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緊張有泡泡尿未必蛋白尿

[複製鏈接]

1004

主題

1315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泡泡尿就代表是蛋白尿?答案是不一定,有很多原因也會導致泡泡尿。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30毫克以下的白蛋白,只要不超過30毫克就不要緊,這些蛋白經細菌分解而產生氣體,導致氣泡出現,時間愈久,氣泡愈多,所以早上醒來的第一泡尿自然氣泡較多。

蛋白尿要由檢驗

定性及定量得知,早晨第一泡尿有可能是暫時性的蛋白尿(良性),或是持續性蛋白尿(病理性)。

暫時性蛋白尿:

當病人有脫水、發燒、暴露寒冷氣候、激烈運動、服用止痛藥,或懷孕等情況下,即可能出現短暫性蛋白尿。

姿勢性蛋白尿:

與病人身體的位置改變有密切關係。常在年輕人身上發現。一般病人早上的小便缺乏蛋白質,但經過長時間活動、走路、劇烈運動、站立或前屈,蛋白尿便會出現,當病人平躺時測量,就會消失。

間歇性蛋白尿:

反覆感染的膀胱炎、腎盂腎炎,會出現尿蛋白,一旦感染受到控制,蛋白尿就會消失;而高血壓、心衰竭等疾病會隨病情的好壞而出現間歇性尿蛋白。

持續性(病理性)蛋白尿:

通常當腎絲球或腎小管發生不可逆的破壞時,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例如,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變、紅斑性狼瘡等。

慢性腎臟病的好發率為11.9%,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罹患,以年紀大、需長期吃藥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為高風險族群。另外,常服用止痛藥、抗發炎葯者,也不能輕忽。

泡水高貧倦口訣自我觀察

民眾可透過癥狀與檢查,保護腎臟健康,腎臟醫學會提供「泡、水、高、貧、倦」口訣及「護腎33」作法。

若發現以下癥狀,最好儘快就醫:

泡: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高血壓。

貧:不明原因的貧血。

倦: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慢性腎臟病患「護腎33」,就是每3個月定期回診,測量血壓、驗尿、驗血3種檢查。蛋白尿是一種多變的,可能是腎臟病最早出現的警訊,也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多年後的併發症,需提早注意,對症治療才是上策。

用藥習慣導致腎臟病風險高,了解自己腎功能指數,就醫時,可提醒醫師避免具腎毒性藥物或顯影劑處方,也可作為代謝藥物劑量及服藥時間調整參考,讓用藥安全獲保障。
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