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戰俘 -- 作者 張崇岫 第十一章中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6

帖子

15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urtxchen 發表於 2012-11-18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丁家山稍加思索,說:「這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林德十分歡快地從丁家山手中奪回勳章,左看右看,口裡喃喃自語:「OK,寶貝……我喜歡,給我做個紀念吧,你送給我……不!為了公平,我也要送你一件東西。」
林德急忙從自己手腕上抹下美國式的萬曆手錶,遞給丁家山。
丁家山這才醒悟過來,這個美軍司令是要搶奪自己勳章,把它當作戰利品而佔為己有!他將手錶猛地推了回去,大叫一聲:「不!我是軍人,這是用軍人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光榮,你沒有權利奪走它。」
林德怒目圓睜,敵視著丁家山,冷冷地說道:「請你注意,中國有句話,敬酒不吃吃罰酒。這是戰利品,我有權這麼處置。」
林德一揮手,將萬曆手錶套在自己手腕上,衛兵手中的卡賓槍都對著丁家山。
丁家山迎著美軍衛兵的槍口,大聲喊道:「林德你聽著!那是我的東西,你必須還給我。不然,你會後悔的,你要付出代價的。」
林德嗤之以鼻的一笑:「你威脅我……」說著,美軍衛兵擁著林德上了吉普車,絕塵而去了。
76號營地上中國戰俘都知道了美軍司令林德搶奪丁家山的朝鮮勳章,憤憤不平叫嚷開了!一個四川口音戰俘,帶頭喊起口號:「林德是強盜!打倒林德!」
丁家山站在營地大門口,望著坐著吉普車遠去的林德,既感到憤恨,又感到無奈。當他轉身回營時,見到門廳里一座旋轉樓梯上有一間「演講平台」,林德經常來這裡,用他那半生半熟的中國話,向中國戰俘訓話。
丁家山一面走,一面開始沉思。一個大膽計劃在他頭腦里形成。哎!對,這是個機會,也許是個好機會,也許是個同歸於盡的機會。
丁家山把這個計劃,告訴了76號營地里管他的班長,一個山西老兵馬得里。
馬得里曾是閻錫山一個姨太太的衛士,後來投奔到徐向前部隊,當了一個班長。儘管他是戰俘營美方委派的班長,平時,他們也能友好相處。在林德搶奪勳章這件事上,馬得里全力支持丁家山要回勳章,按他的話說:「不然咱中國軍人就太丟人現眼了。」
丁家山肯定馬得里能助他一臂之力,便在一起暗地裡行動起來。先偷了76號營地美軍憲兵室里兩顆美式手榴彈,后又偷了電工房裡一套工裝和工具箱。說來真巧,兩天之後,正是76號營地開營一周年紀念日,一早就來了一支韓國軍樂隊,站在門廳兩側吹吹打打,十分熱鬧,招引了許多美國記者來到現場拍照。
戰俘營所有戰俘都列隊站在空曠門廳前的院子里,等待戰俘營司令林德前來演說。
站在隊列前排的馬得里,轉過身來,向丁家山示意:你該行動了!
