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除西哈努克外還有哪些外國政要曾流亡中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in668899 發表於 2012-10-24 1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哈努克曾兩度流亡中國並於1970年在中國成立臨時政府。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成立流亡政府的外國政要並不只有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每年獲500萬元捐款

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內閣首相朗諾在美國的指揮下,發動了軍事政變,廢黜西哈努克國家元首,后又判處他死刑。

19日上午,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幾位領導人到機場親自迎接正外訪的西哈努克來中國,還邀請了46位外國駐華大使參加。隨後,西哈努克在北京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會議推舉西哈努克擔任陣線主席,並通過了12位內閣成員。

在西哈努克流亡中國期間,中國政府每年向其提供500萬元人民幣的捐款,提供警衛人員和汽車隊,並把清朝法國駐北京公使館東交民巷15號修繕一新,送給西哈努克作為其在北京的官邸。官邸內專門修建有游泳池、俱樂部和羽毛球場等供其居住、休閑。西哈努克愛吃西餐,中方還專門為他從上海請來一位手藝精湛的西餐廚師。

柬埔寨民族團結政府成立后,為支持他們的和平解放,中國政府同團結政府每年都簽署無償軍事援助的協議,幾年裡中國援助柬埔寨的物資總金額達到幾億元人民幣。1975年4月17日,朗諾偽政權被打敗,首都金邊獲得了徹底解放。

韓國流亡政府暗殺日本天皇

1905年,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慘敗,朝鮮半島完全被日本掌控。1919年1月21日,韓國李氏王朝高宗李熙去世,高宗是被日本方面毒死的傳聞廣為流傳。3月1日,數萬民眾聚集漢城鍾路的「塔公園」,高呼「大韓獨立萬歲」口號,部分地區甚至爆發了武裝起義。根據日本方面的統計,朝鮮半島先後有136萬人參加了這次運動,被捕入獄的有5萬餘人,被殺害的有6000餘人。「三一運動」失敗后,參加運動的韓國志士開始大批流亡,一部分遠赴蘇俄、美國,而大部分則流亡到一水之隔的中國東北,成立了「韓國獨立軍」。1919年4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宣布成立,並得到民國政府的支持。

中國黃埔軍校自第4期起開始吸收韓籍學生,國民黨組織部也與臨時政府合作,在洛陽、南京等地開設多起訓練班,招收韓籍學生,這些青年後來大多成為之後的「韓國光復軍」的骨幹。韓國臨時政府還開展了一些針對日本人的暗殺活動,1932年1月,金九所領導的秘密團體「韓人愛國團」團員李奉昌在日本東京宮城櫻田門前向裕仁天皇投擲炸彈,雖未成功但震驚日本朝野。

韓國臨時政府在中國持續了26年,26年經歷了上海時代、遷徙時代和重慶時代,至1945年日本投降才宣告解散。

「馬來西亞革命之聲」藏身密林

1969年初,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岳家橋鎮地界上空一連幾日有一架軍用探測飛機在盤旋。不久,一個團加一個營的工程兵開進岳家橋四方山,在石山上大興土木。後來當地人才知道,這個有許多房子、一處坑道、一座鐵塔的秘密場所,原來是馬來西亞共產黨的廣播電台。當年馬來西亞共產黨領袖洪濤壯懷激烈,帶領400多名親信遷徙至此。在這裡培訓精英,建立了「馬來西亞革命之聲」電台,與國內敵對勢力展開了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政治救國鬥爭。「馬來西亞革命之聲廣播電台」以馬、泰、華、英播音,每種語言每天播音一到四小時,一直持續到1981年。其後,因馬共與大馬政府達成和解,電台撤銷。

曾流亡中國的國際共產黨人還有日本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德田球一。日本反動政府十分懼怕迅猛發展的日本共產黨,於1928年2月26日逮捕了德田球一。德田球一在獄中堅持鬥爭18年,直到1945年才得到釋放,著手重建日本共產黨。1950年受到佔領軍總司令部的「公職追放」處分,不得不流亡中國。1953年6月10月14日,因患腦溢血搶救無效病逝於北京。

1979年,越共老一輩革命家黃文歡因為反對與中國交惡,受到越南當局迫害而離開越南,途經巴基斯坦卡拉奇到達北京,移居中國。1991年5月1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6歲。


10

主題

93

帖子

7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5
沙發
木有昵稱 發表於 2012-10-25 12:23 |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覺得,黃文歡這樣的才真正配得起「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樣的最高稱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