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求證:石原慎太郎的幼子今早墜崖身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18: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9-4 18:38 編輯

發布時間:2012-09-04 11:57:57    文章來源:環球視線 &  參考啊社區


是不是天譴啊!石原慎太郎幼子今早墜崖身亡


石原慎太郎幼子石原延啟今早09:25在位於日本中部的和歌山縣紀伊山失足墜崖,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

石原延啟現年43歲,畫家,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第四子。據悉,石原延啟是於9月2日前往和歌山縣的,今早攜帶工具攀爬紀伊山脈進行寫生,不幸墜崖。



資料圖:石原慎太郎幼子石原延啟



資料圖:石原慎太郎


石原在得悉幼子遇難,立即終止前往首相官邸會晤野田,與長子石原伸晃立即趕往和歌山縣。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18: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9-4 18:32 編輯

石原慎太郎:日本有可能成為中國國旗上第六顆星

如果日本做了什麼愚蠢的事情,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國旗上的第六顆星。石原慎太郎稱...

日本首都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說,日本已經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只有外來的壓力,例如朝鮮導彈才可以把日本人從自我滿足中驚醒。

據法新社報道,現年75歲的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該社採訪時說,如果日本人不行動起來保護自己,將變成美國或者中國的殖民地。

他說,在日本人心理,沒有一個作為國家認同的形象。最多,他們只關心自己,家庭和公司。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無法依靠自身作出改變。如果朝鮮向日本發射導彈,日本人將立即發生改變。

在談及最近的駐日美軍士兵強姦日本少女事件時,石原慎太郎說,儘管日本人對此非常不滿,但也並不願意嘗試改變美日軍事同盟關係。

與此同時,日本人又希望本國成為軍事大國。石原慎太郎聲稱,正是由於這種互相矛盾的奇怪情緒,日本正逐漸被殖民化。如果日本做了什麼愚蠢的事情,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國旗上的第六顆星。石原慎太郎稱。



儘管如此,石原慎太郎還是拒絕就日本戰爭期間的罪行道歉。他聲稱:法國有為侵略中南半島道歉嗎?荷蘭曾為侵略印尼道歉嗎?

統一戰線中「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的出現,使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這一變化也體現在五星紅旗中間那顆大星——中國共產黨身上:在傳統理論中,中國共產黨僅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已經發展到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新階段。




中國統一戰線已經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化,它體現了我國社會發展變化的什麼樣的客觀規律?各種政治力量的相互作用及其運動規律是怎麼樣的?這種運動規律呈現了中國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這些問題需要在深入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作出權威的闡述,以澄清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它們並不是同等層次的概念,一定意義上它們也不屬於同一個理論體系,放在一起難免有些不倫不類。為了給理論家提供更加從容的研究空間,筆者建議另闢蹊徑,重新解釋五星紅旗的含義:

把五星紅旗左上方的「大星」解釋為中國大陸,把「四顆小星」分別解釋為香港、澳門、台灣和釣魚島(琉球群島)。因為中國大陸是國土面積最大的部分,在國旗上無愧於大星的地位。實際上,港澳台以及釣魚島這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依附於祖國大陸,沒有祖國大陸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沒有它們的生存空間。

按照這個方式來解釋,有點類似美國國旗的解釋,只是它是五十個州不論大小一州一星,我們是把大陸三十幾個省市區並成一顆大星。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解釋可以產生這樣一個重要意義:如果我們把台灣、釣魚島(琉球群島)的歸屬寫在了我們的國旗上,那麼,當每一個中國人只要舉起五星紅旗的時候,我們就要肩負起推動統一祖國進程的歷史責任。

順便說一句:如果石原慎太郎的預言成為了現實,那麼可以順理成章的將日本列島算到代表「琉球群島」的那顆小星星上,我們依然是五星紅旗。

石原慎太郎啟示中國重新解釋五星紅旗含義

首先我們看看重新解釋五星紅旗含義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按照傳統理論,這些人應該是「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而現在,他們「合併」為「社會主義建設者」了。

這一合併不要緊,下一個問題出現了:按照傳統理論,在五星紅旗上,左上方的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其餘的四顆星依次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民族資產階級。現在,在明確中國已不存在資產階級及其依附者小資產階級的歷史條件下,理論界人士把這五顆星解釋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大團結的象徵。可是,如果要具體到每一顆星,究竟應該怎麼解釋呢?大星可以繼續解釋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二顆小星繼續解釋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也沒有問題,那麼另外兩顆呢?是不是非得把「五星紅旗」收縮為「四星紅旗」呢?

