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國前毛澤東稱哪位能文能武中共高級幹部為「大哥」

[複製鏈接]

2726

主題

2980

帖子

41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豬快跑 發表於 2012-10-8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邵式平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土地革命時期的優秀軍事家,江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初期的主要領導者。在其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黨和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是江西現當代史上政績卓著、口碑長存的優秀共產黨人、著名領導者。值此邵式平誕辰110周年、逝世45周年之際,回顧他為國為民奮鬥不息的革命生涯,學習他坦蕩無私清正廉明的崇高風範,對於激勵全省人民為加速崛起而奮鬥,具有深遠的意義。

  邵式平是一位起點很高、文武雙全的傑出革命者,在民主革命中的開創之功青史長存

  邵式平1900年1月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邵家坂一個農民家庭,式平之名是他的啟蒙老師給他取的,意思是希望他能「拭盡人間不平」「做一個時代的楷模」。老師的期望在邵式平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一介書生,投筆從戎,搞農運,鬧暴動,建武裝,參與領導創建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籌建中央蘇區閩贛省,建立了不朽功勛。

  1916年,邵式平進入弋陽縣立高等小學讀書,與方誌敏同窗三載,結為摯友,共同發起成立了弋陽九區青年社,立志「剷除人間不平,和惡勢力斗」,由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個愛國主義者。1919年7月,邵式平考入南昌一中。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與方誌敏一道投入革命洪流,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1923年秋,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史地系,在校期間積極投身和領導愛國學生運動,擔任校學生會主席,成為進步學生領袖。1925年10月,邵式平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1月轉為共產黨員,並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1926年,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被黨組織派回江西從事革命活動,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1927年春,他出任江西改組后的國共合作的省黨部監察委員,積極推動江西工農運動和反對國民黨右派破壞革命的鬥爭。

  五四和建黨時期的革命活動、北京的大學生活和知識背景,江西省黨部的組織領導經驗,為邵式平在大革命失敗后返回家鄉領導革命,發動武裝鬥爭,創建革命根據地,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鬥爭經驗和較高的革命起點。大革命失敗后,邵式平回到家鄉弋陽,積極投身武裝鬥爭,在山區組織農民開展游擊活動。1927年12月底到次年1月,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他與方誌敏、黃道等一道領導弋橫農民武裝起義,建立工農革命武裝,實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開始了創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歷史征程。作為根據地和紅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邵式平主要負責軍事工作,先後擔任贛東北游擊大隊政委、信江特區軍委主席、信江軍政學校校長兼政委、贛東北省軍委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在開創革命局面的鬥爭中,邵式平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他運用豐富的知識,憑藉開闊的眼光,提出深刻的見解,參與領導根據地建設,指揮贛東北紅軍連續取得對國民黨軍作戰的勝利。1929年5月至7月,他率部擊破敵人煞費苦心組織的「砍樹運動」;8月關王殿戰鬥,率部全殲國民黨軍戴岳部一個連,這是贛東北紅軍創立初期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一次繳獲機關槍;1930年1月率部攻克上饒,7月奇襲景德鎮,使根據地擴大到贛北;9月,邵式平任紅十軍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與軍長周建屏率部艱苦轉戰,開展土地革命,使贛東北和閩北聯成一片,形成閩浙贛革命根據地。邵式平在對敵鬥爭中屢建奇功,是方誌敏的得力助手和親密夥伴。「上有朱毛、下有方邵」在當時革命群眾中廣為流傳。1933年1月,奉中央電召,邵式平受方誌敏囑託,率紅十軍赴中央革命根據地參加第四次反「圍剿」,任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第十一軍政治部主任。之後,根據中央安排調離部隊,組建閩贛蘇區,任閩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閩贛軍區代司令員、代政委,閩贛省委書記等職。閩贛省是在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第五次反「圍剿」爆發前建立發展的一個新蘇區,又是第五次反「圍剿」初期的主戰場。當時,外部重兵壓境,內部則面臨肅反擴大化,環境異常嚴峻。邵式平始終站在第一線,領導閩贛省軍民大力開展土地革命,創建紅七軍團,擴紅支前。他苦撐危局,即使受到錯誤對待,也是忍辱負重、信念不改。

  抗戰時期,他任陝北公學教育長,在延安參與主持了陝北公學的教育工作。抗戰勝利后,參與開闢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先後擔任省委副書記、東北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為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邵式平在民主革命中展現出來的才能和貢獻,得到黨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讚揚。毛澤東稱讚他「能文能武」,親熱地稱他為「邵大哥」;陳雲讚揚他是「有見解的同志」,充分肯定他在參與東北根據地政權和財經工作中的見識和才能。

  邵式平是一位眼界開闊、見識廣遠的非凡建設者,在籌劃江西發展大業、開創全省建設新局面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自1949年6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邵式平出任新政權的第一任主席,一直到1965年3月24日逝世,他在省長職位上主持政府工作16年。16年間,他面對著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經濟恢復、秩序重建的艱難,面對著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本著「思想宜解放,敢裁新裝」的膽識,以開闊的眼界、廣遠的見識和宏大的氣魄,組織推動江西工業、農業、科技、文化、教育的新發展,創造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新業績。

