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眼鏡」進化漫談(圖)

[複製鏈接]

1004

主題

1315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戴眼鏡矯正視力,是現代人稀鬆平常的事;我原以為古人都不戴眼鏡,眼鏡應是近代的發明,其實這想法錯得離譜。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已從琥珀發現了「透鏡原理」,眼鏡之所以到近代才普及,不是古人不想矯正視力,而是鏡片太昂貴,只有少數王公貴族買得起……



(琥珀)

發展過程近似

許多人以為眼鏡是西方發明的,事實卻不然。

眼鏡的發展過程,全世界各地都很近似,都是遠古時代從琥珀發現了「透鏡原理」,也都知道水晶石可以改進視力,然後逐步由水晶石發展出放大鏡、單一鏡片,約900年前才發展出有框架的雙鏡片。



(11世紀的「閱讀石」(Reading Stone),是將打磨過的水晶置於書上,幫助閱讀)

老花眼鏡最先

眼鏡的功能,區分為矯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

古代最初的眼鏡,主要是針對老花,這是因為古人文盲居多,書本字體也較大,近視的比例遠低於現代人,只有年老的王公貴族才買得起老花眼鏡。

中國 vs. 歐洲

中國早在戰國時期(2400年前)的《墨子》就記載了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的理論;東漢初年,張衡藉由透鏡,發現了月日食的原因。但後來中國的光學科技進步不大,反而被歐洲超越了。

歐洲的玻璃技術,在文藝復興時期取得突破,玻璃鏡片因此取代了昂貴的水晶石,再加上眼科醫學、光學理論的進步,造就了歐洲眼鏡工業的發展。



(1268年,英國修士羅吉爾.培根(Roger Bacon),最早有系統記錄了透鏡的光學原理)

裝入框架

1280年代,義大利北部最早出現「將放大透鏡裝入框架」的眼鏡,但這款式還是得靠手扶著,並不太方便,後來又演進為用線繩掛耳。



(世界上最早出現框架眼鏡的畫作:《Hugh de Provence》。1352年,義大利畫家莫代納(Tomaso da Modena)繪)



(用線繩掛耳的眼鏡)

加腿

17世紀后,發展出在眼鏡框架兩側裝上直腿,眼鏡因此可長時間戴著,成為方便的日常用品;但當時眼鏡還是頗昂貴,只有富貴人家買得起,直到近百年前,工業化大量生產,眼鏡才真正成為平民百姓的用品。



(中國最早出現眼鏡的畫作:明朝《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左上方紅框處,有個戴眼鏡老者)
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