老右派石原慎太郎也喜愛中國

提到石原慎太郎這個名字,中國民眾立即會聯想到很多辭彙:日本右翼,反華分子,軍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民粹主義者,煽動者,麻煩製造者……

毫無疑問,中國媒體經常給石原貼的這些標籤,無一是正面的。



給人貼標籤,有表述上的便利,也有簡化問題的缺陷。事實上,貼標籤已經是作出了評判,--但在作出評判之前,對所評判之人和事應有充分、真實與客觀的了解,應是公認的正確態度。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中國媒體對於石原氏,尚無任何有深度的訪談與報道,雖然對石原慎太郎這個名字念茲在茲進而批判之,但多是對其隻言片語的應激式反應,而沒建立在對其人其言其行的全面系統了解之上。

真實的石原慎太郎遠非幾個標籤可以描述。他是政客,也是作家、導演、航海探險家;他既反中,也反美,他是國際上的麻煩製造者,更是日本國內的麻煩製造者;他強調日本的優越,也主張日本與亞洲共存;他謳歌神風隊員,質疑南京大屠殺數字,參拜靖國神社,卻也厭惡戰時日本;他反對當下體制的中國,卻喜愛歷史文化的中國;他是煽動家,經常刺激公眾的神經,不遺餘力地批判日本的種種弊端,卻又是日本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之一……

這些貌似龐雜混亂的信息背後,石原慎太郎有著怎樣的邏輯?

拋開成見與刻板印象,撇開石原慎太郎是敵人,先看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先做了解再作評判,即便是「敵人」,也許也有忠言,本刊報道一位「反華分子」,道理其實很簡單:了解我們的對手,是為了更好地應對他。

即使是在高樓林立的西新宿,東京都廳(市政府)所在的「雙子之塔」也顯得鶴立雞群。243米的高度令它本身也成了景點,45層的南北兩個展望室免費向公眾開放,人們在這裡可以花300日元列印一份自己生日當天的《讀賣新聞》頭版,再端上一杯咖啡,俯瞰關東平原,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西南方向的富士山。
在展望室下面,大約17萬職員支撐起了這個GDP相當於澳大利亞的巨型都市的政府運作,78歲的石原慎太郎自1999年起就成為他們的領導者,並兩次連任至今。而在中國,這位東京都知事(市長)更出名的標籤是「頭號反華分子」、「右翼政客」以及「軍國主義分子」。



9月16日下午,「雙子之塔」7層的一間會客室,傳說中的石原慎太郎走了進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你可以說他沒有表情,也可以說他掛著禮節性的淺笑,臉頰上的老年斑清晰可見。「你有些問題比較尖銳,我的回答可能也就比較尖銳。」這是他的開場白。

採訪開始還不到10分鐘,他就一把扯掉了領帶,扔在右邊的桌上,「我討厭系領帶!」半個小時后,他又脫去了西裝上衣,翹起了二郎腿。他主動提起了釣魚島問題、西藏問題,批評美國和批評中國一樣毫不留情,然而他對日本的用詞卻是最狠的,如果單看他的某幾句話,恐怕有人會以為他不但「反華」「反美」,還「反日」。

他也一再聲明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採訪中曾起身進屋拿來一本書送給記者,是台灣出版的中文版《我不結婚》--這是他70歲時寫的小說,主人公是24歲的青年。他對照記者的名片看了半天,請翻譯為他寫出繁體字,然後才肯落筆簽名,「簡化字不好!」

他又不時翻看我們帶來的雜誌,那期封面是「山西王閻錫山」,他看著那個微笑的老頭兒,找了個機會用不太標準的中文重填句子:「東京王石 (微博)原慎太郎」!也笑。

採訪結束時,他「警告」我:你要是把我寫壞了,我可是要扔炸彈的!記者又提起《中國可以說不》以及《中國還是能說不》里對他的攻擊,他手臂一揮:「你應該把他們帶來!」

人物周刊:你一直被相當多的人看作反華人士,甚至有中國媒體稱你是「頭號反華分子」,是這樣嗎?