丁家山會意地轉身向公廁走去,立即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軍樂軍鼓齊聲雷鳴,吉普車隊來到營門,第一個跳下車的是林德,他的身後還有其他軍官,蔡志紅上校也在中間。他們都從旋轉樓梯上了「演講平台」。
丁家山戴著一副墨鏡,登上旋轉樓梯,樓梯口站著兩名憲兵看了看這個普普通通電工,沒有阻攔。
丁家山上不慌不忙地走上了演講平台,看見了林德正與蔡上校在交談。他走了過去,用手拍拍林德,請他向台邊站站。
林德跟著站了過來,他一點也沒有認出丁家山。
丁家山先禮後兵的問道::「林德先生,我們和平解決,請你把我的勳章還給我,我們之間的事,等於什麼也沒有發生,不好嗎?」
林德這才看清楚了是丁家山,他吃驚地問:「你……你不想活著回家,為什麼,我們不是說好了,用我的手錶交換嗎?」
丁家山仍然採取說服態度,慢慢地說:「不!你們美國人不了解我們中國軍人,我們的榮譽比死亡價錢高,因此我選擇死亡,也要收回我的勳章。」說著,他掀開胸前的衣襟,露出一枚拔掉鐵栓的手榴彈,鐵綠青青,寒光閃閃。
林德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雖然驚慌,但還是強硬的喊道:「CHINA丁,你在威脅我……」
丁家山伸開雙臂緊緊抱住林德,將手裡握著的一枚手榴彈,緊緊貼靠在林德肚皮上。
丁家山向著演講台下大聲喊道:「戰友們!我只向林德司令要回我的勳章,如若還了,我們之間什麼事也不存在了。如若他堅決不還,我將選擇與他一同死亡,請你們為我作證。」
列隊在台下的戰俘在馬得裡帶頭呼叫下,高呼:「打倒林德、炸死林德!」
台下的憲兵衝上台來,拉開槍栓,對準了丁家山。
這時,一個沒有預料到的情況發生了。76號營地外來了兩輛裝甲車,他們判斷是中國戰俘暴動了,立即打開車上的大口徑機槍,瘋狂的向76號營內掃射。
列隊的戰俘被打散了,有的躲進房去,有的在院內亂跑,只有馬得里領著十幾個戰友,衝上了演講平台。他們帶著繩索,先繳了憲兵的短槍,把林德捆綁在一張椅子上,把手榴彈綁在他的胸前。
林德嗥嗥大叫:「CHINA丁,不要這樣,不要這樣,請你拿掉,請你拿掉,有話好說……不交換可以,可以……」
突然,裝甲車上機槍子彈掃射到演講台上,林德連忙用英語大聲呼叫:「不要開槍!」
美軍機槍手方才停止射擊。
許多美國記者也都湧上講台,目睹了林德十分狼狽的樣子。
林德懊喪地叫他的衛兵湯姆過來,說了句英語。湯姆聽了林德的吩咐,急忙開動吉普車,取回那枚惹事生非的朝鮮大勳章,親手遞給了丁家山。
丁家山舉著大勳章,走到台口,大聲喊道:「謝謝戰友們,林德司令還給我了,我就不妨礙林德司令演說了。」
丁家山走上前去,先摘下林德司令身上手榴彈,又幫林德解開繩索,與林德握手。
後來,丁家山拿著勳章還和林德握手照片,成了美軍戰俘營里一大新聞。
林德突然感到自己掉進了嚴重的災難網裡,不得自拔,但也無力挽回。他從椅子上站起來,悔恨的搖搖頭,向身邊眾人說:「取消講話。」轉身看了丁家山一眼,匆匆的走下旋轉樓梯。眾人都跟隨著他走下演講平台。
台下響起中國戰俘的一片掌聲,表示歡送。
次日,美國報紙報導了這件惡作劇似的醜聞,引起美國國會、政府和軍隊上層極大震動,十多名國會議員聯名抨擊林德,是個貪圖小利而又軟弱無能的將軍,要求把他趕出韓戰戰場。聯軍總司令李奇微當即通告林德:回日本。不久,林德失去將軍頭銜,退出軍界,回到德克薩斯州老家,無聲無息地經營他家的農場。
林德事件之後,蔡志紅上校深感自己判斷有誤,他對丁家山所擁有的朝鮮勳章,一直認為是中共的「典型英雄」宣傳,並非是戰爭中真正的英雄。誰知丁家山懷揣兩顆手榴彈,以粉身碎骨的決心收回了自己的勳章,而且不慌不忙,彬彬有禮,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英雄氣概。
更讓蔡志紅非常吃驚的是,76號營地里的戰俘,他們都歡聲大叫著。中國戰俘有了頭,有了主宰,用中共的話說,戰俘營里有了中共的核心,這核心是在鬥爭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將難以撲滅。
