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危險:奧巴馬連任立馬翻臉 伊朗開火 中需警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10 1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奧巴馬大選后首訪東南亞 日媒稱展其重返亞太決心

「奧巴馬2.0時代」的外交方向露出苗頭。白宮8日宣布本月17日奧巴馬開始訪問緬甸、柬埔寨和泰國,一名美國總統在贏得選舉后將第一次國際出訪選在東南亞,在美國歷史上幾乎聞所未聞,尤其是這種宣布距離他連任成功不到48小時。



時間11月7日,美國芝加哥麥考米克會展中心,奧巴馬在勝選后攜家人亮相



拜登為勝選狂歡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9日評論稱,奧巴馬亮出了新任期的「外交羅盤」,因為亞洲將決定美國的未來 ;日本共同社稱,奧巴馬以此在展示自己推進「重返亞太」的意志和決心。

幾乎所有國際媒體都認為,奧巴馬這次出訪帶有強烈象徵意義,有與中國在亞洲競爭的地緣政治考量。奧巴馬做出這種選擇正值中美均迎來領導層換屆之時,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這是美中關係的重塑期,而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新領導層的關係被普遍認為將決定今後10年國際政治的走向。

就在8日,奧巴馬簽署連任成功后的第一份文件:制裁伊朗,當天,五角大樓證實伊朗戰機向美國偵察機開火的事件。奧巴馬的強硬是要在外交上發力,以此緩解國內的「財政懸崖」、政治分裂、高失業率等壓力嗎?

釣魚島局勢又危險了:奧巴馬勝選后將對中國動手

近期,中國的十八大、美國的總統選舉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的拙劣表演三大熱點佔據了媒體的主要位置,以至於人們有點淡忘了釣魚島的爭端。殊不知,恰恰是這三大懸念未解才導致了釣魚島的事態暫時緩和。

今天,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已出,奧巴馬勝選連任;中國的十八大近在眼前,中國內部大局已定。在兩大懸念已解的情況先,釣魚島爭端很有可能風雲再起,奧巴馬勝選將給中國保釣帶來巨大的壓力。



如果今天是羅姆尼勝選,那麼,美國的權力過渡期、權力交接期還將延續半年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在任總統不太可能不顧候任總統的意見貿然行事,而候任總統與不會放任在任總統搶自己的風頭或給自己製造麻煩。因此,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一種「維穩」的態度是非常可能的。可惜,今天是奧巴馬勝選,他可以立即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針處理對華關係。

奧巴馬對中國的態度,在競選期間的談話里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中國是對手,按規則來才是夥伴。說白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美國針對釣魚島的軍事部署,也表明了這個態度——3艘航空母艦;4到5艘核潛艇(其中有一艘裝備154枚巡航導彈的「俄亥俄號」核潛艇);日本本島的岩國機場、沖繩的嘉手納機場都進駐了美國F-22A戰鬥機中隊;10月24日,美國在夏威夷進行了大規模的綜合反導演習,可以說是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因此,美國下一步對中國採取高壓態勢的可能性非常大。

按照中國以前的說法,無產者革命最徹底,他們失去的將是枷鎖,得到的將是全世界。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得到美國中下層人士支持的奧巴馬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物,他很可能以一種「混不吝」的態度處理國際事務。從美國幾年來的走勢看,奧巴馬的選擇對於美國來說很正確,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很毒辣。例如:

在歐債危機中有美國的影子,又借歐債危機之際大搞美元的量化寬鬆,中國、歐洲一塊收拾。
與中國搞貿易摩擦,限制中國在美投資,同時,力主製造業重返美國。

從伊拉克撤軍,不但每月節省了40億美元的軍費,還使得伊拉克陷入教派衝突的泥潭。

計劃從阿富汗撤軍,把一個爛攤子甩給中國、巴基斯坦和北約盟國(歐洲的那些國家不傻,幾乎肯定也要開溜)。

在中東、北非各國推動顏色革命,導致MSL兄弟會勢力膨脹;在敘利亞引爆教派戰爭;對以色列關係冷淡。等等這些,不由得使人們對他以前的YSL背景產生聯想。



奧巴馬在其他戰線上收縮,在其他地區製造混亂,目的是針對他認定的「對手」——中國,重返亞洲就是其必然的動作。可以肯定,美國的下一步一定是力挺菲律賓、日本,拉攏越南、緬甸、泰國,等等等等,中國周邊的形勢不容樂觀。

從美國的角度看,奧巴馬是個好總統,深諳「亂了敵人,鍛煉了人民」之道,對於「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首要問題也有清醒認識。對於中國來說,這樣一個人則是一個難纏的角色。

如何應對奧巴馬,我看一是需要有人幫忙,二是需要自己做好。薩達姆叫板美國為中國爭取了十年的和平發展期,本.拉登襲擊美國又為中國爭取了十年的和平發展期,我感覺,真要感謝天佑中華啊!現在環顧四周,似乎找不到那樣的狠角色了,那隻能依靠自己了。比如,在釣魚島問題、中國在美投資問題、美元量化寬鬆問題上,不採取點措施是不行的。

既然奧巴馬認定了中國為對手,中國要麼順從美國制定的規則,要麼比奧巴馬還要黑,沒有其他的選擇。

【擴展閱讀】

奧巴馬連任美國戰略東移可能加速

美國無論誰當總統其實都差不多,但奧巴馬的上台,中國其實非常討嫌,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戰略東移政策。所謂戰略東移政策,其實質就是美國強化與東盟各國的關係,調整在亞太的軍事部署,插手亞太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糾紛。

