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年第三大丑聞 中國政局巨大變數 溫家寶被推臨萬丈深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10-27 08: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10/27  消息來源:明鏡新聞  

  在過去一個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動用了諸多勢力,企圖阻止紐約時報刊登關於他家財富的調查報告。但在中共官方宣布罷免前重慶市委書記人大代表資格同一天,溫家寶家族的醜聞也被引爆了:他的家族控制了至少170億人民幣資產,最不可思議的是,溫90歲的母親也擁有數億資產。

  「這種巧合無疑是最大的諷刺,溫是最力主查辦薄的人,他家的財富卻是薄谷夫婦的幾百倍。中共查了薄家幾個月,內部文件指薄谷斂財2600萬。」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網說,「這是今年中共政壇爆發的第三宗大丑聞,薄熙來(專題)、令計劃事件差點讓十八大開不了,現在不知溫家寶事件怎樣發展下去。」

  有傳聞說,揭露溫家寶是所謂保守派或挺薄派所為。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說,「問題的關鍵在於,有關溫家寶家族財富問題,是否事實。現在挽救溫家寶形象的唯一方式,是他公布財產,證明紐約時報報導錯了。」

  顯然,紐約時報的調查報導已毀掉了溫家寶一直自我塑造的形象。報導出來后,中共封鎖了紐約時報網站,中國網站也不能搜索「溫家寶」,但有關溫家醜聞已在全世界傳播,最終也不可能阻止在中國流傳。

  「沒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溫家寶辭職?被調查?如果查下去,溫家寶的罪行未必比薄熙來(專題)輕。還是裝著什麼都發生過?可能嗎?」,政治觀察家對明鏡新聞說,「現在是溫家寶一生最危險的時刻。他正在萬丈深淵上。對於薄熙來(專題)事件的處理,對中共十八大,對未來政局,都投下了巨大變數。」

  如果查下去,溫家寶的罪行未必比薄熙來輕。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10-27 08:29 | 只看該作者
前中辦同事鮑彤:我對溫家寶印象一直很好 盼他澄清傳聞
2012/10/27  消息來源:美國之音  

  

  華盛頓 — 紐約時報周五發表長篇報道,詳細談到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的巨額資產。這篇文章主要提到了溫家寶的妻子、兩名妻弟(小舅子)、兒子,還有溫家寶的弟弟和母親。報道說,這些人控制的資產至少有27億美元。

  *溫家寶母親成為巨富?*

  紐約時報先發了英文稿,又把中文稿刊登在了自己的中文網站上。文章說到了溫家寶的母親:「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母親曾是華北的一名教師,他的父親在毛澤東時代的政治運動中曾被送去養豬。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溫家寶總理說,他的童年被打上了「窮苦、動蕩和飢荒」的印記。

  然而,公司與監管記錄顯示,「現年90歲的總理母親楊志雲不僅不再貧窮,而且絕對富裕。記錄顯示,僅她名下一項對中國一家大型金融企業的投資就曾在5年前價值1.2億美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

  



  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在北京舉行的人大記者會上說:在我擔任總理期間,確實謠諑不斷......我將堅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氣,義無反顧地繼續奮鬥。(美國之音張楠拍攝)​​

  由於中國在此報道出來后封閉了網際網路上相關查詢,在中國百度搜索引擎查閱有關資料已不得要領。不過,VOA記者還是查到了唯一一篇關於「楊志雲」的文章,是人民網在2009年1月8日刊登出來的,題目是「溫家寶早期家史:爺爺終身從教鑄就教育世家」。這篇文章說,「溫家寶的母親楊秀安生於1921年,『曾用名楊志雲。』」。還有網民說,溫家寶的母親叫楊秀蘭,不叫楊志雲。

  *溫家寶妻子:張培莉?張蓓莉?*

  其二,溫家寶妻子的名字。紐約時報是用的張蓓莉Zhang Beili。而海外維基百科和許多中國網站都用的是張培莉Zhang Peili. 在中國百度查詢,「張蓓莉」有1萬3千8百多相關目錄和資料,而張培莉有1萬7千兩百多。