石原慎太郎:我當然是站在共產主義對立面上的。我很喜歡中國的文化,但是不喜歡中國的共產主義。我想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社會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可能有更多的人會對共產主義有不同的看法。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18: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9-4 18:34 編輯

人物周刊:所以你是反共不反華。

石原慎太郎:對。我不反對這個國家,但是只要共產黨支配這個國家,那麼他對日本就是一個威脅。

人物周刊:你至少在1995年和2002年兩次預言中國將會崩潰,現在看來,是不是有點把中國問題簡單化了?

石原慎太郎:這個預言是有點偏差了,沒有預測對。我當時這個預測主要是從經濟上,我和英國一個經濟學家對此進行過探討,為什麼預測中國經濟會崩潰?是看到中國的金融市場很不穩定,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大量資金無法迴流。可是後來一看,很多政府官員都成了國企的董事長,而且很快完成了轉制和民有化,從結果看我們的預測確實有偏差。

人物周刊:這種預言的失誤是否也和對中國的偏見有關?

石原慎太郎:不是偏見的問題。因為我們是按照一般的經濟常識來預測中國的,因為中國不是資本主義而是一黨制的國家,很多政策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成功,對於這種成功我們很驚訝,但也稍微有些戒備。

人物周刊:現在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石原慎太郎:中國確實經濟發展很快,而且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在一定程度上,人口就是力量。當然人口多有時候會帶來一定困難,可是達到某個水準后,對國家經濟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當然推動經濟進步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新的技術,從這方面說中國對技術的評價有一些問題,比如版權問題,盜版比較多,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這些行為對被盜版的國家來說是危險的。

人物周刊:2008年,你出席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印象如何?之前你到過中國嗎?那次北京之行是否改變了一些你對中國的印象?

石原慎太郎:大約15年前去過上海,那時候的印象就是人很多,而且當時上海比較亂,路比較窄,也有很多垃圾,不像日本人會把自己家門口都弄乾凈了。而且人也不排隊。可是這些人到了日本來,也會排隊,所以社會成熟富裕后,人的教養也會提高。這也是我2008年在北京的體驗,中國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提高。前幾天看了日本的電視節目,拍的是中國北京798的一些藝術家,看了很有共鳴--這些藝術家也是對這個社會有自己的看法,這就讓我想起了年輕的時候,也是對傳統的道德等等很有逆反的心理,對社會也是批判的姿態,所以年輕人總是進步性的力量,可以帶動社會和文化前進,我對此很感興趣。

人物周刊:你也看到了中國社會內部是多元的,那麼日本的一些右翼是不是應該改變「中國社會是鐵板一塊」的看法?

石原慎太郎:確實是。人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尊重人的自由、尊重人的個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不喜歡一個獨裁的國家,也不喜歡戰爭時的日本。

人物周刊:我讀了你20年前寫的《一個可以說不的日本》,你對美國批判得也很厲害,外界評論說你反美又反華,這兩者區別何在?民族主義是不是轉嫁國內矛盾的有效手段呢?

石原慎太郎:不是反美,是厭美,也不是反中,是厭中。美國和中國相同之處在用強壓的手段對付別人,總之強權是我不喜歡的。日本現在還是處在美國的統治之下,美國聲稱用核保護傘保護日本,可是對日本來說,周圍的中國、朝鮮、俄羅斯這3個國家都有核武器,唯獨日本沒有,美國如何保護日本?日本最終得不到美國保護,在世界上也沒有發言權。可能我說得比較過激,日本也許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核抑制力,來在世界上發言。

尖閣列島(日本國內對「鉤魚島」的稱呼)問題,可能會成為中美日三方的敏感問題,中國5次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這對日本是一種侮辱。日本也有過民族主義情緒非常高漲的時期,那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日俄戰爭勝利之後,結果後來一步步走向了戰爭。當然中國和那時的日本情況不一樣,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年輕人民族情緒高漲,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也很困難,又要調動這方面的情緒,又要施以控制,以免造成危險。我是比較冷靜地看待這個問題的,中國政府現在可能比較頭疼。

人物周刊:中國在1990年代中期也出版過一本《中國可以說不》,其中一個作者後來還到日本和你辯論?

石原慎太郎:好像是有過。(不願再談)

人物周刊:你曾自稱為存在主義者,反對共產主義對個人人性的扼殺,但同時你又撰寫電影劇本,稱頌為國犧牲的「神風精神」,這難道不矛盾嗎?

