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歌舞伎町生意慘淡,看中國人的錢都花那去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in668899 發表於 2012-10-29 1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的歌舞妓町是中國初到日本遊客的必到之處,但由於中日兩個喝了劣質酒的大汗發酒瘋的原因,為了海上一塊石頭互相拆台,中國到日本的旅行團被大量取消,歌舞伎町成了生化危機下的死城。案內人大嘆四天都拉不到一宗生意,不少夜總會因為沒有足夠的生意額去支付小姐的工資而要暫時關門大吉。在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的零售業並不因為國人不去日本而好起來,香港零售業反而出現了九年來最差的黃金周。香港都這樣,內陸城市的狀況只會更差。中國的新聞說內地零售業在黃金周的營業額增長年年下滑,內地說增長年年下滑實際上就是負增長。

從上面事實可以看出,原來中國人賺了錢都是拿到外國去花,就算他們不去日本,也絕不會把錢給中國人賺。不去日本,可到加拿大去,可到紐約五大道,或免稅店買減價名牌。中國遊客在海外狂購名牌不是新聞,日本新宿的夜總會也把中國遊客視為大老闆,因為他們喝酒從不問價錢,只要給他們收據,然後他們再拿個表格出來填寫些東西上去就行了。

可見中國人的錢一方面因為對本國企業不放心,花在外國企業為自己買安心上面外。另一方面,則花在充門面上。這也是為何中國遊客支撐起了外國的奢侈消費為外國服務業創造大量就業的同時,不少國人卻還拿著每小時1美元的薪水,發生著民工嫖妓十元一次的事情。

再看看歐美國家,日本又把錢花到那去的。十多年前,中國的英文書還把倫敦說成是四處白煙的霧都。日本的橫濱海港魚是死的,水是臭的。今天還有人這樣說嗎?在中國草地都被封起來,踢球得租場付錢,在歐美,日本則是自由使用。還有就是中國港口的拖船,挖泥船都是歐洲日本貨,中國山寨機沒有外國零部件開不了機。

比較可見,中國花錢買虛榮,買安心。外國愛花錢干實事。所以中國希望用經濟戰對付日本,爭回石頭,實際上是兩敗的局面。中國表面上佔有優勢,因為日本的服務業沒了中國遊客的光顧表現慘淡都是能從表面看到的。但內里中國卻是重傷,因為日企在中國搞實業為中國製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中國不買日本的設備,轉買歐洲,美國的設備要付出更高的代價,而且很多美國設備本來也得求助於日本,韓國的技術。

香港零售業現9年來「最差」黃金周 珠寶等銷售均下跌

核心提示:今年內地十.一黃金周長達8天假期,香港零售市道卻未受惠。零售管理協會指,今年可能是自由行開始9年以來,零售市況最差的一年。另8月暑假香港的零售銷貨價值有358億元 (港元,下同) ,微升4.5% ,為香港零售業響起警號,主要是依賴自由行帶動的珠寶首飾市道下跌拖累。

  今年內地十.一黃金周長達8天假期,香港零售市道卻未受惠。零售管理協會指,今年可能是自由行開始9年以來,零售市況最差的一年。另8月暑假香港的零售銷貨價值有358億元 (港元,下同) ,微升4.5% ,為香港零售業響起警號,主要是依賴自由行帶動的珠寶首飾市道下跌拖累。

  《星島日報》報道,十.一黃金周仍未結束,香港零售市況初步評估未如理想。黃金周首4日的訪港內地客有51萬人次,零售管理協會主席指出,不少內地客在10月1 日過後才陸續到港,其中珠寶、百貨、服飾等生意均見下跌,她估計,今個黃金周有機會是2003年以來最差的,營業額縱不跌,升幅也不會高。

  今年8月份的零售市道,亦不算理想,該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58億元,按年升4.5%,而總銷貨數量按年升3.2% ,其中雜項耐用消費品的銷貨數量按年升幅最大,升32% ,其次為電器及攝影器材,增近13%。

  她估計,8月份增長放緩,是遊客相關開支減少所致,以珠寶首飾、鐘錶和名貴禮物為例,該月銷貨價值按年跌3.4% ,是近年來首度下滑。與遊客相關的耐用品,例如 iPhone 等智能手機和相機的銷情亦有放緩。

  「之前是貴價貨品推動,如今停滯不前,以前賣一個50萬名表,如今要賣好多其它東西才補到數。」她相信,內地力谷本土消費,加上近月中港矛盾加深,亦影響內地客來港消費。她指,現時部分化妝品占兼售紅酒、有電器店兼賣手錶,支撐生意。

  政府發言人說,零售業總銷貨量增長步伐明顯放緩,要留意外貿持續疲弱和本地經濟增長放緩,對消費意欲的影響。

  香港黃金周零售遇冷,但內地零售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累積的需求釋放,加上中秋和國慶時間接近,宣傳力度更強,令內地黃金周初步銷售數據不弱。(來自星島日報)



黃金周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增幅跌破10%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昨日發布的調查統計顯示,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幅跌破10%,其中近四成企業同比負增長。


  統計顯示,「雙節」期間零售市場銷售同比增長8.49%。在被調查的100家大型零售企業中,66家大型零售企業銷售增速低於整體8.49%的增長水平,其中39家大型零售企業銷售不及上年同期,同比呈現負增長。這在近些年的黃金周假期中尚屬首次。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分析認為,整體宏觀經濟運行不確定性依舊較強,是造成大型零售企業黃金周銷售不佳的主要原因。此外從銷售統計上看,中秋節當天銷售同比增長52.54%,高於往年水平,但國慶七天銷售增長低迷,零售額相比上年同期七天零售額僅增長3.06%。這似乎也印證了「高速免費政策沖淡購物客流」一說。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消費市場相對於投資而言,對宏觀經濟走勢轉變的反應時間更長,即使市場大環境出現觸底反彈,也往往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傳導至消費末端。「宏觀經濟轉暖後會首先影響投資,有了投資願望后企業建廠,對就業產生影響,進而才會傳導至消費者收入,改善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她表示,零售市場尚未出現銷售增幅大幅度回升跡象,即使樂觀估計也要明年才能等到明顯拐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