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1174
964
貝殼網友八級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8128
9368
五級貝殼核心
91
198
233
貝殼網友一級
Djogchen 發表於 2012-8-22 20:07 如果單從印度原始哲學「梵我一如」來判斷印度的哲學是偏離原始佛教的理論的話那 未免有點「以偏概全」,印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8-23 22:16 此言差矣。 阿含經的第一次結集是在佛陀涅磐后的三個月,由五百位阿羅漢共同完成的。 在印度,佛法的流變 ...
Djogchen 發表於 2012-8-25 04:28 業力之說是來自《吠陀經》,印度教的業力與佛教的業力之說的分別之處在於,印度 教中,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8-25 20:50 阿含經中所提到的業說——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
Djogchen 發表於 2012-8-28 17:50 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既然是直接解脫,可否解釋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8-28 18:50 是直接導向解脫的教法!也就是法次法向。 在《阿含經》中,有一經名為《第一義空經》,其中佛陀說:「雲 ...
Djogchen 發表於 2012-8-29 22:00 佛陀所說的「第一義空」乃是諸阿羅漢及菩薩,的境界,正如「心經」所說『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凡夫以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8-29 22:38 《阿含經》中《第一義空經》講了兩個內容,其中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 ...
Djogchen 發表於 2012-8-31 07:09 你的解法就是望文生義,而且與「第一義空」產生矛盾,心經里以及楞嚴經都為這第 一義空下了一個結論「隨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8-30 20:54 六識身都是無常,無我,苦,空生滅變化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 ...
Djogchen 發表於 2012-9-2 04:23 得罪一些講一句了!我開始有點懷疑你讀經的真正意味,看見經文有「輪迴」一字就 下判斷說這是講輪迴,這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9-2 07:16 很奇怪!多麼明顯的經文啊。佛陀讓我們破除的不是身見嗎?您還在找輪迴的主體。那麼輪迴一事是否存在?佛 ...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9-8 01:43 佛陀教導我們的不是如何輪迴,而是如何解脫輪迴,所以教導我們苦集滅道,十二緣起,這才是重點,才是根本。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