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為何愛讀奇書《何典》?

[複製鏈接]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2-9-17 0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學問的人遇到自己未曾見過的字句,往往愛詰問:「語出何典?」

  殊不知,還真有一部文學史上罕見的口語化的幽默小說名為《何典》。

  《何典》全書採用吳方言寫成,原生態的俚語村言活潑俏皮。書中借鬼說事,故事的主角,無一屬於人類,他們說鬼話,干鬼事,吃鬼飯,看鬼戲,懷鬼胎,做鬼官,無不栩栩如生。一反舊小說的所謂「文人氣」,無章無典,無規無矩。

  《何典》在顛覆經典的同時,自身也成為經典。據考證,作者張南庄,書法歐陽,詩宗范陸,著作等身。咸豐初年太平軍占上海時,他的著作盡付一炬,獨《何典》一本倖存,為後世留下來了一抹書香。

  毛澤東就非常喜歡《何典》一書。

  延安時期,他曾兩次寄書給在蘇聯求學的毛岸英和毛岸青。1939年,他托林伯渠買了一批書寄去,但中途丟失了。1941年1月,他寫信說:「關於寄書,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給你們少年集團,聽說沒有收到,真是可惜。現再酌檢一點寄上,大批的待后。」細心的毛澤東隨信附上一張書單,並註明了冊數。這張書單共列20多種書,大都是大家熟悉的。但有兩本書比較冷僻:一本就是本文所說的《何典》;另一本是《子不語》,清朝乾隆年間大才子袁枚的筆記小說。從這份書單上就可看出毛澤東對《何典》的看重。

  毛澤東在不少場合化用或引用過《何典》的言辭。這在「林彪事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林彪出逃時,周恩來曾請示毛澤東是否要攔截林彪的飛機,毛澤東鎮定地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娘要嫁人」,便可從《何典》中找到出處。

  毛澤東不僅化用和引用過《何典》中的言辭,而且還在思想觀念和審美趣味上受到《何典》潛移默化的影響。

  《何典》一書對死讀書和讀死書者多有諷刺。活鬼的兒子活死人,很會讀書,但竟淪落為乞丐。一日碰到一個老道士稱他有大力子、辟穀丸,還有益智仁。活死人吃了他送的辟穀丸和大力子,頓覺精神百倍。只是對益智仁瞧不上眼,自詡:「已有過目不忘的資質,博古通今的學問,還要益他什麼?」老道士大笑道:「你只曉得讀了幾句死書,會咬文嚼字,弄弄筆頭……寫些紙上空言,就道是絕世聰明了。若講究實際功夫,只怕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倒算做棄物了。」活死人見他說得有理,只得乖乖地吃了。

  熟讀《何典》的毛澤東很欣賞老道士的觀點。他在延安時期的著作,特彆強調「講究實際功夫」,念念不忘告誡知識分子要深入到生活和實際中去。他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便說過:「許多所謂知識分子,其實是比較地最無知識的,工農分子的知識有時倒比他們多一點。」他反覆強調知識分子絕對不能停留在書本的字句上。

  他在延安整風所列「黨八股」的其中一條,便是「語言無味,像個癟三」,表現為文章或演說顛來倒去總是那麼幾個名詞,一套「學生腔」,或者只有死板板的幾條筋,像癟三一樣瘦得難看,不像一個健康的人。鑒於此,他強調宣傳和文藝工作者「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因為「人民的語彙是很豐富的,生動活潑的,表現實際生活的」。

  民間的語言有如天籟自鳴,自抒胸臆,又似風行水上,自然成文。大俗便是大雅,張南庄深諳文章之道,所以對民間的語言精研深鑽發而為文。

  「俗為雅用」加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構成了毛澤東完整的文化觀。在毛澤東看來,《何典》正是「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的典範,是「俗為雅用」最成功的例子。他對《何典》語言的化用和引用,實際上表達了對這種審美取向的認同與欣賞。  □劉繼興

■鏈接

  《何典》原署「纏夾二先生評,過路人編定」。1926年,劉復教授考訂其作者為張南庄,評者為陳得仁。《何典》戲仿《史記》體例,每回終了,由「纏夾二先生」作評語,畫龍點睛。「纏夾二」為吳方言詞語,指說話啰嗦、表達不清、喜歡糾纏、亂生枝節的人。

  《何典》是一本很「另類」的書,流傳不廣。魯迅寫小說史要買這本書,始終沒有找到。劉半農運氣好,竟在廠甸舊書攤上無意中得之,迅即加以校勘標點,又略加註釋,並請魯迅作了序,交北新書局出版(1926年6月),一時頗為暢銷,到1930年4月已出到第四版。

  上世紀20年代,大學拖欠工資日趨嚴重,教授愈教愈瘦,劉半農欲借出版《何典》以自救。他放下教授架子來做這本書,大有文化產業的眼光。劉半農且做狂語:「憑你是天皇老子烏龜虱,作者只一例的看做了什麼都不值的鬼東西。」因而引發一場口水戰,被陳源教授攻擊為「大學教授而竟墮落於斯」。

  上世紀初,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嬉笑怒罵的文章名重一時,他自稱做文章的範本就出自《何典》。「放屁,放屁,真正是豈有此理!」吳稚暉在讀到《何典》開頭的這句話后,大徹大悟,於是力主文風口語化,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風雲人物。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沙發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2-9-18 06:18 | 只看該作者
下載了《何典》,果然好書,謝謝兄弟介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