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日名將吉鴻昌在哪英勇就義?

[複製鏈接]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2-12-4 1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條長不足400米的小衚衕,它雖然緊鄰雍和宮、國子監,還同屬清朝的鑲黃旗,但這裡卻沒有朱門大戶,甚至滿衚衕都找不到一個石雕的門墩,不過它的名字可挺響亮,叫炮局衚衕。炮局衚衕就在東城區北部,東頭通著東直門北小街,西頭向南拐了一個彎通到了柏林衚衕。別看衚衕不長,9米的寬度跟大馬路差不多了。衚衕里唯一的大院就是當年清朝的炮廠所在地,衚衕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  

    炮廠到清朝末年就被廢棄了,後來在它的舊址上建起了一座監獄。就在這個不起眼兒的地方,發生過一樁讓人至今難忘,而且熱血沸騰的往事。那是1934年冬天,一位共產黨人、抗日名將在這裡慷慨赴死,英勇就義。他的名字叫吉鴻昌。吉鴻昌生於1895年,是河南扶溝縣人。1913年進入馮玉祥的部隊,因為他驍勇善戰,從士兵一步步晉陞為軍長。

      1933年5月,採取不抵抗政策的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屈辱的「塘沽協定」,為日軍進一步侵佔華北敞開了大門。與此同時,馮玉祥、方振武和吉鴻昌等愛國將領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堅信「師出有名,強虜必敗」,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迎頭痛擊了「抗日必亡」的謬論。但就在他們準備乘勝追擊的時候,國民黨政府卻以「妨害統一政令」為由,調集軍隊進逼張家口,抗日同盟軍在蔣介石部隊和日軍的雙面夾擊下最終宣告失敗。                           



   1934年11月,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隨後被秘密押解到北平,就關押在炮局衚衕內的陸軍監獄。無論是敵人的嚴刑拷打,還是威逼利誘,他都不為所動,「態度倔強,罵不絕口」,痛斥國民黨當局賣國媚日,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凜然正氣。不久,惱羞成怒的蔣介石下令槍殺吉鴻昌。1934年11月24日,北平顯得異常寒冷,就在炮局衚衕陸軍監獄的東跨院,吉鴻昌壯烈就義。臨刑前,他以樹枝做筆,在雪地上寫下這首蕩氣迴腸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現如今,在這炮局衚衕里,當年的肅殺之氣早已消散,街上只有行色匆匆的路人,但我們不會忘記,就在這灰跡斑駁的衚衕裡面,曾經刻下了我們祖國的累累傷痕,也寫下了前輩的堅毅與光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