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稱:中國遼寧艦戰力太弱,不敢去馬六甲海峽

[複製鏈接]

650

主題

1307

帖子

140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nqiang 發表於 2012-11-2 1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有關解放軍海軍殲-15型艦載機實現觸艦復飛的消息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對此,美國專家認為,解放軍海軍航空兵要想真正實現戰鬥力,還為時尚遠。

中國航母艦載機聯隊需數年成軍


殲-15戰機飛臨航母甲板上空。

10月22日,美國「防務新聞」網刊發文章,報道中國改裝新型戰鬥機用作航母艦載機。文章稱,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服役后僅僅一個月,有關沈飛殲-15「飛鯊」戰鬥機在「遼寧」艦上觸艦復飛的照片便出現在中文軍事博客和官方報紙之上。其內容顯示,殲-15在緊貼航母甲板的高度飛行,與之相配的圖片則是一架正在從甲板上起飛的直-8型搜救直升機。

對此,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認為,中國很有可能在2015年前後形成初步戰鬥力。照片中,沈飛殲-15原型機正在練習最後進場和飛躍甲板,這些科目很有可能是解放軍航母作戰初期試驗的一部分。

莫斯科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日前發布一份名為《流星:21世紀中國的軍事機器》的報告,稱中國從烏克蘭獲得1架蘇-33原型機(T-10K-7)。在此基礎上,中國於2009年生產出首架殲-15原型機,並為其配備沈飛自行研製的WS-10A渦輪發動機。

華盛頓戰略預算評估中心中國國防問題專家羅傑·克里夫認為,雖然有關殲-15的照片令人吃驚,但沒有一張照片顯示飛機尾部安裝了制動鉤。所有照片中,飛機都位於「遼寧」號滑躍式甲板後方的空中,這明顯說明殲-15還沒有實現從航母起飛,而更像是觸艦復飛或是飛越航母。

克里夫稱,要想擁有一支完全具備戰鬥力的航母艦載機聯隊,中國「還需要幾年的時間」。這是因為,中國目前沒有足夠的艦載機,且「遼寧」號的大小不足以容納一個完整的艦載機聯隊。中國要想以最大的速度推進航母飛行作戰,就不得不認真解決艦載機的收放這一問題。

克里夫指出,如果想要讓所有戰鬥機同時升空,就必須做到能夠快速將飛機從機庫甲板運升至飛行甲板,並以高頻率將其全部投送到空中。否則,當等到最後一架戰鬥機起飛的時候,首批起飛的戰機還未投入戰鬥便已消耗了一半的燃油。當飛機執行完作戰任務后,也必須保證其能夠依次快速著艦,並為後續降落的飛機騰出跑道,從而確保在最後一架飛機燃油耗盡之前完成所有降落任務。

飛機的起降還不是航母進行艦載機作戰的全部。飛機著艦后,還要儘快對其進行維護保養、加油、重新掛載武器彈藥。此外,如果要同時起飛和降落艦載機,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收放工作的效率越低,艦載機的任務飛行架次越少,航母的戰鬥力也隨之越低。不過,克里夫認為,中國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掌握航母作戰的全部技術。

殲-15未來發揮多項作用

事實上,解放軍艦載機殲-15如同航母一樣,很早便進入了西方觀察家的視線。早在去年6月,美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加布·柯林斯和安德魯·埃里克森便曾在日本《外交家》雜誌刊發文章,詳細論證了殲-15上艦的意義。文章認為,中國的艦載機「並不足以改變遊戲規則」。

柯林斯和埃里克森指出,殲-15最初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將與艦載機的作戰平台相關並受制於該平台。而「遼寧」艦(當時尚未命名)作為一艘起步航母,主要用於投送「少許力量」,彰顯崛起大國的威嚴並掌握航母的基本操作程序。

文章稱,中國的殲-15與俄羅斯的蘇-33「極其相似」,但據稱更加先進,配備國產航電設備,較後者尾部整流錐更短,並設有攔阻鉤和加強型的起落架。照片顯示,殲-15為單座型,這說明解放軍認為其電子設備已高度整合併實現自動化,只需一人便可操作,這也是航母艦載機的通常做法。

