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審判血腥柬埔寨紅色高棉背後

[複製鏈接]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2-10-25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審判紅色高棉的法庭是讓柬埔寨向國際社會顯示該國目前有多進步的機會。」2007年4月,美國國務卿亞太事務助理艾力.約翰表示。

  最新的情況是農謝(Nuon Chea)被警察以反人類罪的罪名拘捕。這名「紅色高棉」(Khmer Rouge)在世的最高領導人,曾擔任柬埔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書記、前民主柬埔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2007年9月19日,在許多鄰居的注視下,柬埔寨警察在柬泰交界Phsar Prom村農謝的住所前對其宣讀了《逮捕令》。82歲的農謝隨即被押上警車,然後被用直升飛機送到了首都金邊,接受了法官的初步聆訊。

  (在由紅色高棉領導的前民主柬埔寨政權里,農謝的地位僅次於已故領導人波爾布特。)

  農謝將接受法庭的審判,在由紅色高棉領導的前民主柬埔寨政權里,他的地位僅次於已故領導人波爾布特(Pol Pot)。目前,根據審判法庭列出的名單,一共有五名前紅色高棉領導人將接受審訊,對於捲入屠殺和迫害的其他數千人則不予起訴。與此同時,前民主柬埔寨外交部長英薩利(Ieng Sary)和前國家主席團主席喬森潘(Khieu Samphan)目前仍自由地生活在柬埔寨,但均年歲已高,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大約兩個月前,前紅色高棉設於金邊S-21監獄(Tuol Sleng)的負責人康克由(Kaing Guek Eav)(別名杜赫)已經第一個被法庭傳喚,他同樣以反人類罪被指控。康克由並不是紅色高棉的最高層負責人,但他是惡名昭彰者之一,他的被審判預示特別法庭已經開始運作。

  柬埔寨政府此前一直反對設立這個得到聯合國支持的「種族滅絕罪行國際法庭」,但在國際社會的一再堅持下,特別法庭在經過近10年的談判和拖延後終於進入了工作狀態。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對於所有留意這個東南亞苦難小國的人來說,法庭呈現給他們的將是一段苦痛的歷史,一串令人悲傷的故事。」

  越南的背影

  直到被兵分七路的10萬「越南志願軍」以入侵的方式趕下台,從1975年到1979年,波爾布特和他那些身著黑衣的「紅色高棉戰士」清洗了整個柬埔寨的知識階層、教士、社會團體、技術人員和藝術家。至於另外死於飢餓、疾病和強制勞動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柬埔寨的一名華人導遊說:「實際上今天活著的每一名柬埔寨人都因為紅色高棉失去過親人。」另外,據國際人權機構統計,柬埔寨還有800萬受害者因經歷此創傷而患有精神錯亂。

  戴著沉重的苦難枷鎖進入了21世紀,柬埔寨的社會現狀讓國際社會吃驚:死者的遺骸和骷髏一直堆放在各種屠殺場和亂葬崗供世人觀看,曾經的虐待者和被害者生活在一起,只是互相都很少主動去問對方在紅色高棉時期做過些什麼,「那時要想活下去,只能使自己也負罪,出賣鄰居和朋友」。至於柬埔寨年輕一代人而言目前謀生似乎更為重要,所以「對那些歷史很少了解,也沒有興趣了解」。

  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事實上,並非所有的柬埔寨人都願意公開地審判波爾布特和他的那些高級戰友,因為那樣將再一次撕開那些很可能即將癒合的傷口,而且他們不得不一直看見那些曾經統治柬埔寨的惡魔,不得不回憶起過去那些恐怖的日子。」於是在柬埔寨國內,一些人甚至願意堅持佛教的寬恕精神——讓罪孽深重的人得到自然的報應。

  1975年4月17日,紅色高棉的軍隊開進了柬埔寨最大的城市——首都金邊(Phnom Penh),這座城市裡先前所有的期望和傳統都被無情地粉碎了。那些身著黑衣的高棉士兵按照上級的命令迅速把300萬居民驅趕出了城市,開始了他們的屠殺統治。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來,任何小國似乎都很難有獨立、完整的政治形態,其或多或少都會成為某些大國的影子和意志實踐者,柬埔寨自然沒有例外。

