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眼中奧巴馬太厲害,別把他看的太簡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8 1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郎咸平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仍在進行中,但截止今天中午本文寫作時,奧巴馬已獲得了290張選舉人票,大幅度領先於對手羅姆尼。由於只要達到270張選舉人票就可勝選,奧巴馬已鐵定連任。

  他出生的時候,還沒有憲法投票權;他父母結婚的時候,憲法還沒有授予黑人和白人結婚的權利可是,這個擁有黑色皮膚、流淌著非裔血液的平民小子只用短短7年從政史,便被推舉到了美國政壇的巔峰。他所高舉的旗號——改變,已成為他的標誌。


奧巴馬勝選


奧巴馬勝選

  奧巴馬,這位在改變中勝出,成為221年來首位黑人總統的美國新領袖將如何改變美國呢?美國大選進行得如火如荼,已經到了大幕將開的最後時刻,作為在任總統,正在為連任鼓與呼的奧巴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對他了解又有多少?這位過去四年地球上最有權勢的男人還會在未來繼續叱吒風雲嗎?請看郎咸平在他的《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中怎麼說。

  2012年美國大選,這已經不是奧巴馬,這位充滿傳奇的美國總統在歷史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其實奧巴馬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人,是我們把他看得太簡單了。我們真的讀懂他了嗎?真的了解他嗎?如果他沒有當選總統的話,你知道他最適合做什麼工作嗎?競選之路如何遭遇坎坷?他曾經遭到一個最大的挫敗。美國執政黨背後玄機重重。在民主黨時代從4萬變成20萬,到了共和黨時代,從20萬變成10萬。歷史輪迴,美國面臨變局。上萬億美元的赤字,又靠同樣一批人挽救局面。

  一、傳奇的黑人總統

  時至今日,傳奇的黑人美國總統奧巴馬依然吸引著全球的目光。不過,我們很多人對於奧巴馬的關注,更多的可能是由於他的膚色。其實奧巴馬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人,我們把他看得太簡單了。

       舉個例子,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到,在2008年大選的時候,奧巴馬從競選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他當選總統贏得歡呼的那一天為止,我始終沒有看到他笑過,也沒有看到他哭過。也就是說他喜怒不形於色,個性非常穩定。不過就在幾天前,奧巴馬在艾奧瓦州進行最後競選活動時居然淚灑現場。2012大選的鏖戰之艱,可見一斑。當他受到別人攻擊的時候,包括別人攻擊他的牧師時,他的那種反應簡直讓我感到震驚。像他這種冷酷的性格,如果他沒有當選總統的話,你知道他最適合做什麼工作?他做基金經理是最合適的。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芝加哥,在奧巴馬選舉夜慶祝現場,支持者得知奧巴馬成功連任消息后歡呼慶祝。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芝加哥,在奧巴馬選舉夜慶祝現場,支持者得知奧巴馬成功連任消息后歡呼慶祝。

  奧巴馬不僅冷酷,而且還很幽默。上次他去美國南達科他州參觀總統山,那裡有四個美國總統的雕像,記者問他,你想不想當第五個雕像?他想了半天說,不行,我的耳朵太大,可能掛不住。奧巴馬競選過程中曾經遭到一個最大的挫折,他的一個黑人牧師曾經發表過一些對其競選不利的偏激言論。

      這個牧師跟奧巴馬關係非常好,奧巴馬的兩個女兒信基督教的時候,也是這個牧師替她們洗禮的。可是這個牧師非常痛恨美國白人,他說非洲的艾滋病是美國人帶去的,還說「911」事件是上帝對美國的詛咒,等等。等到奧巴馬出來競選總統的時候,就被對手抓住把柄,把這些事情宣布出來。奧巴馬的好朋友是這種人,一個痛恨美國的人,怎麼能讓他當選呢?那麼,奧巴馬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

  二、奧巴馬的標誌:改變


  奧巴馬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這個人太厲害了,從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我們可以想象,他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總統。如果換做我們一般人的話,可能會說,我錯了,我道歉,對不起,那個牧師我本來就討厭他,我不理他了,不跟他玩了。可能就是這樣,向全美國老百姓道歉,痛罵牧師一頓,跟他斷絕關係,劃清界限。全世界都認為他會開記者會道歉,結果不是這樣。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芝加哥,在奧巴馬選舉夜慶祝現場,支持者得知奧巴馬成功連任消息后歡呼慶祝。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大選,奧巴馬獲勝,連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當選后第一時間更新twitter,發布了和夫人米歇爾擁抱在一起的照片。

  賴特問題是奧巴馬競選之路上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這位66歲的黑人牧師曾引領奧巴馬成為基督教徒,成為奧巴馬22年的精神導師,他為奧巴馬主持婚禮並為其兩位女兒進行了洗禮,但也是這位牧師,公然發表對奧巴馬競選不利的種種激烈言辭,陷奧巴馬於窘境之中。是割袍斷義,還是不離不棄,對於奧巴馬來說,都是很難做出的選擇,因為無論怎樣選擇,影響都可能是負面的。那麼,奧巴馬怎麼處理賴特問題呢?

