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大藤畢業生的比較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2-10-17 0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周遊列國逍遙人生


首先聲明,本文沒有人身攻擊,只是描述現象就事論事,敬請砸磚時輕點慢點,俺不至於受傷。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俺接觸到很多中國和美國大藤畢業生。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對他們的印象和評價。

例1:俺讀PhD時的老闆是H的PhD畢業。當時40歲出頭為正教授。手上每個手指抓一個R01基金,實驗室30-40號人。老闆為人謙和,經常帶學生們出海捕魚抓蝦。但工作認真,提問題一針見血。一個問題就讓你覺得口服心服外加佩服。

例2:俺讀PhD時的一中國藤校(BD)學生,早俺們2年公派出來。老兄看新來的同胞只用眼角餘光,開同學會時以國家主席自居。畢業後到一個州立二等大學當教授。去年到那個城市會另外的朋友,談到他老人家。結果他是20年如一日,看不起不是中國大藤的同胞,沒有什麼朋友。

例3:俺做fellow時的老闆。Y校的MD/PhD。學術上一流,開會總是主席台上就座。對病人如親人,對學生像對兒子。從來不發火,經常邀請fellow們出去喝酒。但工作起來一絲不苟,兢兢業業。

例4:俺做fellow時的一個鄰居,中國QH畢業。老兄從來不理睬不是QH畢業的同胞。一次要搬家,叫俺去幫忙。5個非QH的同胞幹了4小時,結束后沒有水喝,沒有飯吃。第2天見面還是不打招呼。

例5:現在所在城市大學的一個中國KD畢業的副教授,實驗室只雇中國同胞。不出活時不但謾罵,還有人身攻擊,小姑娘們個個心驚膽顫,經常晚上哭成淚人。

其他接觸的中國以上三所大藤的人均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的體會是:美國大藤不但教書,而且育人。中國大藤可能教書,但不知育不育人,我接觸的很多中國大藤畢業生情商實在太低。

如有得罪,手下留情。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沙發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2-10-17 05:38 | 只看該作者
說實話,聽見什麼藤不藤的就頭疼,沒意思,這東西有那麼重要嗎?一所好學校固然對人生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但似乎也重視得過分了,相信有好的父母,有自制力,在什麼樣學校出來也能有好的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8

帖子

13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9
3
robot_wrangler 發表於 2012-10-18 01:57 | 只看該作者
我供職的公司是美國500強中第一百十幾名,CEO畢業於一個二流大學,我們分部的VP更是來自"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可是人家不是一樣呼風喚雨,年薪百萬么?歸根結底,"是金子總會閃光",你是個人物那就是個人物,靠"名校包裝"沒多大意思,除非這輩子打算當教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4
泥馬 發表於 2012-10-19 04:56 | 只看該作者
養出的人品不好,美國藤校出來的人教養較好,比較會做人。個人認為,如要舉例,相反的例子也能舉出。但作為相對的比較,樓主的看法有一定根據。
另一個問題是藤校的作用,實際統計和專家意見認為,藤校名聲有「敲門磚」效應,即有利於進入理想的公司或得到較高的起薪。但入門后就看個人表現了,藤校的名聲不能管一輩子,也不能代替個人表現。此外,藤校的另一優勢是其「校友網」的人脈關係,即藤校的校友擔任高管或老闆的人多,可以幫助提攜本校校友。不過,這個關係網不是藤校也有,而且更緊密,這就是兄弟會FRATERNITY或者姐妹會,其成員們也會互相幫助提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569

帖子

400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6
5
泥馬 發表於 2012-10-19 21:08 | 只看該作者
leige 發表於 2012-10-19 06:35
美國10大就業最差的大學本科專業~~!!
請注意,選系比選校重要,就算讀的是排行前面的大學名校,但所讀科系 ...

這是第三個問題:藤校與專業選擇的問題,跟前面兩個問題有不同。

原則上說,能進藤校肯定是難能可貴的成功,但不是唯一性的獨木橋。藤校歷史悠久,傳統的文理醫商等學科發達先進,但一般來說與新技術革命相關的工程技術學科並不強。所以,藤校對於文理等學科來說,學校和專業選擇有一致性。但工程學科的選擇,藤校沒有一個進入工程top 10的,所以選校與選專業就不具備一致性。這就需要考慮選校與選系(專業)的平衡問題,比如醫學的非藤校Johns Hopkins就很棒。個人覺得,藤校這個概念比較偏科,不如hymps全面。

此外,與選專業相關的是所謂個人興趣和就業前景的平衡問題。有的說:應該按學生興趣選專業,學習愛學想學的專業;有的說:選專業得考慮就業前景和市場接受度,以避免畢業即失業。前者比較理想,或者有些功利。個人覺得,這跟家長的實力有關,富裕的家庭比如擁有家族企業或高收入不差錢的,有實力有人脈關係解決子女大學畢業后的工作和生活問題,自然是孩子有興趣學啥就學啥。但是家庭實力不濟囊中羞澀的孩子,選專業時就不得不考慮就業和市場。否則,畢業即失業不僅給學生本人而且給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財政壓力或打擊。身邊有個例子:那孩子高中理科挺好但覺得學得累,大學就選了graphic design,覺得比數理化有興趣。但正象版主引用的10大就業最糟專業之一就是graphic design,果然本科畢業即失業,找不到穩定工作。好在他家庭算是富裕的,養著他晃悠了1年後又出錢讓他回學校讀master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