變為政府部門的去槓桿化和歐債危機的持續拖累。所以,即便QE4對美國金融和經濟復甦會有所助推,但是對其總體增長與就業也將難有明顯效果,更別說能夠解決「財政懸崖」的衝擊了。

現在來看,QE4所能產生的經濟刺激效果尚不確定,但對比前幾輪量化寬鬆,美聯儲通過資產負債表擴張帶來美元貶值,以及通脹上升風險卻是比較明確的。目前,美國流動性已嚴重過剩,貨幣市場資金較大幅度超過實體經濟需求。幾輪量化寬鬆實施之後,美聯儲新發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效應,將進一步加大流動性。

在美國國內債券收益率走低、股市提前透支第四輪量化寬鬆政策利好、實體經濟復甦緩慢等形勢下,未來大部分貨幣資金受利益驅動,可能流向投資收益較高的大宗商品市場及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金融帶來多方面衝擊與影響。

一是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境地。美國大量釋放的貨幣洪流,一些追逐短期盈利的資本會重返新興經濟體,並影響到這些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二是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對新興經濟體傷害更大。從當前全球經濟情況看,由於結構性矛盾產生的「滯」的壓力難以輕易化解,而價格方面又很容易出現「脹」。

在「滯脹」風險加大的背景下,QE4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更像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供給衝擊,新一輪輸入性通脹將進一步惡化新興經濟體經濟形勢,使宏觀調控更加困難。嚴重的是,債務貨幣化將大大損害新興債權國利益。

中國如何應對貨幣戰爭?進退兩難!

美國接連推出量化寬鬆,自己的經濟形勢並未見好轉,還把難題帶給其他國家。以往經驗看,每次美國流動性泛濫,都會有熱錢來中國席捲,這次中國央行如何應對?跟進還是不跟進?

香港率先打響金融保衛戰



無論中國央行如何應對,香港金管局已經率先打響金融保衛戰了。香港金管局自10月起,至今已經先後向銀行體系注資23次,單是12月12日這天,連同在紐約市段的交易,金管局便在一日內三度沽出港元,合共沽出116.64億港元,以維持港匯穩定,使得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在星期五增加至2320億港元。

目前美國利率是零利率,算上其通脹因素相當於已是負利率,而中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熱錢進入中國之後相當於白賺3%的收益。而由於中國內地對外匯的管制,熱錢一般先取道香港,通過各種非法和合法手續到中國來。因此香港成了熱錢的眾矢之的。

此外,美元和黃金、石油、銅等大宗商品是掛鉤的,一旦美元印刷泛濫,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就會上漲,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世界加工廠,就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就會造成輸入型通脹,讓原本就處於成本高位的中國經濟更加難以承受。



中國央行面臨兩難抉擇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一直處於貶值狀態,甚至幾度衝擊跌停,但在經歷了上半年的一輪貶值后,人民幣即期匯率自10月以來逐步實現從「跌停」到「漲停」的強勢逆轉,並屢次刷新1994年匯改以來的新高。

然而,相比人民幣如此凌厲的升值態勢,其遠期匯率卻出現背離走勢。11月中旬,一個月期人民幣遠期匯率貼水0.98%,為2008年12月份以來最大。與此同時,1年期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合約價格也持續下跌,雖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仍遠低於即期匯率,繼續保持貶值預期。

目前中國央行頻繁採用逆回購方式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但並未動用利率槓桿。這樣確實可以抑制住通脹水平的上升,但隨之產生的內外息差也給了熱錢更大的套利空間;而隨著熱錢注入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增加,央行就將面臨另一場匯率戰爭。

所以中國正面臨這兩難境地。其他央行都在採取貨幣貶值的策略,而一旦中國也採取類似的策略,就必然繼續擴大政府的財政支出,在大量的需求支持下,全球商品價格將繼續保持在高位震蕩,中國的企業都將面對更高的採購價格與成本壓力。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本質就是讓別國為美國危機埋單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本質就是債務貨幣化,美國將「私人債務國家化」,然後將「國家債務國際化」,讓別國為美國的危機埋單,美聯儲用巨額國債購買計劃來支撐全球流動性戰略,其背後是加速全球財富的轉移和再分配。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擁有3.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佔到全球外匯儲備的近三成,位居世界第一,其他新興經濟體共計佔五成。美元貶值將使這些新興債權人的財富大幅減值和縮水,嚴重損害其債權人利益,這實際上就是一場赤裸裸的財富掠奪。

QE4與QE3的區別:取代扭曲操作

乍看QE4似乎比QE3量化寬鬆額度翻倍,但實際上總量和QE3一樣。在QE3的時候美聯儲每個月要印850億美元鈔票去買美國國債和問題債券,但由於扭曲操作到期,使得每個月產生了450億美元的缺口,所以不得已又推出QE4來補這筆錢。所以QE4隻是為了取代扭曲操作,以抵消其帶來的緊縮。

名不正則言不順,美聯儲為了QE4的推出也算煞費苦心。美聯儲先是下調了美國2012年到201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又預計美國在2015年之前失業率都將維持在6.5%的高位以上,同時還將通脹率的預期維持在接近但不超過2%的舒適區間。

首次將利率與失業率掛鉤 引發獨立性爭議

目前美國整體債務規模已經超過其GDP的近2倍,如此龐大的債務負擔,還面臨「財政懸崖」,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對「財政懸崖」非常擔心,認為這已經影響到經濟。但美國的財政懸崖現在大概是1.2萬億,QE4每個月才850億,根本解決不了財政懸崖的問題。

況且本來最需要對財政懸崖擔心的是美國白宮和財政部,而非美聯儲。但美聯儲將把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直到失業率降到6.5%以下,此舉標誌著美國貨幣政策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美聯儲將利率政策直接與經濟狀況掛鉤,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所以美聯儲此舉有很明顯的政治色彩,伯南克也表示,財政懸崖是個政治問題,他只能督促解決財政懸崖問題。而美聯儲和伯南克將其獨立性拋在一邊,卻將全世界拖下水,引發一場難以避免的貨幣戰爭。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