  美國似乎首當其衝。柬埔寨曾經與越南、寮國一起淪為法國殖民地,並被統稱為「印度支那聯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越盟」軍隊在奠邊府大敗法國軍隊,後者被迫推出中南半島歷史舞台。中南半島向來是國際強權競相角逐之地,原因是其在亞太地區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隨後美國於1961年介入支持南越,繼續對中南半島進行軍事干涉,但是最終於1973年被迫撤離。

  越、老、柬三國為了爭取獨立和自由,先後與法國和美國進行過長期的政治、軍事鬥爭,而且三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獨立的革命執政黨,前身均為越南胡志明主導成立的印度支那共產黨。

  (1989年越南軍隊撤離柬埔寨后,洪森說:「越南人什麼也沒有從柬埔寨帶走,除了他們士兵的屍體。」)

  而在1975年剛實現「南北統一」的越南,便在前蘇聯的全面支持下,組成所謂「志願軍」於1978年12月入侵柬埔寨,次年1月7日攻佔了首都金邊,推翻了紅色高棉的統治,隨即扶持了以韓桑林為首新政權,至今仍然屹立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那座高大的「柬埔寨-越南友誼紀念碑」見證著那段曾經的歷史。

  隨後,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情況也由越南軍方「選擇性地公布出來,以獲得國際道義支持」。由此可以看出,越南不但是紅色高棉政權的重要締造者,同樣是將其推翻的主要外界力量。

  越南軍隊在柬埔寨駐紮了10年,高峰期達到了20萬人,直至1989年9月被迫撤出。期間,越南除了幫助柬埔寨政府不斷與紅色高棉游擊隊戰鬥外,並與泰國、中國分別在柬泰、越中邊境地區發生戰鬥,尤其與中國的交惡長達10年之久,損失慘重。1989年越南軍隊撤離柬埔寨后,洪森說:「越南人什麼也沒有從柬埔寨帶走,除了他們士兵的屍體。」

  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論軍事實力,紅色高棉遠不敵越南軍隊,越南軍隊遠不敵中國軍隊,而各方之間的戰爭為何能夠長期堅持不懈,自然與背後的支持力量有關。」那個時期被歷史學家稱為「冷戰時期」,主角自然是美國與前蘇聯,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的,他們一直在直接或間接地較量著,並且分別支持、支配著一些國家和軍事集團進行殘酷鬥爭。

  在如此巨大的歷史背景下,苦難深重的小國柬埔寨幾乎看不到日子的盡頭,也很難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紅色高棉也隨著國內、國際局勢的變幻,最終走向了滅亡的命運。

  目前,國際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構成紅色高棉大屠殺的因素主要由「大規模的強制性人口遷移」、「政治清算和鎮壓」、「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內部清洗」構成,實施方式為「農村合作化」、「撤空城市」和「大規模集體勞動」等。英薩利在1977年說:「高棉革命實驗沒有任何現成的模式,我們正在做的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先例的,中國模式和越南模式都不適用於我們。」

  歷史的傷痕已經深深被烙下,柬埔寨在努力發展經濟,希望走出苦難的今天,卻也必須在「強迫與自願相結合」的情況下去公審紅色高棉,「去撕開自己那段慘痛歷史的傷口」。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沙發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2-10-25 09:55 | 只看該作者


  暴君的死亡

  1998年4月16日,柬埔寨失去了一名大人物,但舉國並不悲傷。美國《紐約時報》駐泰國曼谷分社時任社長塞思.邁登斯(Seth Mydans)說:「從某種小的程度說,這個國家從它過去的創傷中得以解脫,但是卻一無所獲,因為它沒有找到最令自己痛苦的問題的答案。」

  那天深夜,73歲的波爾布特在柬埔寨北部山區的一間小茅屋裡去世,幾名貼身的警衛守護在他的身旁。那時候,柬埔寨政府軍及從紅色高棉部隊里分裂出來的游擊隊正在圍剿他,同時國際社會也在準備以反人類罪逮捕和審判他。

  如果要說有人為波爾布特的死亡而沮喪,那就是那些一直在收集證據、等待機會審判他和他的那些高級戰友的人,「我們失去了一名罪犯,失去了在法庭上懲罰他的機會,我們一直希望給他們戴上正義的手銬,更關鍵的是,我們將永遠失去一些答案」。