一周之後,戰俘營新上任的司令,是個年輕驃悍的陸軍上校,並非將軍。他名叫喬治哈里,是個處事果斷而又雷厲風行的人。他聽完蔡上校的建議,立刻下令用裝甲車行動,不再研究丁家山是連長還是營長,將丁家山拉出76號營地,送往軍官營地押管,以防止戰俘中的中國共產黨員在戰俘營內建立中共黨支部,滋生反抗暴亂。

裝甲車拉著我在崎嶇不平的公路上,迎著落日向西奔跑。這次丁家山才看清楚了巨濟島的風貌。上次進島是夜間渡海而來,他什麼也沒有看清楚。眼前的公路兩側都是中國戰俘營地,唯有編號不同,所有的大房子,都是一色鋼架、木板、鐵皮做成的,每間大房子能容三、四百人居住,一個營地有五、六幢大房子組成,每個營地都有高大的門樓,樓口有重機槍值班守護,四角還有高台哨兵。四周有三道鐵絲網,每道之間,布滿了地雷,還有掛在鐵絲上的明雷,一碰即響,恐怖森嚴。沿途他略略數了一下,有十幾處這樣營地。
丁家山暗暗地盤算,粗略估算了一下,這片營地可以住下二至三萬人。他在心裡自問:難道我們中國志願軍有這麼多人被俘嗎?究竟有多少人被俘,至今他也不知道。他感到不寒而慄。
丁家山眼前飛馳而過的營地,鐵絲網外側,四處飛盪紙盒和廢棄的食品罐殼,形成了美麗的巨濟島上所特有的風景線。
太陽落在海面上的時候,裝甲車開到了軍官營地的渡口,丁家山放眼向前看去,這是一個伸向大海礁石組成的小島,上面建有四、五幢像76號營地那樣的大房子,四周是層層鐵絲網。他還沒有看到哪裡是進出口時,裝甲車已經咣當咣當馳過了鐵橋,在大房子門廳前停了下來。
美軍憲兵用手指著丁家山,要他下車。
丁家山提著自己的衣服和用具下了車。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迎面見到的竟是蔡志紅。
蔡上校笑嘻嘻的說:「歡迎,歡迎。」
丁家山冷漠以對。他原以為已經擺脫了蔡上校的控制,誰知他的想法太天真了。後來才搞清楚,他從76號營地到軍官營地的變更,一切都操縱在蔡志紅的手中。儘管他心中憤憤不平,沒有好臉色。但是蔡志紅仍然和顏悅色地領著他走進警衛室,幫他認領房間鑰匙。
丁家山借這片刻之機,從窗戶里向大房子看去,這是一幢上下兩層的樓房,左右兩旁都是鴿子籠式的小房間,這與76號營地臭不可聞的大地鋪,有著天壤之別。直到他住進這座現代化囚牢,才享受到「日內瓦戰俘公約」規定的西方物質文明。每個囚房內,有床有被,有桌有紙,還有鉛筆,牆角有蓋的便桶,大小便不要出門。三餐飯,十人一組,分批進食,吃的是自助餐,吃完后的紙盒和罐殼要自己扔進拉圾桶里。早餐,每人一杯牛奶,或一杯飲料,二片麵包和一個雞蛋。中餐和晚餐大體相同,都是兩葷兩素,米飯和麵包,還有稀飯和羅宋湯。奇怪的是,每人每天還分發到十支香煙,抽或不抽一律都發給,決不剋扣。
在整個戰爭中,丁家山沒有吸過一支煙,現在好了,每天都給,不抽白不抽。在窮寂無聊之中,他學會了抽起了香煙。直到後來,他遇上了大清朝王爺家的「格格」愛之光,一位細皮嫩肉的美人,他怕煙污染了她那美麗的身影,才把煙戒掉了,這是后話。
當警衛憲兵取下一把25號門房鑰匙扔在桌上。丁家山厭煩地說:「不要二百五!」
憲兵不懂中國話。
蔡志紅走上前去,溫和的說道:「美國人不懂中國文化,這個數字,我們中國人見了是不開心,那就換一間吧!」蔡志紅幫丁家山換了一間55號囚房。
憲兵打開鐵閘門,領著丁家山走進囚房的走廊,當背後鐵閘門卡嚓一聲關上時,蔡上校高聲向丁家山喊道:「『CHINA丁』,希望你做個好夢!」

次日,全體中國軍官戰俘集合在樓下大廳內。一個班一個班的戰俘入座在一條條長凳子上。這些長鐵凳子,牢牢的釘在水泥地上。
丁家山第一次見到了這二百多名似曾相識的軍官,因為大家都穿著一樣的斑馬服,誰也弄不清對方的軍職高低。他只能從人的年紀上猜測,哪些是紅軍時期的,哪些是抗日時期的,哪些年輕的大都是解放戰爭出來的。許多人的臉色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大家都是戰俘,大家都相對無言。