  *溫家人中誰富有?*

  另外,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溫家寶的兒子、女兒、弟弟、小舅子等許多親戚,都在溫家寶任職期間變得「極其富有」。文章後面提到了溫家寶(70歲)張蓓莉(69歲)夫婦的兒子溫雲松、兒媳楊小萌、女兒溫如春、弟弟溫家宏、妻弟張劍鳴、張劍鵾。

  *溫家和泰鴻公司*

  報道說,楊秀安(溫家寶母親)擁有1.2億美元,楊秀安持有的股票「被登記在一家名為泰鴻(Taihong)控股公司名下,該公司註冊地址在總理的故鄉天津。」那麼,這個泰鴻公司背景如何?報道說,該公司現在是由南京理工大學畢業的43歲的段偉紅女士「負責」。段女士對紐約時報說,她並不認識溫家任何人,但隨後她「承認自己是張蓓莉的朋友。」。

  紐約時報查到了段偉紅女士的研究生論文。該論文和公司披露的信息說,2002年,在中國平安保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前,泰鴻以6500萬美元購得了平安3%股份。「5年後,這些股票的市值為37億美元。」報道說,「過去10年中,泰鴻有著三十多位個人股東,其中很多人要麼是溫家寶的親屬,要麼是張蓓莉的前同事。」

  *張蓓莉:成功女商人?*

  紐時報道說,張蓓莉是「一個成功的女商人」。 報道沒有具體談到她擁有多少資產,但是說她「通過管理後來被私有化的國有鑽石公司,幫助親戚將一些少數股權擴充為價值10億美元級別的投資組合,涵蓋保險、科技和房地產行業。」

  *溫家宏,投資恆大獲益300倍?*

  紐約時報的報道還說,溫家寶的弟弟溫家宏掌握著2億美元的資產。但報道對溫家宏的背景著墨不多。海外媒體曾刊登方應看的文章(2012/7/6)題目是「奇才溫家宏 8年收益313倍」。文章說,溫家宏2001年以3750萬元收購恆大地產的16.35%的股權。2009年恆大上市,溫家宏退出恆大。「16.35%的股權,按照恆大上市後市值705億計算,相當115億。3750萬的投資收益理論上達到313倍。」

  *溫家和戴夢得公司*

  紐約時報的報道,提到了張蓓莉的兩個弟弟:張劍鳴和張劍鵾。報道說,1993年,張蓓莉負責的那家國企幫助成立了北京戴夢得寶石公司。1994年張劍鳴和張蓓莉的兩名同事以個人名義購得該公司的80%股份。而該公司投資的深圳戴夢得公司則是由她的小叔子溫家宏所控制。

  *溫家寶兒子溫雲松*

  報道用不少篇幅介紹了溫家寶和張蓓莉的兒子溫雲松。報道說,經過調查,該報認為溫雲松「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報道說,即使在其太子黨同輩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例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CCTV這樣的國有大機構都和他成立的新公司合作。」近年來,溫雲松還和好萊塢製片商「就融資活動展開洽談。」

  報道還說:溫雲松最近雇傭了康涅狄格州的橋特羅斯瑪麗中學(Choate)和霍奇基斯學校(Hotchkiss)的校長來負責成立一所位於京郊、投資1.5億美元的私立學校。學校「正在建設中」。

  報道說,溫雲松拒絕接受採訪。不過他妻子楊小萌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說:「針對自己丈夫的商業活動的批評並不公平。」

  溫雲松在北京理工大學得到工科學士學位。後來在加拿大溫莎大學取得材料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西北大學得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0年回國。紐約時報報道說,在以後的五年裡,他和別人「一起成功打造了三家科技公司。隨後,他將其中兩家出售給了香港的企業家,其中包括亞洲首富李嘉誠的家族。」

  報道說,2005年,溫雲松和西北大學一群中國同學成立了新天域資本公司。在溫雲松的領導下,新天域「迅速竄升為私人股本行業的佼佼者。」「目前,該公司管理著超過25億美元的資金。」2010年,溫雲松離開該公司,但很快就另起爐灶。中新社報道(2012 2月21日),溫雲松將擔任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是中國大型國有企業。

