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報:G2經濟處於重大轉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2-11-12 0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論 2012.11.12

就在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上周完成激烈的總統選舉之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本周也將進行充滿懸疑的權力交接;全球經濟兩強(G2)領導人同時展開新一政治任期,卻也同時處於成長難以為繼、必須改革的轉折時刻:在美國,需要財政改革以免跌落財政懸崖;在中國大陸,必須進行結構改革以防陷入經濟失衡。

美國總統歐巴馬續任白宮主人的道路,比選前民調的預期要順利得多,但確定連任當天的美國股市卻是以大跌百分之二‧四回應,反映出市場關注的焦點,已由選舉結果移向下一件大事——財政懸崖。所謂財政懸崖,是指前總統小布希時代的減稅措施將於年底到期,以及未來十年削減支出一點二兆美元的政策將啟動,意謂明年起美國老百姓要加稅、政府要減少支出,一加一減之後,將使財政緊縮六千億美元,約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四;如果歐巴馬未能改變此一局勢,明年經濟成長率將被大幅拉低,甚而可能陷入衰退。

為了懸崖勒馬,歐巴馬須在年底前與國會達成協議,或延長減稅或調整支出項目,但也須在緩和短期財政緊縮、呵護經濟復甦勢頭的同時,提出中長期稅改法案,裨美國經濟推上得以永續成長之路。難就難在這裡,新一屆國會仍是民主黨掌參議院、共和黨控眾議院的分裂狀態,兩黨對富人加稅的立場南轅北轍,使規避財政懸崖的路徑雖是如此清晰,卻是路障重重;去年八月兩黨在國債上限提高一案的政治豪賭,導致美國失去標普三A頂級信評的慘劇,更是加重巿場的疑懼。

然而,跌落財政懸崖的傷害,並不僅僅是損害明年經濟復甦的力道,它更提示、甚而強化了美國政府運作陷入癱瘓的風險,這正是去年夏天降等風暴的根源。這是在告訴美國民眾,歐巴馬連立即的財政緊縮威脅都化解不了,更不可能推展影響更廣泛的財政改革;美國企業積壓近二兆美元的現金,也將因缺乏明確的政策導引,無法有效注入經濟體系;它更會牽制貨幣政策的彈性,在聯準會形同印鈔的量化寬鬆(QE)政策下,美國政府目前是以極低利率舉債度日,一旦QE不再、財政惡化風險完全暴露,美國也可能步上歐豬五國的主權債務危機。因此,美國政府必須實時採取行動,解決長期財政問題,而非僅僅著眼於財政懸崖。

美國如此,中國大陸新領導人的經濟抉擇也是如此,都要在維持短期穩定之下,進行長期的經濟改革;卻也同財政懸崖一樣,知易行難。在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領導下,過去十年中國大陸經濟靠著加入世貿組織(WTO)的紅利挹注,全球市場佔有率翻了一番,更經歷了兩位數的超高速成長,但也出現過度依賴投資、所得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環境污染惡化等重重失衡的警訊。因此,啟動經濟改革,將成長模式由投資和出口調整至消費及服務,已是化解社會與經濟衝突所必須;要實現改革,北京中央必須拿出很多政策,例如打破國有企業在電信等產業的壟斷、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匯率和利率自由化等。

然而,儘管北京高喊「穩增長、調結構」多年,中國大陸須加速經濟改革的思想基礎也已打下,但改革路上的敵人——官僚體系、既得利益者、民粹主義何其多,都讓各種改革努力顯得躊躇;如今,經濟成長率連七個季度放緩的成長壓力,可能讓改革再推遲。因此,中國大陸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願不願意、能不能夠克服令改革止步不前的種種困境,進而重啟改革,已成現今國際社會的一大懸念。

懸念之一來自對習近平的陌生,雖然關於他的報導不少,但了解仍屬有限;懸念之二是中國大陸最高決策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包括席次是否縮減及改革派人士是否居多數等,都將影響中國大陸改革的方向與力道。這一切,本周就要揭曉,中國大陸經濟改革是進是退,也將會有個初步的答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