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大學招生潛規則:「拍馬屁」也管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2-11-8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1月07日20:08 南方都市報

  

  一些已經被中國學子「拋棄」的東西反而是美國考[微博]官看重的品質。

  南方都市報報道 「留學[微博]」越來越普及的當下時代,卻也成了誤區泛濫的年代。許多對外國名校「趨之若鶩」的學子,常常將許多未經證實的傳言奉若聖經,他們往往不知道,即使是在美國這樣招考程序嚴密的國度,同樣存在許多「潛規則」,而這些「潛規則」往往是和我們所熟知的留學常識相悖的。

  這些「潛規則」遍及面試、報考、申請文書寫作、就業招聘、學業強度、人際相處等多個方面。11月初,美國鼎世留學機構在深圳舉辦了一台「美國名校申請"潛規則"宣講會,即是對當下赴美准留學生的實用指南。對「留學潛規則」的識別和認知,也是從另一個層面揭示了中西教育文化的共性和特色。

  學業「潛規則」

  美國學業拼起命來比中國更狠

  在美國,是不是只要當好一個社交達人、玩樂達人便可成為學校里的精英分子?是不是所有的美國高校都有很大比例的「玩樂」成分?過去流行於世的輿論和傳言中,美國高校往往跟「玩玩玩」畫等號,這是對美國學業環境的誤解。

  很多准留學生們所不知道的是,在美國,查資料、自學、討論、開卷考試、社會調查等「課業」的強度和壓力,遠遠高於中國學生的「死記硬背」,在美國鼎世留學負責人、留學專家丁鼎看來,「美國高中生平均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的數據,絕不是憑空捏造,無論大學還是高中,美國的學業強度,遠比中國高。」

  深圳旭飛出入境諮詢留學主管張聃也表達了近似的意見:「北美的中高等院校學習壓力非常大,想要從中學升學或者從大學畢業絕非易事。好萊塢的電影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在北美校園生活里,學生整天無所事事。恰恰相反的是,學生為了完成學業會在各方面都花大量的時間心血去做研究。美國的教育體制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會允許學生髮揮各種想象,積極去思考和創新。但是付諸實踐的時候,不論是論文、演講或者實驗,學生必須嚴謹地去搜集數據和歷史材料來驗證觀點。學生因此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做問卷調查、上網或圖書館查閱資料。」

  學位授予「潛規則」

  美國名校淘汰率很高

  很多留學生喜歡一味追逐名校,殊不知名校的學位授予也是有「潛規則」的。這個「潛規則」就是名校的「淘汰指標」,據美國鼎世留學機構的調研,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等重點學科為例,淘汰率幾近30%,這也是畢業生高質量的保障。美國名校畢業生的光環是有巨大風險的。

  琥珀教育美國部資深顧問趙明月透露,美國名校的「淘汰」依據、量化標準也「名目眾多」涉及科目分數、課外活動、社交活躍度、演講能力、專業素養、論文水平等多個指標,而評核這些指標的方式也不是簡單的「應試」,而是通過多種直接或間接的考評手段,比如同學的口碑印象也能成為綜合分波動的要素。這是在我們所熟知的「寬進嚴出」、「嚴進寬出」之外,又新催生的一種「嚴進易出」模式,它是對準留學生們的告誡在美國,進了名校決不等於順利畢業。

  申請文書寫作「潛規則」

  不要再有「孤兒院、慈善」之類的字眼

  近幾年來,幾乎所有的學生的申請檔案中,都有參加過孤兒院愛心慈善活動,致使美國的招生官覺得似乎在「作秀」。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許多留學中介所提供的「申請文書」寫作服務,實際上都是按照固定、雷同的模本在操作,這些模本上高頻出現的字眼,恐怕已經成為了美國招生官員心目中的「禁忌字眼」。

  「禁忌字眼」的範圍還有擴大的趨勢據美國某招生官員透露,「有一年,申請耶魯大學的北京某中學的21名學生中,有19個年級排名第一。還有,申請哈佛大學的北京某中學,一個班中有六個學生會主席。那麼,年級排名和學生會主席會是"禁忌"字眼嗎?不得而知,但是,這些學生沒被耶魯和哈佛錄取的確是真的。」而南都記者了解到,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數據,2011年,90%的中國學生的申請材料中,有不真實數據,這,已經成為美國大學防備、排斥中國學子的一大緣由。

  「美國的中學或者大學學校申請,其實貴在真實。很多中介公司拿著一套成功模本去套在很多申請人身上。很多學校收到這樣的模本太多,就算學生本身優秀,都不予以錄取。對於條件不夠的申請人,切勿過分包裝。過去就出現過學生到了學校報到測試,發現英語成績被修改過,立即予以開除的例子。」張聃告訴記者。

  「文書寫作要與學生自身相符,每一個學生的文書都可以做到個性化,亮點也是多樣的,我們鼓勵學生參與到文書的寫作中,共同創作。但文書與學生自身的真實經歷相符很重要。」趙明月提醒道。

