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長年代(1)老教授榮耀的十兄弟背後的故事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2-12-5 1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話說八十年代初的一個初夏,山哥所在大學專業出外實習。由專業課主講教授帶隊,我們全體坐火車南下。我們學生坐的硬座車廂,老師們則是在卧鋪車廂。而帶隊的教授級別最高,資格最老,被安排在軟卧車廂。山哥作為學生幹部之一,需要在師生之間做些上傳下達的工作,於是常在這幾個車廂之間來來去去。

教授那時年過六十,為人風趣健談。在一次談完工作后,教授主動讓我坐在他對面的空鋪位上,和我拉起了家常。他介紹說他名字中的第二個字是「丁」字,是因為他是老四,大哥是「甲」,二哥是「乙」,三哥是「丙」,依次而來。我忍不住問教授家到底有多少兄弟,他孩子般頑皮的笑笑,讓我猜一猜。我猜是4,5,6,7,他都微笑搖頭。最後教授伸出兩巴掌,自豪地說出答案:十個。山哥一下驚呆了。

更讓我吃驚地是教授接著告訴我:他們家在故鄉方圓上百里都小有名氣,因為他們十兄弟在解放前都上大學了!
我不假思索地說,那您家一定是大學者大地主家庭出身吧。
教授輕輕搖頭說:不是這樣的。其實他們的父親在十弟出生不久就去世了,是寡母含辛茹苦把他們十兄弟養大。父親倒是留下了一點田產,但田裡那些收入只夠他們一家維持基本生活並供兄弟們念完小學。
山哥迫不及待地追問,那是誰供你們兄弟念完大學的?

教授終於揭開了謎底:是他們宗族祠堂。他們這個姓在當地是大姓,本家祠堂的公田有數百畝。其稻穀收入的相當大的比例按族規用來作為獎學金獎勵資助本族子弟上學深造。如果碰上需要獎勵資助的子弟多,公田收入不夠的年份,族長還會開祠堂公會要求大家捐獻,當然是他自己帶頭,地多的多出,地少的少出。總之,他們的高,中等教育學費除少量學校獎助學金外,基本上是靠族裡的資助。

教授的故事使山哥大為震撼。之前多年讀《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鄉村「封建宗族」勢力的印象就是等同於「南霸天」,「黃世仁」之類「土豪劣紳」,哪曉得教授家出人頭地的十兄弟背後,全靠宗族祠堂的鄉紳們在支撐!

暑假回到家裡,和父母談起教授十兄弟的傳奇,雙親雖也讚歎,但並不特別驚奇。
父親淡淡地說:你們這代人不知道的真實往事還多著呢。其實非常湊巧,你的曾祖父和你的外曾祖父都曾在解放前做過自己宗族祠堂里的族長。等有空我和你母親都可以跟你講解那些真實的家族史。

看官欲知更多族長時代故事,請聽山哥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4: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