  紐約時報說,他們通過調查得知,溫家這「27億美元」中,大約有80%是由楊秀安、溫家宏及其妻、張劍鳴和張劍鵾、溫雲松妻子等人擁有的。「他們都不受中共公開財產的規定所限制」。

  *溫家寶女兒女婿置身事外?*

  報道在一開始提到了溫家寶的女兒溫如春,但最後並沒有交代溫如春和丈夫劉春航到底擁有多少資產,甚至根本沒有提到他們的名字。香港蘋果日報(2010/7/18)報道,劉春航,40歲,是中國銀監委統計部主任兼研究局負責人。他是溫如春在哈佛大學讀書時的同學。

  *鮑彤:希望溫家寶出來澄清*

  1989年前曾和溫家寶在中辦同事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星期五對美國之音說,希望溫家寶能夠站出來澄清事實,希望有關傳言是「子虛烏有」,或者說明溫家寶家族的財富是正大光明所得。他說:「對溫家寶先生我一直有很好的印象,當時他是我的同事,我對他很尊重。我今天仍然希望,這些事是子虛烏有,是假的;或者有關情況是真的,不過,他(溫家寶)是按照合法辦法取得,或者他的家屬也是按照合法辦法取得。」

  鮑彤說,中國的制度就是一個腐敗的制度,所以誰腐敗都不奇怪。「我相信,如果我現在還在這個制度里做官,我也一定是個腐敗分子,不是可能是個腐敗分子。」鮑彤說,溫家寶當年是「勤奮工作的年輕人」,「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1989年北京發生天安門運動和學生絕食事件,當時,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到廣場看望絕食學生,就是中辦主任溫家寶陪同的。

  *溫家寶對家族斂財知情否?*

  紐約時報援引維基解密2010年公布的美國國務院外交電文顯示,溫家寶對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所了解,「且相當不滿」。報道援引在上海的一家美國公司的一名出生中國的高級主管的話說,「溫家寶對家人的活動很反感,但他無力或不願限制他們。」

  紐約時報還說,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國務院文件還表明,「溫家寶曾因張蓓莉在鑽石貿易中利用了兩人之間的關係而考慮過離婚。」

  *洪磊:NYT報道「污衊中國」「別有用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星期五譴責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他對記者說,這篇報道的意圖是「污衊中國」,「別有用心」。

  



  陳子明(資料照片)​​

  *陳子明:NYT是負責任的大報*

  不過,北京的獨立學者陳子明對美國之音說,他對報道內容的真實性抱有信心:「前兩天明鏡網已預報此事,所以我沒有感到吃驚。既然紐約時報要報,那麼它是要負責的,報紙應該對報道的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我想這些材料不應該有太大的問題。」

  香港明鏡新聞網說,紐約時報的長篇文章「非常細緻」,其內容是對溫家寶形象的「毀滅性打擊」。報道援引有關人士的話說,有關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傳聞由來已久,溫家寶可能代表了「中國500年來最富有的權力家族」。

  *張同新:應利用機會讓官員公布財產*

  張同新是北京人大教授,他對紐約時報這篇報道的內容並不知曉。不過他說,即便調查報道指稱內容屬實,也要把握兩個尺度:「我感到要劃出兩個線來。第一,這些財富的取得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第二,溫家寶本人對這些巨額財產的形成有什麼關係?」

  張同新還說,中國司法機關以及中共黨的紀檢部門應該出面核實確認外媒披露的上述內容,這可以為中外輿論長期關注的中國黨政高級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實施提供一個契機。他說:「中國共產黨內有一個紀律檢查委員會,問題要得到紀檢機關的確認。我認為,紐約時報這件事可能會引起中國黨和政府的注意,看看他們採取什麼態度吧,要是真正對全民負責的話,倒是應該對有關情況予以澄清,向全國人民公布。現在是實施官員財產公示的好時機。」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11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06: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