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旅日中國人女性頻遭毒手教訓深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11-22 0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蔣豐  (2012-11-21 09:08:04)

——日本天天「蔣」(11月21日篇)

近年來,隨著移居海外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華人女性也呈現出占「半邊天」的趨勢。從日本法務省公布的在日外國人數據來看,目前在日中國人已超過68.71萬人,成為第一大外國人族群,其中華僑女性人數高達40.11萬人。不過,同時應該看到,「樹大招風」,諸多傷害事件也頻頻降臨在華人女性身上。

今年7月底,日本最高法院對12年前殺害中國女留學生韓穎的兇手加賀山領治做出死刑判決。本月初,埼玉縣地方法院又對6年前殘忍絞死中國籍女子沈朝芬的犯罪嫌疑人齊藤勝彥判處無期徒刑。誰料,沒過幾天,又有中國女留學生在回家路上被陌生人砍傷。在日的中國女性為何屢屢成為犯罪分子下毒手的對象?

從日本社會現實來看,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女性處於弱勢地位,註定其容易成為被施暴的對象。當經濟形勢不景氣時,生活中不穩定因素也隨之增加,生活壓力陡增。看不到未來,眼前的狀況又無好轉的趨勢,人們焦慮、恐慌等負面心理體驗和不良情緒也在日益加重。此時,地位相對低下的女性較易受欺。

那麼,為什麼偏偏在日中國女性容易成為受害者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這個群體的一些特點。首先,在日中國女性的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比較有限,尤其是受害的留學生。學校相對封閉的環境,讓留學生缺少打磨和歷練。韓穎和近來受害的那位中國女留學生,都是深夜時分一人走在路上時慘遭毒手。

其次,從事風俗業或經營按摩店、美容店的在日中國女性佔有相當比例。雖然日本政府對這些行業從經營到從業資格都有種種細緻甚至苛刻的規定,但實際上,其背後都有黑社會組織作為保護傘,而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為數不少的在日中國女性在違法經營或從業。正應了那句話:「常在河邊走,哪兒有不濕鞋?」

分析韓穎案和沈朝芬案,可以總結出幾個共同點:一是作案手機極其殘忍,連續刀刺甚至活活絞死,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二是案發時間都在深夜,人跡稀少,為犯罪分子下手提供了可乘之機,且不易被發現;三是破案過程艱難,時間漫長,而且日本法律少有保護華人的條款,判決結果不一定對華人有利。

比如中國女性沈朝芬遭受兇殺案,屍體被警方發現的時候已經化成累累白骨,其兇殘性引起整個在日華人社會的震動,大有「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之勢。出人意料的是,埼玉縣地方法院卻以「認罪態度良好」為由,最終判決殺人兇手無期徒刑。那麼,對於在日中國女性而言,從中應該得到哪些教訓和啟示呢?

首先,應該提高防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重於泰山」的意識,把自身安全與在國內外親人的擔憂結合起來,認識到個人安全並不完全就是個人的事情,增強防範技能,學會保護自己,把可能發生的人身傷害係數降到最低,尤其是在眼下中日兩國關係緊張、不確定因素增加的特殊時期,特別要對此加以注意。

其次,就是加強團結。設想,如果在日中國女性是夜半時分結伴回到住處,即便犯罪分子有犯罪的念頭,礙於人多勢眾,也不敢貿然下手。如今,一些在日中國女性出於「面子」,出於對「個人隱私」乃至「私生活」的保護,喜歡「挑單」回家,又忽視對安全環境的確認,結果等於給犯罪分子下手提供了機會。

最後,要從自身做起,知法守法,這樣才能避免涉嫌違法犯罪事件,從而遠離傷害。應該指出,一些在日中國女性,時常做出打法律「擦邊球」的事情,甚至認為「風險越高收入越好」、「風險與收入成正比例」。如此思維與行為,勢必有朝一日要麼觸及法律的紅線,要麼遭到犯罪分子的襲擊。必須引以為戒。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不論到了什麼時候,都是「兒行千里母擔憂」。需要重複指出的是,每位在日中國女性的身後,都有關心、牽掛她們的家人。一旦發生人身意外,影響的絕對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家人的正常生活。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在日中國女性應該高度重視自身安全的問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