  2008年3月18日,奧巴馬在費城發表演講「一個更完美的聯邦」,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我不能跟那個黑人牧師斷絕關係。此話一出,全場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期待他罵人,結果他沒罵。他說,正如同我不能夠斷絕我和我的白人外祖母的關係是一樣的,我從小父母離異,爸爸是黑人,媽媽是白人,我的外祖母從小把我帶大,她是一個白人,她將一生的愛都傾注在我身上。

  可是我的外祖母也告訴過我,她最害怕上街的時候有黑人從她旁邊走過,她怕黑人搶她,我的外祖母也常常告訴我她有多痛恨黑人。因此,我要接受我的外祖母,就要接受我的牧師,因為那就是美國的一部分,是我不可能脫離的。但是這個牧師犯了一個錯誤,不是他偏激的種族言論,這不是他最大的錯誤,他最大的錯誤是他忘了美國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國家,美國是一個會改變的國家。而「改變」這個詞就是他競選的綱要。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大選,奧巴馬獲勝,連任美國總統。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大選,奧巴馬獲勝,連任美國總統。

  就在5日,在艾奧瓦的得梅因,奧巴馬2012大選之旅的最後一場演講。奧巴馬在演講中稱:「我又再次返回艾奧瓦州求得你們的支持。我回到這裡,是希望你們幫助我們完成最初的夢想,因為這裡是我們變革行動的發源地。」當他回憶起那些曾幫助他競選的人們時,奧巴馬泣不成聲。奧巴馬一再強調的「變革」「改變」是他一以貫之的執政綱領。

  奧巴馬的演講獲得了全世界的讚賞,大家甚至認為「一個更完美的聯邦」跟林肯的就職宣言同樣偉大。這篇宣言完全征服了美國人的心,而且他最後說他的牧師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理解他的競選綱領。他的競選口號就是「改變」,由於他的牧師不懂得他的口號,因此把美國看成一個停滯不前的美國。黑白對立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不可能脫離,因為這就是美國,但是我的理想就是改變,我的牧師和我的外祖母的抱怨和批評都會在我的統領之下有所改變。奧巴馬太聰明了。

  他的演講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講到一位亞特蘭大的女性選民,庫伯女士,她已經106\'歲了,是一位黑人女性。在美國黑人是很受歧視的,女人更受歧視,女人受歧視的程度甚至比黑人還要嚴重。美國是1870年允許黑人投票的,到1920年之後才允許婦女投票。所以在美國當黑人婦女是很倒霉的事。但是奧巴馬在演講中說,你看,106歲的黑人婦女走到今天,終於投下神聖的一票,在今天這一刻把過去對女人、對黑人的歧視完全改變了,所以我才能當總統。而且他說,雖然我只獲得了52%的選票,還有48%的選民沒有選我,可是我就是你們的總統,雖然你沒有選我。霸氣十足!

  郎咸平:我眼中的奧巴馬太厲害了

  據媒體報道,奧巴馬近日訪問澳大利亞,並宣布將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建立軍事基地。奧巴馬一方面宣布美國將加強在亞太的存在,同時又發出一個信號,表示美國將尋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那麼,奧巴馬對中國的態度究竟如何?我在《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這本書中就專門做了分析。

  過去,在小布希總統時代,美國只承認非黑即白,也就是——不是敵人就是朋友,這就是單邊主義。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少數承認灰色地帶的總統,他放棄了單邊主義。但是就算放棄了單邊主義,奧巴馬所領導的美國也絕不可能改變對中國的敵視。


  圖為10月25日,奧巴馬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一個投票站展示投票回執的資料照片。奧巴馬當日下午在芝加哥提前投票,成為首位採取這種投票方式的美國現任總統,以此鼓勵支持者的投票熱情。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大選,奧巴馬獲勝,連任美國總統。

  我們對奧巴馬千萬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我認為奧巴馬會以非常靈活的外交辭令,以圓滑的手段、技巧的方式,不痛不癢地對付我們,避重就輕地給足我們中國面子,而他們則取得所有的「裡子」。實際上,奧巴馬一直在用匯率大戰、貿易大戰、以及成本大戰來對付中國。

  要了解美國,就先要了解奧巴馬。其實奧巴馬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人,我們把他看得太簡單了。舉個例子,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到,奧巴馬從競選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他當選總統贏得歡呼的那一天為止,我始終沒有看到他笑過,也沒有看到他哭過。也就是說他喜怒不形於色,個性非常穩定。當他受到別人攻擊的時候,包括別人攻擊他的牧師時,他的那種反應簡直讓我感到震驚。像他這種冷酷的性格,如果他沒有當選總統的話,你知道他最適合做什麼工作?他做基金經理是最合適的。

  賴特問題是奧巴馬競選之路上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這位66歲的黑人牧師曾引領奧巴馬成為基督教徒,成為奧巴馬22年的精神導師,他為奧巴馬主持婚禮並為其兩位女兒進行了洗禮。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8 15:21 | 只看該作者
  但也是這位牧師,非常痛恨美國白人,他說非洲的艾滋病是美國人帶去的,還說「9?11」事件是上帝對美國的詛咒,等等。等到奧巴馬出來競選總統的時候,就被對手抓住把柄,把這些事情宣布出來。奧巴馬的好朋友是這種人,一個痛恨美國的人,怎麼能讓他當選呢?那麼,奧巴馬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

