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瀕臨滅絕的亞洲珍稀動物

[複製鏈接]

2244

主題

2484

帖子

351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徽道孤魂 發表於 2012-9-17 0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數千年前,猩猩的足跡遍布中國、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如今,它們只存活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島的一些地區。這些地方的猩猩都生活在被伐木業佔據或是被征作田地的森林裡,而不是在保護區里。  

婆羅島猩猩:過去的60年裡,婆羅島猩猩的數量減少了50%,只有45000到69000隻存活。在婆羅島,棲息地喪失,非法狩獵,動物貿易是猩猩面臨的主要威脅。蘇門答臘猩猩:過去75年裡蘇門答臘猩猩的數量減少了80%。現在只有約7300隻存活。2004年12月的海嘯過後,市場對木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這些都對猩猩的棲息環境產生了極大影響。

  9月5日在韓國濟州島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環保組織表示一些亞洲獨有的野生動物正身處險境,如果各國不採取措施去保護它們,它們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公布了瀕危動物名單——老虎,猩猩,湄公河巨型鯰魚,亞洲犀牛,亞洲巨型河龜以及亞洲禿鷹都榜上有名。該組織表示這一嚴峻的問題可依靠3個步驟來解決:承認,負責,恢復。

  瀕危物種名單上的每一類亞洲動物的生存都受到了多種因素的挑戰,包括棲息地的喪失,非法捕獵和貿易。對此,該組織表示亞洲各國政府應該有能力和財力去阻止這些物種滅絕。

  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警告說留給各國行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最近亞洲的兩大哺乳動物物種高棉牛(生活在東南亞的一種野牛)和白暨豚(生活在中國的一種淡水海豚)已絕種。



  白暨豚的淡水海豚已滅絕。



  湄公河巨型鯰魚生長於湄公河水域。上世紀70年代當地漁民就已經開始向政府報告這類魚的消失。該類魚現在的生存數量尚不明確,但從漁民們的年捕魚量可以推算出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魚的數量已減少了80%。



  亞洲犀牛的三個種群的數量都在大幅減少。在印度的一些地方體型較大的單角犀牛受到了較好的保護,70%的單角犀牛都生活在卡齊蘭加國家公園,剩下的30%則分散在各個地方。蘇門答臘犀牛曾遍布東南亞,但現在僅有250隻左右存活,它們生活在沙巴州和印度尼西亞的一些地方。爪哇犀牛也曾遍布東南亞,但到2000年,僅存兩群野生種群,分別生活在越南和爪哇。生活在緬甸的犀牛已在去年滅絕。所以現在生活在印尼烏戎庫隆(Ujong Kulong)的40隻犀牛是世界上僅存的爪哇犀牛。



  老虎只有3200隻存活,其中只有100隻能夠繁育後代的母虎。在一些老虎,它們的棲息地和它獵物都受到了很好保護的地區,老虎的數量有所上升,比如印度的納加爾霍雷國家公園。



  人類為了獲取龜肉和龜蛋過度捕撈淡水龜,它們已幾近滅絕。五類龜群極度瀕危,還有一類也處於瀕危狀態。淡水龜所剩無幾,有時候,只有在受到保護的棲息環境里才能一睹它們的真容。



  印度次大陸上的亞洲禿鷹數量已減少了90%。禿鷹的死亡記錄顯示它們中10%死於獵殺,但禿鷹死亡的主因是一樣叫做雙氯芬酸的消炎藥,這種葯經常會被獸醫使用,但它對禿鷹來說卻是一種致命的毒藥。



  高棉牛,野牛中極富神秘色彩的一個種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