  立意高遠,大手筆繪就南昌城市建設藍圖。南昌解放后,邵式平在進城之初就指出:南昌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隨著社會制度的改變和生產的發展,城市將有很大的發展,必須及早研究城市建設問題。他親自擔任南昌市城市建設委員會主任,第一件事就是主持制定《南昌市城市建設方案》,繪製《南昌市新城區計劃圖》。為使方案切合實際,他邀陳奇涵、範式人、方誌純等領導一起走街串巷,進行實地考察。在他的主持和倡導下,八一大道、省政府辦公樓、江西賓館、八一大橋、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等標誌性重點工程一一建成,拉開了南昌城市建設的新格局。周總理在視察南昌市建設時評價道:「江西老表,氣魄不小。」八一大道建成后成為當時與北京長安大街、漢口中山大道齊名的全國三條大道。為滿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美化城市,他主持改擴建了八一公園、新建了人民公園和民德路公園。此外,他還主持新建了撫河橋,興建了防洪圩堤及碼頭,加強了城市公共交通、給水和園林綠化等方面的建設,這些基礎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至今為江西人民所稱道。1956年9月,他主持提出的《南昌市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得到省委、省政府批准,為南昌市區發展的基本框架打下了堅實基礎。邵式平還卓有遠見地提出了以麥園為中心建設科學城,構築南昌一江兩岸美麗城市的設想。這個設想,今天已經實現,人們仍不得不為他的遠見發出由衷讚歎。

  殫精竭慮,高起點構建江西工農業發展框架。邵式平對江西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思考,其戰略思想和基本思路是,在發揮江西農業和礦產的優勢的同時,「把江西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工業基地,建設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為農業服務的、為大工業服務的工業體系」。為此,他殫精竭慮,千方百計爭取國家支持,深入基層動員全省力量,在十多年間建成了以一批重點工程為骨幹的門類比較齊全的江西工業體系。1951年,黨中央做出建設我國航空工業的決策,並決定在南昌建廠。邵式平親自擔任320廠籌建委員會主任,同時決定創辦技工學校,廠校並舉,培養技術人才,他還親自兼任校長。在他的直接領導下,3年後,我國首架自己製造的雅克-18型飛機在南昌飛上藍天。毛澤東主席聞訊大喜,致電祝賀。立足於江西是農業大省的實際,1958年,邵式平主持試製成功「八一」牌萬能拖拉機。「八一」牌萬能拖拉機是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台水旱兩用中型拖拉機。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重點工程156項,江西佔6項,同時,還新建、擴建了地方重點項目169個。為推動江西農業的發展,根據中央部署,經邵式平倡議,江西省委、省人委決定建立農、林、牧、漁綜合墾殖場,全面開發山區經濟。江西墾殖事業的發展為全國所矚目,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到三年困難時期,江西是全國農業生產形勢最好的省份之一。在全國糧食緊張江西日子也緊的情況下,江西超額調出糧食支援全國和上海等兄弟省市。從1961年到1963年,江西共調出糧食121.84萬噸,外調糧食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在維護國家大局、支援國家建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

  崇尚科教,全方位推進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建設。邵式平出身科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主政江西期間,他眼光長遠、身體力行,始終將發展江西教育科技文化事業放在重要戰略位置,是尊重科教文化的楷模。新中國成立之初,邵式平主持制定了《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並就接管、調整、改造全省各類學校等做出具體規定。當時,江西經濟文化基礎差,教育落後。為改變現狀,邵式平首先大規模舉辦幹部教育和工農業餘教育。同時,堅持兩條腿走路,在堅持把師範部改成師範學院,創辦江西大學、江西工學院等一批普通高校的基礎上,積極興辦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工業勞動大學、江西科技大學等一批半工半讀性質的學校,並擔任江西師大和江西工學院的榮譽教授。他的這些努力,為江西高等、中等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以遠見卓識推動江西科技的發展,倡導成立省科技協會,在全省開展科普工作;籌建省科學院,在1962年國家撤銷地方科學院后,成立西山科學實驗場,保存科研力量;兼任省科委主任和省科技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全省科技工作的開展。他積蓄、培養、扶植人才的遠見卓識,為江西科技事業的發展積澱了力量。邵式平極端重視理論和文化工作,是理論、文藝工作者的良師益友。他經常主動參加省社聯的學術活動,提倡獨立思考和自由爭辯的風氣。他指出:「話不說不明,學問不爭不發展,經過討論弄清楚了就算過去,沒清楚那就再爭。」「百家爭鳴的『百』字是個數目字,人多了就能爭起來。」「在學習與研究中,講對了當然好,講得不對也沒有關係,錯了就改。」「對講錯了的同志,不要戴帽子。在學習與研究中,不管行政職務大小,大家都是同學,你可以反對我的意見,我可以反對你的意見,這要成為一種風氣。」他還十分關心文藝工作,注重保存地方劇種,弘揚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優秀文化。1958年2月,邵式平在省、市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地要繡花,人要文化」的號召,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文化普及作貢獻。他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自然要發展……文化這個東西不要看輕它,成為群眾的東西就有力量」。為此,他積極付諸實踐。他從江西實際出發,保留改造江西地方戲南昌採茶戲,並組建江西採茶戲團,成立江西贛劇團,使得江西地方劇種得以保存。在保存地方劇種的同時,他十分強調在挖掘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造革命新文化,強調文藝為現實服務。1959年7月,省贛劇團在廬山為中央領導演出《還魂記》中「遊園驚夢」一折,得到一致好評,毛澤東給予贛劇「美、秀、嬌、甜」四字讚譽。在周總理的親自推薦下,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領導之邀,贛劇還移植到東北,豐富了東三省人民的文化生活。1961年4月上旬,他向全省發出了在農曆穀雨期間開展支援春耕生產文娛活動的建議。建議一提出,即得到全省各界的熱烈響應。「穀雨詩會」也由此成為一年一度的江西地方詩歌節。「文化大革命」期間,「穀雨詩會」被迫停止,1980年又在江西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同期望中恢復,並逐漸轉變為有著較強專業性、藝術性的詩歌盛會,繼續推動著江西文壇的發展與進步。