  奧巴馬太厲害了,從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我們可以想象,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總統。如果換做我們一般人的話,可能會說,我錯了,我道歉,對不起,那個牧師我本來就討厭他,我不理他了,不跟他玩了。可能就是這樣,向全美國老百姓道歉,痛罵牧師一頓,跟他斷絕關係,劃清界限。全世界都認為他會開記者會道歉,結果不是這樣。


  2009年1月21日,奧巴馬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第二天,奧巴馬夫婦在舞會上接吻。(資料圖)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波士頓會展中心,羅姆尼「選舉之夜」活動中的支持者。

  2008年3月18日,奧巴馬在費城發表演講「一個更完美的聯邦」,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我不能跟那個黑人牧師斷絕關係。此話一出,全場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期待他罵人,結果他沒罵。他說,正如同我不能夠斷絕我和我的白人外祖母的關係是一樣的,我從小父母離異,爸爸是黑人,媽媽是白人,我的外祖母從小把我帶大,她是一個白人,她將一生的愛都傾注在我身上。可是我的外祖母也告訴過我,她最害怕上街的時候有黑人從她旁邊走過,她怕黑人搶她,我的外祖母也常常告訴我她有多痛恨黑人。

  因此,我要接受我的外祖母,就要接受我的牧師,因為那就是美國的一部分,是我不可能脫離的。但是這個牧師犯了一個錯誤,不是他偏激的種族言論,這不是他最大的錯誤,他最大的錯誤是他忘了美國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國家,美國是一個會改變的國家。而「改變」這個詞就是他競選的綱要。

  奧巴馬的演講獲得了全世界的讚賞,大家甚至認為「一個更完美的聯邦」跟林肯的就職宣言同樣偉大。這篇宣言完全征服了美國人的心,而且他最後說他的牧師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理解他的競選綱領。他的競選口號就是「改變」,由於他的牧師不懂得他的口號,因此把美國看成一個停滯不前的美國。黑白對立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不可能脫離,因為這就是美國,但是我的理想就是改變,我的牧師和我的外祖母的抱怨和批評都會在我的統領之下有所改變。奧巴馬太聰明了。

  他的演講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講到一位亞特蘭大的女性選民,庫伯女士,她已經106歲了,是一位黑人女性。在美國黑人是很受歧視的,女人更受歧視,女人受歧視的程度甚至比黑人還要嚴重。美國是1870年允許黑人投票的,到1920年之後才允許婦女投票。所以在美國當黑人婦女是很倒霉的事。但是奧巴馬在演講中說,你看,106歲的黑人婦女走到今天,終於投下神聖的一票,在今天這一刻把過去對女人、對黑人的歧視完全改變了,所以我才能當總統。而且他說,雖然我只獲得了52%的選票,還有48%的選民沒有選我,可是我就是你們的總統,雖然你沒有選我。霸氣十足!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芝加哥麥考米克會展中心,奧巴馬「選舉之夜」活動中,支持者歡呼慶祝。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6日,美國芝加哥麥考米克會展中心,奧巴馬「選舉之夜」活動中,支持者歡呼慶祝。

  雄辯、霸氣、才華橫溢,奧巴馬在美國掀起的「奧巴馬旋風」,很快便吹向全球各個角落。那麼,全球超級大國形象的美國再加上這樣一位強勢形象的總統,對於世界局勢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奧巴馬一直宣稱的保護美國經濟,對於中國又意味著什麼呢?

  共和黨過去的意識形態就是非黑即白,也就是說你不是美國的朋友就是美國的敵人,你不幫我,就是我的敵人,這也就是所謂的美國單邊主義。但是奧巴馬打破了過去非黑即白的傳統,轉而承認灰色地帶。所以他會用最大的彈性來處理灰色地帶,而不像過去一樣。當他承認有灰色地帶的時候,他就打破了美國單邊主義的傳統,轉而提出「巧實力」,也就是用更為「巧(妙)」(也就是彈性)的方式處理國際關係,但是美國的「實力」仍然是不可挑戰的。至於他的「巧實力」的態度是否對中國有利,那就不一定了,不過我覺得他應該只會在表面上給我們面子,這就是「巧」的實際意義。但是為了維護民主黨的民意基礎,維護美國的實力,他絕不可能改變美國對付中國的傳統國策。

  奧巴馬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非常關注。他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了,所以中國商品大量出口到美國,造成美國工人的失業。民主黨對於失業問題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藍領工人,因為他們這個黨基本上都是藍領階級的代表。雖然美國長期對付中國的決心是不會改變的,但是我相信奧巴馬會像柯林頓總統時代一樣,手段非常圓滑,非常有技巧地跟中國周旋。由於我們中國就是個要面子不要裡子的民族,所以我認為奧巴馬錶面上會給足我們面子,而他們則盡量取得裡子的實惠。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