石原慎太郎:我既是一個存在主義者,又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對於那些和我同齡的、為了國家獻出生命的年輕人,我當然要表示我的敬意。我贊同他們的選擇,我的自我里有國家,而國家裡有自我,這並不矛盾。

人物周刊:你在自傳《國家的幻影》里說,「到了今天,所謂的愛國或者憂國的思想表達,及為此而自我犧牲,必將更被認為是滑稽而受到排斥的。」你覺得今日日本在這方面是在退步嗎?你是否為此感到失望?

石原慎太郎:我認為自我犧牲是一個男人最大的美德,如果沒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就沒有男人的魅力。自存主義並不是個人主義,而是黑格爾主張的自我存在主義,我對他的理念和哲學是比較贊同的。一個成熟的文明社會就會出現這樣主張的人,剛剛說的中國的藝術家,他們也可以說是這樣的人物。

人物周刊:你是作家出身,1966年受《讀賣新聞》之邀訪問了處在戰爭中的南越,這成為你後來從政的轉折點,現在回看,你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嗎?你覺得以一己之力給日本帶來了什麼改變?

石原慎太郎:如果不正確,我還有什麼活的價值呢?(笑)我雖然在自民黨時期沒有太多政績,但是在東京都時期還是很有幹勁的。東京都的職員都非常優秀,我認為東京都知事可能比日本首相更有幹頭,因為有的首相一年都干不滿就要辭職。東京都的預算和加拿大一個國家的預算是差不多的,中央政府的動作太遲緩,而我希望在東京都更快地振興中小企業,要以東京都和中國建立交流項目。

人物周刊:你曾經說過要從東京都出發去改造整個日本。

石原慎太郎:正在改造。最起碼輻射到了東京都周邊的3個縣:琦玉縣(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千葉縣、神奈川縣,他們正在參與東京都的改革。不過日本的官僚都很自負,東京都的成功經驗他們也不效仿。

人物周刊:很多中國人認為你在東京都人氣非常高,是因為你對中國強硬,他們誤解你了嗎?

石原慎太郎:可能是吧。我是不喜歡中國的共產主義,但是喜歡中國的文化。我尤其喜歡中國的兩個人物,一個是鄧小平,一個是《金瓶梅》里的西門慶。(笑)

人物周刊:你怎麼評價日本「失去的20年」?假如你是日本首相,要著手做哪3件事?

石原慎太郎:我首先可能效仿中國政府,要讓國會3年不動,還要在經濟上搞軍隊式的強硬改革。最重要的是稅制,消費稅不改不行,對富裕階層要大量征消費稅,但對於最基本的生活開銷不應該加稅,比如大米就不該征消費稅,但便利店裡的飯糰就可以加上消費稅。近些年日本人對金錢的慾望越來越強,對交稅納稅都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可是如果不把消費稅問題解決了,日本經濟好不了。

人物周刊:你在日本一直是以改革者的形象出現的。難怪有人從學術上分析說,很多改革者都推崇強力,帶著點法西斯色彩。

石原慎太郎:學術上很多東西都是不正確的!改革和政治都是需要強力的,改革和一些具體的政策當然有很多界限,但是也必須要追求合理的效率。像鄧小平,他雖然是共產主義者,但是在中國第一個提出了對效率的追求,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我對鄧小平這個人物還是很尊崇的,比如他在一些關鍵時刻的決斷。

人物周刊:有媒體報道說你認同「日本民族優秀」之說,請具體解釋一下這個,日本民族優秀在何處?

石原慎太郎:優秀是相對於誰來說呢?

