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放手就是生路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10-17 0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放手就是生路——關於印度人抓猴子的一點感想
作者: 渡痴禪師 10/16/2012

突然就想起了這個故事,說的是印度人抓猴子的辦法。他們在一個罐子上開一個猴爪大小的洞,在裡面放上猴子們喜歡的水果,然後坐等猴子們來偷罐子裡面的水果,猴子將爪子伸進罐中拿取水果,由於猴爪握著水果捏成了拳頭,於是就再也無法從罐子中將爪子拿出來,獵人就趁這個時候去捕捉猴子。大多數猴子都舍不下手中的水果,儘管它們拖著罐子苦苦掙扎,最終還是眼睜睜的被獵人逮住。這個故事有很多種版本,有說是非洲人捉猴,有的說是在樹洞里放石頭,但歸根結底是一個主題——猴子捨不得放手,導致最終被生擒。

老僧既然披著禪師的馬甲,當然得選一個與佛家相關的版本,我寧可相信「印度人捉猴」是這個故事的原版。印度是佛家的起源地,印度人是最有可能設計出這樣的捕猴技術的。因為這個故事裡面起碼涉及到了佛家的兩大主題:貪愛與執著,當然這兩大主題其實是一回事,貪愛就是執著。在佛家術語中,「貪」其實就等於「愛」,意思都是「不舍」,而「不舍」正是「執著」的表現形式,幾乎所有的佛經其實都在講一個主題——那就是「破執」,用通俗的話來說,「破執」就是「放手」。猴子們先是被罐子里的水果誘惑,生起貪愛之心,進而伸出爪子拿起水果,這就產生了貪愛之行,拿起水果又不懂得放手,於是就在自己製造的困境中掙扎,最終被自己的貪慾捆綁,成了自己貪愛執著的囚徒。

現實之中的「猴子」是很多的,他們各自的「水果」或許有不同,但大多數都逃不脫「錢、權、名」這幾樣東西,不同的也許只是形式而已。在中國,猴子又被稱為猢猻,現在看到猢猻們為了幾隻「水果」而拖著罐子掙扎,老僧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猴兒們啊,放手就是生路,何必一定要拖著罐子去尋死呢?當年的弼馬溫被壓在五行山下,所謂「五行山」其實是他自己內心的「貪、嗔、痴、慢、疑」五種心魔,破除這些心魔「五行山」自然就倒塌了。當然,猢猻如果能聽人話,那也就不是猢猻了。所以,說了也是白說,該怎樣還得怎樣,既然註定要來,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既然「蔣中正」出現了,那麼「毛潤之」也就不遠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