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子明:中共十八大人事的三個看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2-11-17 0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政治學者陳子明撰文,認為十八大落幕,人事敲定,有亮點,也有污點,但污點比亮點還多。

(德國之聲中文網)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落幕;15日,七常委集體亮相,經過異常激烈爭奪后的中共十八大人事有三個看點。其中一個是亮點,另外兩個則是污點。

"裸退"是領導人退休制度化的進步

亮點是胡錦濤"裸退",不再繼續擔任中央軍委主席,不再"扶上馬,送一程"了。在江澤民之前,中共歷屆總書記都是被別人搞下去的,例如陳獨秀是被第三國際太上皇下令撤換,向忠發是被政府抓去槍斃,秦邦憲和張聞天是被毛澤東奪了權,後來胡耀邦、趙紫陽則是被鄧小平等黨內元老攆下台。

在中共十六大上,江澤民主動放棄總書記職位,開了一個好頭,但還留了一個尾巴,繼續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兩年。這一次胡錦濤將總書記和軍委主席職位一併放棄,不管他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都是在領導人退休制度化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

"老男人"準則與世界潮流相背

通過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兩次"換代",確立了領導人的"分肥"規則,或者說是"利益均沾","排排坐,吃果果","一個都不能少"。中共十六大人事安排,年齡未過線的政治局委員九人,全部提升為政治局常委,一個都沒落下。根據"七上八下"的年齡限制,中共十七大政治局委員中六十七歲以下的有十人,無法全部安排為"七人制"或"九人制"的政治局常委。

在最近幾個月內出現過N多種常委名單,現在落實下來的一種,貫徹的是"老男人"準則。政治局委員中惟一的女人劉延東和年輕一點的男人李源潮、汪洋被排斥了。在高層人事中排斥女性,與當今世界潮流背道而馳,表現出中共的政治保守性。排斥作風新派,改革色彩較濃,在民眾中口碑較好的人選,反映出有權決定十八大人事的這個小圈子的政治保守性。

真正意義上的政黨,是要講理論、講路線,考慮民意、尊重民意的。只考慮利益均沾,很在意某些人"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那是幫會的規矩而不是政黨的規矩。

胡錦濤贏了立儲權

有些人認為,胡錦濤這次輸得很慘--自己裸退,政治局常委里除了李克強沒有一個"團派",令計劃進不了政治局,陳世炬連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都沒當上。但是他們忽視了一點--胡錦濤贏得了"隔代立儲"權。

鄧小平隔過江澤民立胡錦濤為"王儲",江澤民隔過胡錦濤立習近平為"王儲",這一次胡錦濤得以隔過習近平立胡春華為"王儲"。根據既定的安排,"六〇后"胡春華和孫政才這一次"進局",下一次"入常",中共二十大則成為總書記和總理的接班人。

"隔代立儲"不是一個好制度。如果十年後中共還存在的話,最好的辦法是競選制,包括黨內競選和開放式競選;如果仍然要實行"禪位制度",上一代傳位下一代,也比"隔代立儲"較少保守色彩。

作者簡介:陳子明,1952年生人,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和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民主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曾任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民辦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周報》總經理。多次因參與民主運動系獄。

日期 15.11.201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5: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