在中國周邊攪混水,尤其是奧巴馬光臨東亞峰會等等一系列舉動,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亞太事務的主導權。然而,主導權的意志惟有通過某種機構更易於體現和通行,而亞洲缺少的就是其主導的區域性組織,因此美急於將「北約版」組織移植亞洲地區。

重返東亞說穿了就是為了破壞地區穩定,奧巴馬的戰略東移包括大力加強前幾任總統的努力。華盛頓擴展了與日本的聯合海軍演習,為保衛爭議島嶼做好準備;達成對菲律賓軍售的新協議;最近又於2012年4月同意將美國海軍派往澳大利亞。奧巴馬政府還恢復了與印尼、紐西蘭的防禦合作。這些縝密的政策已使美國盟友確信華盛頓維護地區穩定的決心。

中國對此非常頭痛,主要的原因是,他嚴重破壞了中國多年來與東盟國家精心培植的經濟、政治合作的環境,美國竭盡所能煽動能煽動的所有國家跟中國作對,目的是能促成亞洲各國的內亂,惡化中國周邊的安全壞境,讓中國政府分心,無精力一心一意謀發展,用如此下作手段遏制住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發展。

從此手段來看,奧巴馬確實是一個玩陰謀詭計的高手。

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詭計不足為慮,主要的原因,這是一種損人又不利已的政策,此能長呼?

一、東南亞這些國家雖然在南海主權爭議上要依仗美國的軍事勢力對抗中國,但長期與中國緊張對抗這些小國根本吃不消,惡化中國周邊的安全壞境,對中國有害,對東盟各國危害更大,亞洲各國的內亂,對中國有害,但對東盟各國危害更大,其危險性顯而易見,這種損人又不利已的政策,此能長呼?

二、美國軍事可以重返亞太,但經濟力量卻無法重返,東盟各國出口的主要產成品是農產品與礦產品等原材料,中國人口十三億、美國人口三億,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誰大一目了然,而礦產品等原材料需求最大的市場是在製造業的中、低端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而美國如今唯一保留的恐怕只有高端製造業,已經無法消化大量的礦產品等原材料。

並且,我們還要看到,中國離東盟大多數國家的距離也就兩三千公里,而美國離各東盟國家的距離達兩萬公里,其運輸費太過高昴,而且運輸的時間太過長久,東盟各國農產品運到美國市場去賣,那必是虧本的生意。美國的這種損人又不利已的政策,此能長呼?

三、對東盟這些國家來說,中國是近鄰,而美國是遠鄰,常言說,遠親都不及近鄰,而美國對他們來說並非遠親,與中國敵對的長期後果遠比與美國長期敵對後果嚴重,美國的這種損人又不利已的政策,此能長呼?

四、中國走的是向上的上坡路,而美國走的是向下的下坡路,中國的國力隨時間的推移會不斷上升,而美國的國力會隨時間的推移不斷的下降,亞太的主導權最後會在中美那個國家手中,其實東盟國家都看得清楚,美國的這種損人又不利已的政策,此能長呼?

我們要看清楚這個問題的本質,美國的「戰略東移」是有服務對象的,那就是為阿富汗戰爭事實上的失敗遮醜,贏不了阿富汗,談何圍困中國?美國現在不具備這個「戰略東移」的經濟實力和戰爭意志,只得使用這種虛張聲勢的巧實力。

是的他能一時的騙騙菲日這種國家,但到現在菲日也是心知肚明了,只是礙於國內民族主義的狂熱,騎虎難下。美國這種戰略是持續不下去的,奧巴馬後期應該會改變策略,但遏制中國之心是不會變的,鬥法會繼續。

奧巴馬口才了得,會玩陰謀詭計,但他也有非常要命的弱點,那就是不懂經濟學,看一看這四年來他的經濟治國水平,這知道是什麼貨色,他只會節流,不知開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奧其實遠不如羅,因為,世界的國家霸權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任何厲害陰謀詭計與任何軍事布置,短期內有效,但長期是不行的,長期性有效的是經濟實力,詭計最終都不及經濟實力,長期競爭,是耐力的比賽,比是最終其實是財力,因為財力可以轉化為任何力量,蘇聯倒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奧巴馬被國人最大的詬病是對華軍事圍堵,從返亞太,但是,美國的每屆總統都會這樣做的,柯林頓當年還把航母艦隊開入台灣海峽呢!中國對日開戰,中國統一台灣,無論那個美國人當總統他都會出兵干涉,我們不要對羅有什麼期望才對。

奧巴馬不懂經濟學,他重返亞太,最多只是軍事重返,而且對華經濟戰中取不了上風,因此,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奧巴馬當選,對中國的崛起從長遠的角度其實更有利。中國不要怕美國的戰略圍堵,只要不爆發大規模戰爭,這種圍堵,只會耗盡美國的財力,長遠角度來說,在中國家門口圍堵中國,根本上就是戰略上的錯誤!

中國只須腳踏實地面對美國的搞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增強自己的國防力量,不理不採,專心發展,只須不到十年,奧巴馬的所有布置,都會灰飛煙滅!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9 05: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