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珠海航展,看中國陸軍的大縱立體化攻擊能力的進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17 2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這次珠海航展上來看,中國陸軍的大縱立體化攻擊能力,已經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這次珠海航展,我認為有幾件新兵器,是這次航展最大的亮點。

它們是, 直-10的武裝直升機、直-19的武裝直升機、翼龍無人機系統。

直-10為一款完全新式的武裝直升機。據介紹,該機屬於中型武裝直升機。該機的一大特色是隱身性能突出。直-10機身表面採用納米隱身材料,主槳採用5葉低雜訊螺旋槳,尾槳採用剪刀形設計,這些措施都加強了直-10 的隱蔽突擊能力,據該機型號的副總設計介紹說,該機的性能與美國的阿帕奇直升機相差不大。

直-19武裝直升機也是新研製的機型,但它是在直-9直升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其總體性能雖不及直-10,但相對於直-10,直-19則更加輕巧和廉價。該機未來可以和直-10共同構成高低搭配和輕重搭配的武裝直升機火力網。

而翼龍」無人機系統,具備全自主平輪式起降和飛行能力,該機最大起飛重量達1100公斤,最大續航時間為20個小時,可攜帶各種偵察、激光照射/測距、電子對抗設備及小型空地打擊武器,可執行監視、偵查及對地攻擊等任務,也可用於維穩、反恐、邊界巡邏等。

由於這些設備據說已經陸續裝備了中國陸軍,中國陸軍戰鬥力的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中國陸軍的大縱立體化攻擊能力已經有了質的躍升。

當今世界,陸軍真正做到了大縱深立體化作戰能力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陸軍,立體化作戰能力,這主要的硬體要求是陸軍必須配置有大量的陸軍航空兵與先進的偵察系統,而直-10的武裝直升機、直-19的武裝直升機、翼龍是無人機系統的出現,說明了中國已經完成了這種短板的補課。

由於直升機獨具的垂直起降能力與多元化的功能,對現代陸戰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陸戰模式也變得立體化與大縱深化。

中國陸軍裝備了大量武裝直升機后,可利用直升機的靈活性與火力,在氣候或地形的掩護下,將快速反應部隊直接投射至重要戰術地點,從而實現縱深打擊、阻遏對方前進乃至「斬首」敵軍政要員的目的。有了武裝直升機群,中國陸軍可實施隱蔽攻擊、伏擊、輪番攻擊的戰術,這方面美國人非常得心應手,直升機特有的靈活性,對傳統地面作戰力量特別是裝甲部隊威脅極大的。如果沒有自己的武裝直升機戰鬥群,其陸軍的裝甲集群是非常脆弱的,這是因為,對抗敵軍武裝直升機的最佳反制方式正是另一架直升機,所以發展自己的武裝直升機集群,是中國陸軍現代化的必走之路。

陸軍現代化,發展武裝直升機群是繞不過去的,武裝直升機的一些特殊功能也是不可能被炮兵替代的,固定翼飛機代替武裝直升機也是不行的,其一、固定翼屬於空軍編製,不受陸軍節制,陸軍是不會放棄武裝直升機這種高效的武器的;其二、固定翼戰機使用遠不如武裝直升機靈活,而且後勤補給要求高,起降需要大機場,野戰機場起降困難,不能伴隨地面部隊,也不適合打擊裝甲車輛和敵軍工事,在美軍中,阿帕奇與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都是陸軍攻擊的最中堅力量!

武裝直升機可以極大的彌補炮兵機動性不足的短板,炮兵如何在行進間為部隊提供空中掩護?這方面炮兵是完全無解的,但武裝直升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武裝直升機可以伴隨在裝甲部隊上空,隨時敲掉威脅地面部隊的工事和敵軍目標,你火炮可以嗎?等你火炮慢悠悠的展開陣地,等前方觀察點報送坐標后結算諸元,然後把炮彈打出去,黃花菜都涼了,你以為現代戰爭還有固定的目標給你打?裝甲兵機動防禦,撈一把就走,你後方炮兵根本反應不過來,只有武裝直升機可以提供迅速實時的支援。

特別是對付一些隱蔽的散點,武裝直升機的優越性炮兵更無法相比。炮兵根本就不適合打擊零散機動出現的敵軍目標,前方一個敵軍據點,幾個暗堡,難道步兵退回去300米外呼叫炮兵覆蓋?有了武裝直升機,用一發火箭彈就可以解決了,哪個更高效?炮兵是用來覆蓋的,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

1979年,我解放軍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在山崗有許多暗堡炮兵根本就無法清除,都是步兵昌著敵人的機槍子彈用無後坐力炮打掉的,但是,要打掉這些地堡要非常接進敵方地堡才行,解放軍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傷亡,如果有了武裝直升機,這些暗堡也只有當靶子的份兒了。另外,武裝直升機的強項就是山地作戰,炮兵到不了的地方武裝直升機能到,在阿富汗山地作戰美軍火力支援的中堅力量是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可以這樣說,武裝直升機並非是陸軍現代化中可有可無的裝備,而是必須有的裝備。

中國陸軍裝備了,直-10的武裝直升機、直-19的武裝直升機、翼龍是無人機系統后,中國陸軍的大縱立體化攻擊能力的能力必定有了進一步的躍升,中國陸軍的現代化建設又向前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實是可喜可賀!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