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讓中國人五味雜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0-23 1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實話,本人對長篇小說不感興趣。認為看長篇小說就像嗑瓜子一樣,既浪費時間又花費精力,收益也不是很大。在莫言獲獎之前,並不知道莫言是誰。只知道前幾年張藝謀導演過一個很前衛很有影響的電影《紅高粱》,至於它的作者是誰還真沒記住。直到11日在報紙上看到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才對莫言有了初步了解。當時感覺很奇怪,因為諾貝爾獎一向與中國無緣,這次中國人突然獲獎,感覺很不適應,以為世界諾貝爾組織是不是吃錯了葯,把獎發錯了?

    在中國人眼裡,諾貝爾獎一直是西方操縱的政治工具。西方人用它來羞辱中國和世界其他與西方意識形態相悖的國家。中國人之所以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因為中國人從來都沒有拿到諾貝爾獎,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它卻增多次傷害過中國人,干涉中國內政,對於這個充斥著強烈西方觀念的獎項,中國人不認可也就不奇怪了。不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斷地進化,諾貝爾獎也不例外。中國逐漸與世界接軌,世界也在慢慢適應中國的崛起。從今年諾貝爾獎的頒發情況來看,基本趨於公允。和平獎給了歐盟(不要偷換概念,把歐盟與北約混於一談,記住:歐盟是一個經濟組織,北約是一個軍事組織,兩者是有差別的)以此來鼓勵歐盟在歐洲經濟危機中做出的貢獻,經濟學獎給了兩個美國人,文學獎給了中國作家莫言。雖然仍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在網際網路上對莫言獲獎的評論已告一段落,圍繞其政治立場曾激起一些質疑的聲浪

    讓世界諾貝爾評委會也是一肚子苦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韋斯特伯格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是說:我們必須強調,根據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法則,我們選擇的是作家個人及其作品,作家的性別,宗教信仰,國籍等因素都不在我們的考慮之列。我們只選擇那些在文學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作家。因此,從理論上說,只要有足夠傑出的文學成就,我們會連續五次把這個將給中國作家。個人認為,韋斯特伯的表態是真誠的。中國能不能連續五次獲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人已經把諾貝爾獎的大門踢破。

   諾貝爾文學獎給了莫言極高的榮譽,也把莫言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高處不勝寒,相信莫言對這句話肯定有很深的感觸。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莫言獲獎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獲得的世界性最高獎項,應該感到榮耀和自豪,這不僅是中國人在諾獎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確實是莫言的文學成就對得起這個獎項。偏偏有一部分人處於某些政治目的的需要,對莫言的作品說三道四,一直發展到對莫言人格的攻擊。把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看作是對中國人的恥辱。中國人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時沒有感到恥辱,獲得了獎反而感到恥辱了,這種心態讓人難以理解。平心而論,不管從哪個角度講,莫言獲獎都不是一件壞事。更何況,莫言獲得的是文學獎,並不是帶有政治色彩的和平獎。要攻擊莫言,也得從文學的角度,從創作藝術的範疇進行評判。世界諾貝爾組織把文學獎發給莫言,不管出於何種政治目的,都不是莫言的錯,因為莫言決定不了這件事情。沒有本事獲獎,卻有本事誹謗,這是一部分教授、專家、知識分子的醜陋德性。中國人擅長窩裡斗,從建國以來的幾次政治運動,到前幾天遊行中出現的打砸搶,無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外軟弱對內殘忍的歷史性劣根。窩裡斗是中國人的致命弱點,這個弱點成為世界笑柄,也是其他小國敢於挑釁中國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認,任何文學作品,都有它一定的政治傾向性,莫言的作品也不列外。莫言出生於1955年,親身經歷了文革和改革開放,應該說他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的發言權,他的作品也難免不打上時代的烙印。正是莫言的作品一改以前歌頌、崇拜的老調,真實的反映了底層農民的苦難生活,向世界展示了不為人知的一面,才招致保守腐朽勢力的圍攻和謾罵。如果中國沒有莫言,真不知道對老百姓會有什麼好處。你可以攻擊任何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攻擊莫言,只能證明你智商低下。

    還是用瑞士文學院院士韋斯特伯格對莫言的評論結束我的帖子:在我作為文學院院士的16年裡,沒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樣打動我。他富有想象力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僅是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