  曾經,在大部分紅色高棉游擊隊分裂后,人們以為這支軍隊將潰散,但是波爾布特及親信組成的核心集團仍然存在,所以他們仍然控制著柬埔寨北部靠近泰國邊境的一些山區。

  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機構——包括國際、政府和民間的走在不斷收集、整理著紅色高棉的犯罪證據,以便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清算,一些民間機構的部分資金來自美國。

  (20世紀末柬泰邊境,腳踏「越南侵略軍」頭盔的紅色高棉士兵。)

  波爾布特去世后,剩下的紅色高棉領導人陸續走出叢林,形成又一輪投誠浪潮。1998年12月5日肯農等8名將軍率數千餘部的投誠,以及民柬前主席喬森潘和前人大委員長農謝的回歸,紅色高棉作為一段歷史正式畫上句號。1999年3月,取代波爾布特地位的紅色高棉軍隊總參謀長塔莫(Ta Mok)(又名切春)在泰柬邊境被政府軍逮捕,標誌著紅色高棉的消亡。

  如同一場颶風從柬埔寨大地上肆虐而過的紅色高棉雖然只是統治了很短的時間,但是它給柬埔寨留下了一片廢墟:連續不斷的暴力、政治紛爭、腐敗和脆弱的「遺產」。

  現在,有關這個殘暴政權歷史的材料逐步公諸於世,但主要見之於柬埔寨難民的陳述、西方記者的採訪、學者的調查以及越南政府和由它扶植起來的柬埔寨新政府整理公布的材料。國際研究學者認為,紅色高棉製訂和推行政策時非常隱秘,執政時國家對外處於封閉狀態,以及其壽命短暫,所以沒有建立起系統的檔案。但是所以這一切並不能阻止人們去研究它,不管其背後隱藏著多麼深奧的歷史機密,甚至不可告人的政治動機。

  「柬埔寨曾經發生了一場以社會重構為目的的民族和種族的大屠殺」,法國學者拉古特(JeanLacouture)把柬埔寨的這段歷史稱為「自我滅絕的屠殺」(auto genocide)。目前,那場災難中有多少人遇害一直有著不同的估計:從保守的40萬到有所誇大的300萬,其中除了柬埔寨高棉族外,還有越南裔、華裔、寮國裔、泰裔和伊斯蘭教徒。

  「然而,至今沒有一個人為當時的暴行受到懲罰。」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柬埔寨只搞過兩個做樣子的審判,在原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和外長英薩利缺席的情況下宣判了他們死刑。」波爾布特於1998年死亡后,投誠后的英薩利和喬森潘等紅色高棉領導人至今仍然不受懲罰地生活在柬埔寨。除他們外,還有一些當年紅色恐怖的製造者自由地生活著,因為他們獲得了大赦。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垂垂老矣,有些已經自然入土。

  多年以來,國際社會一直在為紅色高棉的興起和滅亡尋找原因。2007年8月22日,美國總統布希在針對伊拉克戰爭發表的演說中強調美軍撤出越南之後湧現的暴力衝突,「是美國太晚撤出,而非太早」。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CFR)中東事務專家斯蒂芬.西蒙(Steven Simon)則評論道:「正是因為戰爭的不斷擴大,才導致當年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的崛起,以及他在柬埔寨屠殺人民的酷行。你呆得越久,情況就會越糟。」

  事實上,美國當時強勢地介入柬埔寨內政,暗裡將柬埔寨國王趕下王位,另外扶植一個親美的傀儡政府,導致本來氣焰不高的左翼組織紅色高棉乘勢崛起。1973年美國在柬埔寨的大規模空襲行動不但造成數萬名老百姓的死亡,更間接幫助了紅色高棉通過其反美立場贏得民心,並於1975年奪取柬埔寨政權。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當然,至今國際歷史學家們仍在為柬埔寨政權為何突然落入波爾布特之手而激烈爭辯。」

  紅色高棉及其領導人們留給世人一個也許永遠無法解答的疑問:一個為人類美好理想奮鬥的組織,為何在現實中卻走得如此之遠?

