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莫把美國的休整當成衰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10 0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11-09

作者  楊鴻璽

  回顧1993年到2000年柯林頓執政八年,那是美國奉行類似於英國初創的「第三條道路」思想。美國經濟被柯林頓總統班底打造得頗為健康發達,金融體系比較完善,社會建設健全。到2001年1月柯林頓卸任之時,他為小布希政府留下了幾百億美元的財政盈餘,消滅了長期以來的財政赤字,創造了總統卸任留下財政黑字盈餘的歷史記錄,引起美國社會和世界的讚歎,柯林頓因此而躋身美國立國以來偉大總統的行列。萊溫斯基風花雪月事件似乎只是可愛的調料,因為美國人也知道瑕不掩瑜。

  有人說柯林頓執政趕上了冷戰結束之後的好時代,美國不必再為與蘇聯的競爭而耗費財力物力,柯林頓享受到了冷戰紅利,撿了大便宜。這的確是一個有利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歷屆美國政府和總統中,不乏有人因客觀條件限制而難以施展作為,也不乏有人因客觀條件有利而大展宏圖。但從主觀看,總統個人的才幹和素質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人們不能否認華盛頓、林肯、羅斯福、里根等著名總統的個人功績和建樹。對於柯林頓而言,也是如此。柯林頓本人對建設發展冷戰後10年的美國功不可沒。在那個十年,鮮有人說起美國衰落,談論這個話題會被視為不可思議和匪夷所思。

  但進入21世紀的新十年,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外政策出現嚴重偏差。在新保守主義鼓動下咄咄逼人,布希政府在巴以問題上立場出乎尋常的不公正,惹惱了以本。拉登為首的伊斯蘭極端勢力。這成為他們對美國發動「9.11」恐怖襲擊的主要理由和導火索。之後,美國陷入了10年的反恐戰爭和苦難,主要戰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展開,葉門、約旦、蘇丹、北非地區馬格里卜國家以及南亞、中亞地區都是反恐的輔助戰場。但是,這種大炮打蚊子式的反恐地毯戰爭耗資巨大、不可持續,令美國身心疲憊。

  雖然美國最終初步遏制了恐怖勢力並於2011年打死了恐怖頭子拉登,但仔細算來實乃得不償失。美國在財力、物力、兵員等方面的損失太大,軟實力飽受損害。小布希卸任之後,美國遭遇了越戰以來的第二次戰略困境,美國的戰略運籌能力飽受掣肘。面對新興大國的發展壯大,美國焦躁不安,但是一時顯得頗為無奈。從2008年至今,美國衰落的論調不絕於耳,加之當年底發端於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全世界人們都津津樂道美國正在遭遇不可避免的衰落,並以保羅。肯尼迪的時髦書名《大國的興衰》來形容美國衰落的必然和鐵律。

  雖然奧巴馬執政4年來表現還算不錯,初步扭轉了美國的對外戰略頹勢,在國內半效仿凱恩斯思想治理經濟、金融與社會,推動美國經濟和金融發展逐步回到正軌,並出現復甦跡象。美國人民的生活和社會風貌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大危機時代的表象與徵兆,相反依然充滿生機與活力。地大物博、高度發達、物產豐厚、坐擁美元財富工具游刃於世界的美國,依然很容易地哺育著她的國民。儘管如此,許多人們一時依然無法改變認為美國已經走上衰落軌道的戰略判斷。

  實際上,比較客觀的看法是,美國因為10年的折騰而顯得疲憊,遭遇了戰略運籌困境,也浪費了不少力量,國民信心遭受打擊。但這些軌跡和處境都是相對和暫時的。從美國內外許多人士的分析看,支撐美國強大綜合實力的關鍵要素並沒有消失。同時,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發展勢頭強勁,美國感到了焦急和不安,表現出過強的憂患意識和自我激勵。這些態勢相對減弱了美國的影響力,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必然衰落。因此,美國遭遇的困境至多可以說是相對的疲憊,需要一段時間休整以恢復元氣。對這一點,必須保持足夠的清醒,以免引起長遠的戰略性誤判。

  對「美國衰落」的判斷,奧巴馬、約瑟夫。奈、羅伯特。卡根等不少政要和學者都不認同。奧巴馬針對美國衰落論,反駁稱任何談論美國正在衰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新保守派思想家羅伯特。卡根最近出版了新書《美國創造的世界》,野心勃勃地描述了美國的實力、綜合素質和美好前景。儘管該書有激勵美國人民的主觀成分,但其綜合分析和論證依據仍不失客觀理性。他非常明確地指出,「經濟增長與國際影響力之間並非簡單地相關」,美國經濟和社會問題必須儘快解決,但美國並不是真的衰落,美國按照自然規律而真正衰落的時刻遠未到來。卡根認為,暫時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美國人真的失去信心,真正相信美國已經或即將衰落,進而從全球收縮,放棄美國的世界責任。

  與卡根一樣對美國綜合實力以及強大影響力信心滿滿的,還有美國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他不久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一一批駁了所謂證明「美國衰落」的主要說法和論據。他認為,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中國的2倍,國民財富更是遠超中國。從軍費開支、軍事實力及投放能力看,美國更是無可匹敵。只有美國有能力在全球各個地區投放軍力,美國在世界3/4以上的國家派有駐軍,每年國防開支超過其身後17國的總和。美軍維護了戰略航道與戰略海峽暢通無阻,支撐了全球貿易霸主地位。與此同時,作為軟實力的重要內容,美國對全球不發達地區的援助也不斷改善著美國形象。風靡世界的美國影視文化更是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不請自來。

  布雷默不無驕傲地指出,美國的政治、經濟、金融、社會體制暴露出不少運作弊端,但其優勢依然明顯,自由、靈活、充滿活力並富有效率。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經濟不確定性似乎更加強化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元債券仍是世界許多國家的投資青睞對象。美國的高素質人才儲備和吸引力全球無敵,2011年美國大學錄取了72.5萬名優秀的外國學生,創造了歷史記錄,很難想象一個衰落的國家會有如此吸引力。美國是世界科技發展的大腦和心臟地帶,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創造力。比如,美國創新性地利用非常規油氣資源在過去十年裡極大地改變了遊戲規則,美國能源公司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的農業基礎也異常雄厚,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出口國。美國人口有望到2050年時增加1億多,勞動力增長40%。歐洲同期人口屆時將減少1億多,而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已開始減少。上述種種,值得人們客觀、理性地思考,而不要人云亦云、跟風炒作。

  有人說中國將趕超美國,許多經濟生產指標已經超過美國。的確,中國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但3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更多是量的積累,在許多領域難以達到質的飛躍,中國在經濟、科技、金融、規則等方面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端依賴並未減弱,一些方面反而亦步亦趨,許多成就的人均指標顯得孱弱無力,在世界100位之後。還要承受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空氣污染、健康損害等巨大的發展代價。與美國在世界上所發揮的領導作用相比,中國在許多領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依然有限,在許多外交戰略問題上自顧不暇、低調行事,更遑論主動出擊捍衛領土領海主權,以及在世界範圍內自如取用和配置資源。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要最終取得成功,尚需巨大努力。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