  邵式平是一位清正廉明、心繫群眾的卓越領導者,在他身上體現的優秀品質是我們黨的光輝典範和寶貴財富

  邵式平豁達大度,顧全大局,為政清廉。他牢記服務宗旨,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是新的歷史時期幹部群眾的學習楷模。

  他作風深入,非常重視加強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聯繫。他指出,人民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要脫離人民。他喜歡直接與普通群眾接觸,要求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定期接待來訪群眾,傾聽他們的聲音,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規定每周三下午為省長接待群眾時間,並堅持多年沒有間斷。他指出:「重不重視人民來信問題,不僅是個民主作風問題,而且是個階級立場問題。」他對官僚主義深惡痛絕。有一次他到贛南考察工作,看到糖廠外擠滿了送甘蔗的群眾,有的群眾已經等了好幾天都沒有交上,導致大家怨聲載道。他立即要求當地領導現場處理,解決問題。他要求商業部門改進服務態度,指出:「我們的商業職工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不是應該更高、服務態度應該更好嗎?」

  邵式平心繫人民,對自己卻處處嚴格要求,始終保持革命者本色,從不搞特殊化。1952年3月,供給制開始改為補給制,邵式平按規定每個月發100多元,他除了每月給女兒10元,20元自己零用,其餘70多元都作為黨費上交。他堅持「必須把公私絕然分開」,強調「共產黨員對自己的生活不管理,採取不問不聞的態度,在今天及以後都是不對的。……個人的生活必須適合於黨的要求。一個共產黨員在建設中,享受自己勞動價值以外的絲毫東西,就是最大的恥辱」,並對自己生活的管理建立個人賬目,以備自己檢查。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一雙皮鞋穿了多年,已經很破舊了,工作人員偷偷給他買了一雙,還受到他的批評。他的老同志、老戰友來南昌,他只是在自己家裡做幾個菜招待,從不用公款大吃大喝。他的稿費自己不用,都送給省政府辦公廳俱樂部使用。1960年,班禪大師來南昌,送他一對麝香、一塊瑞士手錶,他也全交公了。他嚴格約束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從不以自己的職權謀取任何私利。在他生病之際,他病床就設在自己家中,不少同志勸他到北京、上海等地大醫院檢查治療,他一概謝絕。他對夫人胡德蘭講:「我是省長,我有病有條件可以到上海、北京去治,一般幹部病了能去嗎?還有幾千萬江西人民,他們能去嗎?如果我去了,我問心有愧呀!」在兩年多的治療過程中,除了北京、上海的專家來會診,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南昌。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親民情結伴隨他一生,直至生命中最後一刻。他的偉大公僕情懷永為世人景仰,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追憶邵式平的生平和思想使我們深受教育。他那波瀾壯闊、極富特色的光輝一生,深刻地回答了先進知識分子如何面對國家民族的苦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思想信仰和奮鬥目標,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民族的精英;深刻地解釋了贛東北何以成為方誌敏式根據地,具有以創造為其集中表徵的獨特內涵與特點;深刻地展示了在落後條件下如何改變江西面貌,在更高起點、更大平台上建設發展的遠見卓識和偉大實踐;生動地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襟懷坦蕩、無私無畏、勇於創新、心繫人民、清正廉明、造福一方的高尚品格。當前,我省正處於加速發展、進位趕超的大好時期。紀念邵式平,就是要進一步學習和弘揚邵式平的遠見卓識與高尚品格,解放思想,開拓奮進,不斷用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告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譜寫新時代歷史前進的新篇章。

  主要參考文獻:

  高景春編《邵式平文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國強編《邵式平教育文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國強、李希文著《邵式平傳》,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7

主題

1156

帖子

65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無出其右者

Rank: 5Rank: 5

積分
6521
沙發
我們的元首 發表於 2012-10-11 04:04 | 只看該作者
流氓有大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