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繁榮版面: 中國大學能打敗美國大學嗎?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2-10-17 0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信人: gogo2004 (挑燈看劍)


在印度最好的工程學府之一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德里分
校,我們見到了21歲的施拉姆(Shriram)。他在48.5萬名參加了該校入學考試的考生中
,排名第十九位。我們管他叫第十九先生。這所學院的入學考試對考生要求極高。

施拉姆能告訴你他得知自己考試結果的具體日期和時間。這個考試,以及為之所做的准
備,幾乎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全部內容。他在很小時就因為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獨具天
賦而作為「大天才」被挑選出來。為了備考印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他報名參加了一
個私人培訓機構,這家機構專為學生進行備考前的強化訓練,訓練內容包括物理、化學
和數學這些主要的考試科目。按照施拉姆自己的估算,那兩年裡,他每周學習90個小時。

來到印度理工學院后,施拉姆發現班裡都是學習尖子。老師們則對學生寄予著厚望。在
第一次數學考試中,他這個一年級班級同學的平均成績是30%。施拉姆也考得很差,不
過很快成績就升上去了,為此他犧牲掉了部分睡眠,以便能夠多些時間用來學習。他說
,「長這麼大,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到這裡來。我知道如果我能夠進入印度理工學院,學
習工程學專業,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那麼我們的一生將會完美無憾。我將娶一個漂亮
的女孩兒,開一家公司,幫助我的國家發展,實現家族的希望和夢想。」

印度和中國都有競爭激烈的全國統考制度,通過考試幫助國內的頂尖大學選出最聰明的
學生。其競爭之激烈、準備過程之艱苦、舉國上下對考試結果之焦慮,無不讓美國的大
學本科入學考試SAT看起來如同兒戲一般。在中國和印度,押在考試成敗之上的籌碼要
沉重得多。那些考入前1%的幸運兒們有機會進入自己選擇的大學,未來職業之路從此被
引入了快車道,將有更高的收入,並將開始享受中上層階層的生活。

對於剩下的99%考生而言,統考制度帶來的結果並不怎麼樣。在中國和印度有近4,000萬
名大學生。大多數人就讀的學校只是在以低成本大批量地製造著畢業生而已。學生們抱
怨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如同工廠炮製一般,枯燥乏味。用人單位也是叫苦連天,稱許多畢
業生需要先重新參加培訓,之後方能完全勝任自己的工作。

目前來看,美國的大學體制仍是遠遠領先。不過再過十年,全球在下一代的教育方面,
將有一爭,中國和印度有潛力改變當前的力量均衡。隨著大量適齡學生即將進入大學求
學階段,這兩個國家已經將改革本國大學列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

中國和印度還有多長的路要走?在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
BCG),我們開發了一套新的排名系統,對各國的教育競爭力進行比較,我們稱之為BCG
E4指數。這套排名基於四個E:Expenditure(開支,即政府和家庭用於教育方面的投入
水平);enrollment(人數,即在校就讀的學生人數);engineers(工程設計人才,
即進入就業大軍的合格工程設計人才數量);elite institution(精英學府,即在全
球高等教育院校中名列前茅的學校數量)。

美國和英國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主要因其教育開支較高,且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學以及
工程類院校數量多。中國排名第三,印度是第五,主要是因在校就讀人數多(排在第四
位的是德國)。美國獨佔鰲頭的原因很明顯:其一,美國用在教育上的花費最高,每年
的教育開支達9,800億美元,是中國的兩倍,印度的五倍。美國還是生產工程設計人才
密度最大的國家,每一百萬名居民中就有981個工程專業畢業生,而中國和印度分別是
553個和197個。

目前整體而言,美國大學在給學生提供就業準備方面,做得最好。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預計,美國81%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立刻勝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
度畢業生做得到這一點,中國的這個比例是10%。中國某大學的系主任對我們說,「中國
學生能夠照貓畫虎地解決一個問題,但一旦需要獨創的思維和自己的發明創造時,我們
就沒轍了。我們正在非常努力地彌補這個不足,我們正努力讓我們的理工科教育成為解
決問題的基礎。」

在中國,成立於1898年的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整體實力在國內名列前茅。一
位北大的學生以極其嚴肅的口吻告訴我們,「要能在圖書館佔到位子那你運氣夠好。哪
怕是凌晨三點,你在那裡都找不到空位。」

