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對中美育兒的細節十不同!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2-11-10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化背景是一個很玄的概念,說不出來,卻體會至深。每一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而這些歷史中演變的過程會帶出來一個文化背景。實則上,文化背景真的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鴻溝,類似於我們這類涉外婚姻,也只能淡化這些文化背景的不同,夫妻相處本就有分歧,不是嗎?

    我是個很喜歡交際之人,朋友頗多。我的朋友不論國籍,不論男女,不論年齡,找老公要挑三揀四一番,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就可。因為洋老公的原因,我結識最多的還是美國家庭。幾乎我們的朋友都是拖家帶口之人,單身的遇到我們這些已婚的也都會慢慢的疏遠。唉,嘆吧!算吧!

    幼兒教育我是在美國讀的,我幾乎可以說我的育兒理念是偏美式。因為我覺得美式的育兒方法,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快樂。而我也認為一個人若是能生活的快樂就是最大的成功。沒有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思想走神,簡單的快樂是一種幸福,可惜這種快樂卻是一種極高的境界。

   雖然說我的育兒方式以及理念都偏沒事,但是同時,從小受到的中國文化熏陶的我也很難改變一些已經成形的思考模式。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中西方文化都能適應的人,但是人總是矛盾,我也不得不質疑我自己,因為有一些文化導致的育兒方式確實值得我好好的想想。

   把我看到的育兒不同點寫出來,讓大家也想想吧!

    1,美國人的講故事方式生動有趣,帶唱歌帶表演,能激發出孩子對故事的熱情,也激發了孩子好玩的心態,不適合睡前故事。中國人講故事比較斯文,和美國人剛好相反,很適合晚上臨睡前安安靜靜的講故事。但是故事的生動性就少了一點。緣於美國人比較外放,中國人比較內斂。

    2,美國人喜歡把孩子當朋友,尊卑感黯淡,容易獲得孩子的喜歡。中國人以前就喜歡把自己的父母地位突出,凡事都讓孩子聽自己的。現在有些父母就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傭人,什麼都伺候著。我固然不喜歡和孩子完全做朋友的觀念,更不喜歡溺愛孩子的養育方式。我覺得,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父母,但是我們也可以讓他們覺得我們也是朋友。

    3,美國人吃飯,必定是自己先吃飽了,再管孩子。中國人吃飯,寧可自己餓著,也要先讓孩子吃飽。用美國人的話說,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孩子。但中國媽媽會說,別餓著了孩子,我自己沒關係。

    4,美國人把孩子當大人看,中國人把孩子當孩子看。

    5,美國人喜歡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主,中國人喜歡為孩子的事情做主。美國人認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應該自己來決定的,父母只能給意見。中國的父母卻覺得父母的都是經驗之談,說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應該聽父母的。
   
    6,孩子摔倒了,美國人對孩子說,加油,你可以自己站起來。中國人卻是走過去趕緊抱起來,心疼地說,怎麼會摔倒的?

    7,美國人看到孩子自己吃飯,米飯掉了一地,會笑著鼓勵他繼續自己吃飯,對掉下的米飯視而不見。中國人看到同樣的情景,會先看到掉下的米飯,怎麼吃飯的?還是我喂你算了。

    8,美國人喜歡讓孩子玩,注重運動方面的教育。中國人喜歡讓孩子學習,注重書本上的教育。

    9,美國人認為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中國人認為孩子讀書是家庭的事情,一人讀書,全家跟著累。

    10,美國人讓孩子出生就自己睡覺,中國人陪著孩子睡覺到孩子願意獨立睡覺。

     以上所說不過是我感受到的不同,不包括所有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這裡只是以大多數人的理念來寫。沒有對與錯,教育理念都是個人的事情;沒有好與壞,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國情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如此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