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黃金本位制瓦解為標誌的新一輪資本主義危機,是「現代世界」歷史進程的第四個階段。這個階段由三個主要特徵構成:第一,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不可能實現人類共同發展,而是使世界人口的90%長期處於貧困和被剝奪的境地——所謂1% vs 99%,這已日益成為世界共識。第二,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最新也是最後的階段,即完全放棄和排斥實體經濟與生產勞動,金融資本、虛擬資本成為剩餘價值的主要來源,成為資本積累的根本動力。第三,隨著金磚國家的興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18世紀以來形成的東西方實力對比第一次出現了「逆轉」之勢。
1904年,英國偉大的歷史—地理學家哈·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在《歷史的地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中提出了一個極具革命性的觀點:只要歐亞大陸國家能夠找到一種新的方式,將廣闊的大陸空間重新聯繫和組織起來,只要大陸國家能夠避免來自海洋的攻擊,並善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只要科技的進步可以為這種大陸組織方式提供一個創製,那麼大陸就可以戰勝海洋,陸權就可以擊潰海權,海洋支配大陸的時代也就會被終結——而他當時設想的現代科技方法就是鐵路。他預言說:無論德國、俄國和中國這三個在歐亞大陸上居於支配地位的國家以什麼樣的方式真正聯繫起來,只要它們聯繫起來,海洋時代就會被終結,海洋國家支配的世界秩序也必將崩潰。而他相信:正如航海技術的發展開啟了一個新時代一樣,鐵路技術的革命,也必將開啟另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