目前,北京大學是中國的九校聯盟之一,九校聯盟是中國借鑒美國常青藤盟校模式、於
2009年建立的學校聯盟。其目的在於通過九大資金雄厚之院校的合作,吸引到最好的學
生和教師。最近,這些院校每家從政府那裡得到了2.7億美元的資金,他們還在吸引「
海歸」(即那些在海外拿到博士學位的中國學子)回來領導這場中國的文藝復興,給海
歸的回遷紅包高達15萬美元。

儘管這九大院校最有實力闖入全球精英院校之列,不過中國政府還選出了一百家主要大
學院校作為第二梯隊,政府為這批院校投入了總計28億美元的資金。

這兩批院校在校生之間的差距通常並不十分明顯。每年參加中國教育系統全國性高考的
高中學生有1,000萬人,高考決定了他們的排名以及能夠進入哪所大學。高考狀元們都
成了全國皆知的明星。不過,批評者們認為,高考過於強調記憶能力,依靠對事實的死
記硬背以及考生的反應速度就能決定是否可以被大學錄取,這未免過於武斷。有個最近
高中畢業的考生告訴我們,「高考那天我感覺不太舒服,結果我的排名在前10%,不是
很好,進不去九校聯盟。我感覺好像生命就此完結了似的。」

與中國相比,印度未來要走的路更長。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一位資深系主任說,他每
天要面對的事情就是去處理設備短缺、教師的薪酬過低以及學生指標問題,有些時候一
些不會說英文或是讀懂英文的學生會憑藉指標進入大學(這個指標旨在彌補印度種姓制
度所造成的後果)。他在自己那間敞著門的酷熱辦公室里抱怨道,「我們資金不足,教
師隊伍中拿博士學位的人太少,而我們的入學人數有五分之一被指標生佔據了,對此也
沒有任何補救措施。」

印度大學資金不足的一個原因在於,印度中央政府拿出來的教育經費相對較少,只佔教
育總開支的15%。印度28個邦的教育開支則因富庶程度和基礎設施情況而異,懸殊很大
。不過,同中國不一樣,印度的私立教育系統很發達,私立學校有近20萬家,還有1.7
萬所私立大學。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私人投資者正源源不斷地將數十億美元投入印
度的教育領域,而印度政府也計劃進一步發展壯大印度最知名的綜合性大學以及社區院
校。當前這個五年計劃中建議將教育領域的投資提高到180多億美元。

不過,即便是加上目前所做的這些努力,中國和印度用於高等教育的資源合在一起也不
過是勉強達到了320億美元──這是哈佛大學(Harvard)一所學校就能籌集到的資金水平
。不過在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就成功的基礎而言,重要的不只是資金,還有態度。印
度理工學院那位第十九先生代表了發憤圖強、天資聰慧且有意改善自己生活狀態的一代
學生。在北京大學一間學生宿舍,貼著的勵志箴言反映出了這一代學子上進的決心:「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12-10-17 09:1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10%:把馬列哲學、馬列政經、黨史之類的狗屁玩意兒扔到它們該去的地方 ------ 茅房,代之以切合社會、企業確實需要的、注重實戰和創造性的課程,看看有幾個大學生、教師、社會上的老百姓會反對的?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10-17 09:25 | 只看該作者
shanren 發表於 2012-10-17 09:11
中國的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10%:把馬列哲學、馬列政經、黨史之類的狗屁玩意兒扔到它們該 ...

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10%,有點言過其實。但把馬列哲學、馬列政經、黨史之類立刻扔到垃圾桶里應該可以做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4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2-10-18 02:35 | 只看該作者
shanren 發表於 2012-10-17 09:11
中國的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10%:把馬列哲學、馬列政經、黨史之類的狗屁玩意兒扔到它們該 ...

絕對同意扔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5
shanren 發表於 2012-10-18 09:11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10-16 20:25
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10%,有點言過其實。但把馬列哲學、馬列政經、黨史之類立刻扔到垃 ...

我說的教育經費一夜之間增加10%,指的就是把這些騙了幾十年人的課程去掉,把這些教師打發走,起碼能給學校省下10% 的經費,完全可以用來干別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19

帖子

66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1
6
湖濱 發表於 2012-10-18 22:10 | 只看該作者
中美大學的培養方向完全不同,二者沒有可比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2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