  面試「潛規則」

  「個性」不要亂展示

  不少留學生認為美國考官喜歡有「個性」的學生,於是在言行表現上十分誇張,甚至以「另類」方式博出位,其實,在美國,考官一樣青睞「中庸之道」,他們同樣不喜歡無厘頭式的誇張「個性」言行,謙遜、禮貌、溫和這些中國人的傳統品質仍然是他們所看重的。

  也就是說,在美國名校的面試環節,你的「個性」並不是指乖張另類的言行或打扮風格,會唱《忐忑》或《江南ST Y LE》等所謂出格「個性」只能給自己減分。另外,雖說美國是尊重「小眾」的國度,但某些「小眾」言行卻是很大的「禁忌」,「譬如,種族、文化歧視、納粹、宗教偏見、性取向等,總之,別走極端,個性是在約定俗成的共識內的自我表現,是有度的表現。」丁鼎表示。

  文化「潛規則」

  美國人喜歡「中國STYLE」學生

  許多留學中介機構的指導,總是潛移默化地想把中國孩子往美國孩子的方向靠攏,言行、表達方式已經十分「美國化」。但這種「迎合心理」卻是美國考官較為排斥的如果中國學生都和美國學生一樣,那他們還有必要招中國學生么?

  美國名校希望中國學生帶來什麼?一些已經被中國學子「拋棄」的東西恐怕反而是美國考官看重的品質。例如,中國學生在學業上的鑽研精神、重複執行能力、傳統禮儀品質等等,許多准留學生面試時並沒有充分表現出這些「中國化」的元素,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同丁鼎所說:「在申請美國大學時,一定要有意識地保留中國文化的痕迹,美國大學要你帶給學校一些有用的東西、特別的東西。美國大學不稀罕西化的東西,你再西化也只是個東施效顰。中國文化中的謙虛、含蓄、內斂、以及千年悠遠的文化內涵,等等,都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個人之見,五千年的歷史滲透其內、發散其表的中國文化特點,不用刻意,便能吸引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也就是說,中國學生一定要保持「C H IN A S T Y L E」而不是「A M ERICA N ST YLE」。

  人情「潛規則」

  「拍馬屁」在美國招考面試中也管用

  其實,「人情」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美國的招聘、招考環節也有「人情分」。因此,在面試時,一個應考者或應聘者如何建立和睦、寬鬆的聊天環境,如何發揮自己社交上「人來熟」的特長,也能成為潛在的加分因素。因此,如何「取悅」考官,適度「拍馬屁」,這樣的「竅門」也屬必修之技。

  「美國的人情,應該是在合乎職業道德之上的多一些注意或小心,而恰恰就是這個注意或小心,便平添了很多成功的可能。如何把握和利用好,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無形的東西,中國人現在叫"情商"的東西可能就是指此。在西方,類似的辭彙是"Breakice",也就是說,見面最初幾句話,能否打開交流之門。是一個面試中和幾乎所有場合中最具成功力的能力。很多時候,如果不能在見面最初打開交流之門,便失去了機會,便沒有了再試的機會,便只有出局。Breakice和一個人的個性和生活經歷以及文化背景有關,絕非短期培訓能達到的。照許多美國考官經驗,義大利人似乎有這方面的天賦。」丁鼎透露。

  分數「潛規則」

  美國人也在乎「分數」

  在目前的留學語境中,美國名校往往被輿論塑造成一個完全不在乎考試分數的地方。其實這又走進了另一個誤區。事實上,在美國學校,你的成績單究竟是A +還是C-,會直接影響家長[微博]、老師和同學對你的評價。因為「分數」低而產生的自卑、自閉、被他人孤立等癥狀,在美國也大面積分佈。

  許多留學資料過分強調所謂「課外活動」,事實上,美國高材生或優質留學生在「活動」與「學業」之間的時間、精力分配是有一套科學計劃的。正如深圳新東方學員、深圳中學出國班的Larry所述:「我一直都保持學業與"活動"齊頭並進,這樣的"綜合素質"才能令面試官青睞,而一個豐滿的、大量的"社會活動經驗"卻搭配上一個慘不忍睹的考試分數,這樣的簡歷,也是會令面試官極其反感的。」

  排名「潛規則」

  專業性文理學院比名校就業率更高

  在美國,一些小型的專業性文理學院,其實比那些「常青藤名校」、「TOP10名校」性價比更高。因為,這些定位準確、專業性強、硬體和軟體都比較集中於某個專門領域的中小型學院,善於培養高端「專才」,而這些學校的就業率甚至比傳統的「名校」還要高。「許多美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系統,會根據企業的個性需要、校友比例、專業水平等設置一個高校的"潛排名",以此作為招聘的獨家依據,而這個"排名"跟公眾所熟知的"常青藤排名"、"T O P10排名"等可能會有較大差距。」深圳西點學院H R總監朱永生如是說。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11-8 10:36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也不能脫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7

主題

1128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3
裘世石 發表於 2012-11-8 10:37 | 只看該作者
拍馬屁看似個反義詞。正面理解也可以認為是有一定的親和力,能迅速接近相互之間的距離進行交流和溝通。當然招數本身就有好壞之分。關鍵是看這招是用來幹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