  艱難的審判

  2007年6月13日,審判前紅色高棉領導人的聯合國特別法庭宣布,已通過一部規定起訴柬埔寨前領導人手續的內部規則。特別法庭的檢察官從2006年7月起著手調查相關情況,正式審理預計將在2008年上半年開始。

  這樣的進展得來不易。同年7月3日,由17名柬埔寨人和12名外國人就任法官和起訴人,在聯合國資助下把柬埔寨法律和國際司法標準混合在一起的訴訟程序得以啟動,特別法庭是模仿1890年至1954年間統治過柬埔寨、越南和寮國的法國法治體系建立的。柬埔寨法官由洪森首相任命並向他負責,而外國法官對任何有爭議的決定擁有否決權。

  之前,在審判程序方面,一直很多相左的意見存在於柬埔寨和國際司法官員之間。此外,不同的法律體系之間產生的問題也需要解決,當然,這還不只是柬埔寨本國法與國際法的不同而已,因為參與的各個國際司法官員本身也引用不同法律規定、判例等等。審判程序的草案才公開,就已經飽受批評。

    國際法官中的一員、前東京地方檢察院檢察官野口元郎說:「在柬埔寨的法律框架下,制訂一部符合國際標準的內部規則的確非常困難。」

  由於審判拖延巳久,人們一直在擔心:其實洪森首相不想進行此次國際審判。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多年來,洪森設置重重障礙,致使該工作停滯不前。與此同時,柬埔寨政府一直在努力和美中兩國修好關係,以期獲得廣泛幫助發展本國經濟。」

  (金邊郊外著名的殺人場,每天有許多人前來參觀。)(尹鴻偉/攝)

  事實上眾所周知的情況是:儘管後來都已經放棄,但是紅色高棉當時受到過美國和中國的支持,而後者先後都有過與越南為敵的經歷。紅色高棉的興起和「民主柬埔寨」政權的建立,正值中國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期間,流亡在密林間的紅色高棉竟然作為合法的柬埔寨政府得到了美國的承認,並且可以保持在聯合國的席位。

  另外,在柬埔寨國內也有抵制審判的力量,曾經為紅色高棉效力的許多軍官現在還在柬埔寨政府正規部隊里服役,包括首相洪森倒戈前也曾經是紅色高棉的一名軍官,「這關係到現政府的根基」。

  事實上,紅色高棉歷史的複雜程度超過了許多人的想象。柬埔寨人權聯盟主席凱克.加拉布呂在2004年表示:「審判紅色高棉不符合任何一方的政治願望。」「因為很多國家、很多人,包括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都與波爾布特和紅色高棉有過聯繫與合作。」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

  2007年10月初,審判前紅色高棉特別法庭公共事務主任海倫.加維斯公開表示:法庭旨在為受害者服務,首要工作是以受害者的名義對每宗個案進行審判,想到仲裁庭旁聽的非政府組織,須向柬埔寨內政部提出申請。目前,法庭已經接到3000多個非政府組織的申請。

  海倫.加維斯同時也對即將面臨的困難有過描述:「特別法庭需要在柬埔寨法律中找到它的基礎,但是這個法庭的特定結構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聯合調查法官、聯合檢察官、審前會議、還有法官決策所遵循的絕大多數準則。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要安排怎樣讓柬埔寨法律在這個特定結構中正常運作,進而確保審判達到國際標準,這些都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資金缺乏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2005年3月,國際社會終於決定為這次審判贊助3800萬美元,但這離所需的4300萬美元還有500萬美元的缺口。日本是最大的捐贈國(2160萬美元),法國(480萬美元)、英國(280萬美元)和澳大利亞(230萬美元)分別緊隨其後。貧窮的柬埔寨預計自身要拿出1300萬美元,不過它已經正式宣布最多只能拿出150萬。

  誰都沒有責任

  「整個審判程序一直在拖沓中進行。」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但是現在,誰都不可能為紅色高棉的種種惡形承擔責任的情形令人擔憂。」

  2006年7月21日,曾有「屠夫」之稱,被控種族滅絕罪名的「獨腿將軍」塔莫在金邊一間軍方醫院病逝,終年約80歲,其為在世並被押的兩名前紅色高棉領導人之一,死前他被柬埔寨政府抓獲並關押在金邊軍事監獄長達六年多。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也有泰柬邊境的民眾把這名「屠夫」視為英雄,原因是「他英勇地抵抗了越南侵略者」。