人物周刊:這也正是我想問你的。

石原慎太郎:日本有優秀的地方,也有落後的地方。比如優秀之處,當然不止是日本,也包括中國韓國,好像使用漢字的國家,文化都很發達。日本用從中國引入的漢字,創造了簡短的和歌,也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中國也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不過現在是不是寫的人很少了?我自己也寫詩。日本另一個優點是細緻,所以日本的電子技術比較發達。

我對海洋非常感興趣,也是日本帆船協會的會長,經常出海,常常感到日本是一個島國,自古就大量吸收外國的文化,比如向中國派遣唐使--中日兩國的交流也有過很大的犧牲,鑒真和尚6次東渡日本,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而日本的留學僧阿倍仲麻呂,和李白杜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最後死在中國,杜甫還作詩追悼他。雖然日本比較注重吸收外國的先進文化,可缺點是面對外部壓力時表現懦弱,沒有自己的主張,聲音發不出來。

人物周刊:我知道亞洲國家包括日本對中國的崛起有一種戒懼的心理,但是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對日本也有一種擔心:軍國主義的復活。現在的日本,全體國民被動員起來去做一件事情,就像二戰一樣,這樣的事情還可能發生嗎?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4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18:35 | 只看該作者
石原慎太郎:可能性是沒有的。日本已經墮落為個人主義之國,(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連帶感已經消失了。這當然是由於美國的統治和奴化,像這樣情形的西方發達國家,可能只有日本這樣一個。

人物周刊:你從《太陽的季節》時候就試圖表現一種男性的氣概,你也曾表示過戰後日本對美國亦步亦趨,是最女性化的時代,可是你不覺得,一個和平、禮貌、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日本,才是人們喜歡日本的原因嗎?

石原慎太郎:日本現在就像一隻被閹割掉的狗,對誰都無害。

人物周刊:可是外界對日本還有個判斷,日本社會這些年是在往右轉,這是不是在往男性化轉變了?

石原慎太郎:你看奧運會的結果,這樣的國家不會出優秀的選手。如果一個運動員對國家沒有概念,對國家沒有感情,他跑得也不會很快。

人物周刊:你給人的印象是說話口無遮攔,有人說這是你作為文人缺乏理性、感性充盈的結果?你不怕誤會和誤解嗎?

石原慎太郎:我說的都是我的真心話,誤解誤會我都不在乎,所以我才是存在主義者啊。

人物周刊:在你看來,偉大政治家和普通的政客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石原慎太郎:(起初不解,聽完對「政治家」和「政客」在中國語境里的解釋后說)那日本都是政客。

人物周刊:包括你嗎?

石原慎太郎:我當然有我自己的主張和理念,所以對自民黨失望后,我就出來了。不過像我這樣的政客,在中國大概就被肅清了吧。(笑)

人物周刊:我的感覺,日本愛國主義在戰後體制下被擠壓變形。

石原慎太郎:日本沒有愛國主義,也沒有民族主義,二戰前被天皇和軍方鼓動起來的愛國主義,在戰敗后就結束了。現在日本缺的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人物周刊:難道日本的右翼不存在嗎?

石原慎太郎:日本根本不存在右翼了。

人物周刊:你也不是右翼?

石原慎太郎:在街頭跑著宣傳的都是暴力集團。二戰前當然是有右翼的。我喜歡三島由紀夫的一句話:沒有健全的恐怖主義的國家,也不會有健全的民族主義。

人物周刊:你認為日本在國際社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石原慎太郎:日本首先應該對國際社會有一種表示,比如剛才說的擁有核武器,如果日本真要做,可能用不了3年,就會造出來,包括宇宙飛船,日本有這個技術。現在,日本在國際社會上沒有發言權,也不想發言,如果這樣下去,會被歷史吞沒的。現在的歷史正在進入一種報復的循環,白人世界已經激怒了伊斯蘭世界,這樣下去會形成一種新的混亂。而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和美國的摩擦也會增加,日本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日本的政治家都不考慮這些問題,當然我在考慮,可是我上了年紀了,沒有用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2-9-4 19:45 | 只看該作者
是中國人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6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19:53 | 只看該作者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2-9-4 19:45
是中國人乾的?

是中國的保護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2-9-4 19:57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石原與中國做對,每一次都干絕戶活。沒想到真的應驗了這句中國老話:斷子絕孫。
釣魚島是中國的!小鬼子挑釁就堅決消滅它!
作爲一個國家,日本從各方面來説都是禽獸,必須以對待畜牲的方式對待它!

共匪、五毛、貪官、老憤 - 泰山石敢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8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4 20:12 | 只看該作者
泰山石敢當 發表於 2012-9-4 19:57
呵呵,石原與中國做對,每一次都干絕戶活。沒想到真的應驗了這句中國老話:斷子絕孫。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427

帖子

343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39
9
ahisushi 發表於 2012-9-5 13:08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李登輝的表兄,老人痴呆症.不用往心裡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