作者認為,考慮到中國在海軍航空方面較低的起點,解放軍取得的任何進步都可能帶來巨大改變。然而,改變歸改變,面對「遼寧」艦的滑躍甲板以及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空中加油能力的缺乏,殲-15的長航程和較大的載彈量等優勢只能被抵消。除非中國研製出或獲得彈射器,否則「飛鯊」只能依靠地面加油車來「補充口糧」。

如果殲-15能夠得到合理的裝備、支持和運用,將能夠大大改變地區的軍事平衡。倘若中國能夠最終為其研製出一部有效的國產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該機將具備隱形和抗干擾能力,並能夠追蹤和擊毀巡航導彈。如今,已有跡象表明,殲-15的出現將可能刺激中國的海上鄰國(尤其是日本)購買更多的新一代戰鬥機。

柯林斯和埃里克森認為,殲-15的具體性能還是個未知數,但其潛力可觀。從殲-15的設計參數來看,該機內部燃油容量大,因此作戰半徑甚為可觀。即使因滑躍式甲板的限制而導致燃油和武器攜帶量減少,其從航母起飛后的作戰半徑仍然有望達到700公里,尤其是在掛載副油箱后。如果該機攜帶PL-12空空導彈,其打擊半徑將進一步擴大100公里,可以在遠離航母的地方拒止敵人。

文章指出,對於遠離陸地、無法獲得陸基航空兵掩護的海上安全任務來說,艦載戰鬥機的基本作戰半徑至關重要。至於近距格鬥,更是殲-15的強項,因為該機具有良好的推重比和低翼載入,這將使其成為一個「危險的對手」。此外,殲-15還能擔負起對海打擊和反艦任務。如果能夠配備先進導彈,「飛鯊」艦載機能夠有效將敵方水面目標阻擋在航母戰鬥群500公里以外的水域。

文章認為,解放軍可以嘗試以「睡蓮」方式創造性地運用殲-15型艦載機,即從沿岸機場起飛攜帶全部武器彈藥的殲-15戰機,在己方控制的空域內對其進行空中加油,在完成首波進攻后,由航母負責回收這些飛機。

面臨限制 無法匹敵美軍航母

不過,無論殲-15的性能參數多麼優異,「遼寧」艦的滑躍式甲板將成為制約解放軍航空兵戰鬥力的最大因素。文章指出,滑躍式甲板設計極大地限制了飛機的起飛重量,導致航母只能依靠直升機來提供空中預警,而直升機恰恰是中國海軍的一大短板。滑躍式甲板的另一大關鍵缺陷便是不能起降加油機,而這對於擴展海軍航空兵作戰半徑至關重要。因此,哪怕中國今後擁有3艘航母,中國海軍航空兵仍將是一支以陸基為主的部隊,中國航母也不可能勝任任何一項美軍航母的戰鬥任務。

文章指出,未來中國航母艦載機發展將面臨以下問題和挑戰。

1.彈射器的研發和獲得。滑躍式甲板將極大地限制解放軍,使其只能在陸基大型加油機的航程內進行作戰任務,因此將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這些戰略地區整個排除在了解放軍的作戰範圍之外。

2.起落設備。與艦載機相關的一大問題是其吸收降落衝擊力的能力。如果設備不合格,將會給飛機造成嚴重損害並可能殺傷甲板作業人員。

3.早期預警和加油機。要想最大化地發揮戰鬥力,這兩款飛機不可或缺。為方便今後在地區外開展行動,中國將需要引進並部署合適的加油機。

4.先進空射反艦導彈。為彌補航程限制,中國需要研製先進的空射型反艦導彈。

5.航空發動機。在改進航空發動機可靠性和安全標準方面,中國還面臨極大挑戰,尚不具備製造頂尖國產發動機的能力。

6.殲-15的採購數量。中國將有多少殲-15型艦載機很重要,在航母上部署眾多性能優異的戰機和部署以直升機為主的艦載機傳遞出的戰略信息截然不同。

文章認為,艦載機數量和起飛重量的限制使得中國的決策者們不得不做出抉擇——是以更少的打擊力打擊更遠的目標還是將航母開到離目標更近的地方,從而置整個航母打擊群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