一個邊門打開了,先走出兩個荷槍憲兵,站在大廳兩角,接著從門內走出蔡上校,他面含笑意,站在桌子一側,說:「各位,本人是研究國際法律,並用了十多年時間,研究了中共黨史。今天要向諸位介紹中共第一次黨代會概況。1921年7月12日,由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先生和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先生共同推舉了十三個人,在上海開會。這個會就是中國歷史上,中共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這十三個人都是中國各地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成員,當時十三個人中沒有毛澤東,為什麼沒有毛澤東呢?」
蔡志紅說到這裡,台下的二百多名戰俘中發出一陣騷動。
丁家山站起來了,大聲地說道:「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代表。這是盡人皆知歷史,蔡先生為何胡謅八扯。」
二百多名戰俘的眼睛,敬佩地看著丁家山。
蔡上校以少見不怪的笑意,搖搖頭,說:「不錯,大會開幕時,毛澤東是正式代表。但是,我講的是開會之前,毛澤東差一點就不是正式代表。當時湖南有兩名代表,其中一名由湖南赴上海途中,在九江被軍閥逮捕入獄,無法到達會場,而另一名湖南代表何叔衡提議,湖南還有一人在上海參加青年會議,他是長沙師範湘江評論報主筆毛潤之。當時陳獨秀和李大釗只提供十三人的名單,他們倆並沒有來到會場。主持『一大』會議的是張國燾,他同意立即通知毛潤之參加大會。這樣,毛澤東參加了會議,當上了正式代表,並在『一大』代表的簽到簿上籤了他自己的大名。這份簽到簿,由原『一大』代表周佛海保管,中日戰爭中,周佛海當了漢奸,他把這份簽到簿和共產國際代表講話,還有張國燾和代表的講話,一起交給了日本人。現在這份中共絕秘文件,至今還保存在日本仙台市圖書館內。當然,我講毛澤東先生差點沒有當上『一大』代表,那麼後來二十多年的軍事生涯中,他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合法性去指揮千軍萬馬,可能就是另一個什麼李澤東、劉澤東來領導中國革命而走向勝利,不是嗎?」
一個戰俘揮著拳頭問道:「你為什麼不講講上海灘上大流氓蔣介石?」
蔡志紅笑容滿面的說:「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會講的,但決不是子虛烏有的宣傳。有一本書說蔣介石不姓蔣,說他是河南農民鄭三發子兒子,因為逃荒來到寧波溪口,他母親懷抱著『拖油瓶』的兒子,跟著一個姓蔣的裁縫,她的兒子,這才姓蔣,名叫介石。還有一本書,說年青蔣介石闖蕩上海灘時,拈花惹草而染了一身的『楊梅大瘡』,爛掉了生殖器,所以跟宋美齡結婚無法生孩子。這些嘔心瀝血的宣傳,真是十分可笑。」
又有一個戰俘喊道:「對!蔣介石就是這樣的壞蛋。」
蔡上校一點也不動怒,仍舊笑嘻嘻的說:「你們崇拜的毛澤東,我也崇拜過。如果真像毛澤東自己所說的那樣,他是『正確路線代表』,我也願意喊他萬歲!恰恰不是這樣,他在對待連續五屆擔任中共總書記的陳獨秀,懷著個人恩怨……」
丁家山未等蔡志紅往下講,立即站起說道:「蔡先生!我必須糾正你的錯誤,你承不承認毛澤東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
丁家山接著又說:「既然他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至於陳獨秀最初出籠那十三個『一大』代表名單,一點也不重要,不存在個人私怨。」
蔡志紅緊跟著說:「不!CHINA丁!這就是我必須講的,為什麼陳獨秀沒有提議毛澤東為『一大』代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陳獨秀不了解毛澤東,毛澤東不喜歡陳獨秀。』我可以坦然的告訴大家,那時,陳獨秀是北大教授,毛澤東是北大圖書管理員,我是北大年輕的學子,他們都是我的老師,都是引導我走上紅色革命道路的導師。同時我也發現,陳獨秀沒有辦法了解毛澤東,他說毛潤之用又快又難懂的湖南話,向我說來說去,我一句也沒有聽懂。我勸他把自己的見解寫成文章,『新青年』可以幫他發表,起碼可以得到比他每月六塊大洋薪水還要多的稿酬收入,可是他沒有寫出來。有人說,他正在與楊昌濟的女兒談戀愛。你看,陳獨秀能提名毛澤東為一大代表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