  2004年3月,73歲的喬森潘出版了自傳《柬埔寨當代史與我的處境》,主要講述20世紀60年代初到90年初柬埔寨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他本人在此期間的地位與作用,這是迄今為止紅色高棉高級領導人出版的第一本觸及那段引人關注的歷史的書。他表示,「我認為這本書能夠向人們說明我並沒有參與紅色高棉領導人屠殺我們的同胞」。

  在被捕之前,農謝就對美聯社的記者說:「我沒有參與殺害人民的行為,我也不知道誰應該為此負責。」他還說:「我當時是人大委員長,與政府的行動毫無干係。有時候,由於呆在人大常委會,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但早在1999年的一次被採訪中,S-21監獄的負責人康克由曾將矛頭指向農謝,稱其是「屠殺的主要負責人」。

  2007年10月7日,正在泰國進行心臟檢查的英薩利在曼谷國際機場否認了關於他與紅色高棉大屠殺事件有關的傳聞。他對在場的多名記者稱:「我知道自己極有可能被『審紅庭』傳招,但我沒有犯錯。我是斯文人,在紅高棉統治時期,我甚至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不過沒關係,就讓『審紅庭』找出事情的真相。」英薩利同時還表示自己動過幾次心臟手術,現在心很衰弱,「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

  許多人擔心,塔莫逝世后,會有更多的人逃過法律制裁而逍遙法外,因為「每一名前紅色高棉領導人去世都意味著特別法庭失去了一個重要線索」。所有前紅色高棉政權的高級領導人都已經年邁,很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受到法庭審判就已經死亡,「到最後,他們可能一個都沒有被正式押上法庭受審」。

  (柬埔寨街頭幾乎所有的攤點上都在出售關於紅色高棉歷史的書籍和音像製品。)(尹鴻偉/攝)

  人們似乎都在急於忘記過去,但那些恐怖的回憶和往事總是令人心潮難平。泰國曼谷的一名華人學者說:「在外界看來,罪惡明顯的這場歷史大審判遲遲才能開幕,自然要引來許多思考,甚至非議。」

  現在,政局正在走上正軌的柬埔寨希望能夠與痛苦的歷史和解,它正在使用一種更加寬容、開放的態度來對待過去:街頭幾乎所有的攤點上都在出售關於紅色高棉歷史的書籍和音像製品,其中包括2003年柬埔寨導演潘禮德(Rithy Pann )與那場災難的倖存者和當時的獄卒合作拍攝的影片《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再現了Tuol Sleng監獄屠殺1.7萬犯人的真實景象。

  在距柬埔寨首都金邊西北400多公里處柬泰國邊境扁擔山脈(Dangrek Mountains)中的安隆汶(Anlong Veng),是民主柬埔寨(紅色高棉)的最後一個據點,波爾布特也曾在這裡度過他最後的日子,死後就埋葬於此地。現在,那裡已成為新的旅遊目的地,一些國際商家們甚至盤算著如何把那塊地方變成有別於柬埔寨旅遊勝地吳哥古迹的又一個旅遊景點。來自日本等國的國際商家們想開拓的旅遊景點還不僅僅是安隆汶,「萬人坑」「S21」和「Cheung Ek殺人場」等其他的一些與民柬有關的場所也成了他們開發和賺錢的目標,2006年到這些「特色旅遊」景點參觀的外國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當然,對這種發「民柬財」的商業行為也遭到了很多柬埔寨民眾的反對,「這樣做僅僅是為了取悅遊人,希望能讓那些『遊盪的魂靈』早日入土為安」,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對公開展示受害者頭骨的做法也一直持反對意見。

  現在,已經逐步成為東南亞旅遊熱點地區的柬埔寨經常充滿了歡樂景象,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期間,無論是金邊的皇宮廣場外,還是吳哥窟古遺址周圍的道路上,貧窮的柬埔寨人都會滿臉笑容,不斷向身邊的同伴,或者遠道而來的遊客潑撒著涼水和白色粉末以示祝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