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貼身跟隨胡總17年 BBC:令計劃因兒子車禍醜聞晉陞受阻(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9-4 2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9/4  消息來源:大公報/BBC

  大公網評論員 王俊

  十八大前夕,新華社9月1日宣布,兩大中直機構主官同時調整職務,中央書記處書記令計劃接替杜青林兼任中央統戰部長,不再兼任中央辦公廳主任,職務由貴州省委前書記栗戰書接任。作為曾貼身跟隨胡錦濤總書記長達17年、內地最年輕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履新中央統戰部后,令計劃的個人經歷、未來仕途以及其所主政的中央統戰部是否有大改革值得關注。


  貼身跟隨胡錦濤17年

  官方簡歷顯示,今次兼掌中央統戰部的令計劃是山西平陸人,17歲至19歲時作為「知青」在平陸縣插隊當過農民,期間還曾做過印刷廠工人。1975年,令計劃進入共青團平陸縣委工作,不久便被提拔為共青團平陸縣委副書記,正式步入政壇。3年後,他在1978年被調入平陸縣委上級黨委——運城地區委員會(運城地區1970年設立)——工作。

  1979年,共青團中央在全國選拔人才,令計劃被選中后被安排在宣傳部工作。到1995年離開赴中辦任職,令計劃在團中央任職16年,前後經歷韓英(1978年10月-1982年11月)、王兆國(1982年12月-1984年12月)、胡錦濤(1984年12月-1985年11月)、宋德福(1985年11月-1993年5月)、李克強(1993年5月-1998年6月)等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在王兆國主政共青團期間,令計劃在1982年至1983年間借調河北省委辦公廳工作。有意思的是,1982年至1985年,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專題)先後在河北省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書記職務,而令計劃繼任者栗戰書當時也在河北工作(1983年7月之前任石家莊地委辦公室資料科幹事、科長,當年7月後至1985年任河北省無極縣委書記)。

  1983年起,令計劃進入中央團校(1985年12月成立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前身)政教專業學習,並於1985年畢業。畢業后,令計劃於1985年7月出任團中央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這時擔任團中央負責人的是胡錦濤。在宋德福主政團中央期間,令計劃歷任團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團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國共青團》主編等職。

  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主政共青團中央后,令計劃1994年被提拔為團中央宣傳部部長。1995年12月,令計劃離開了工作近16年的團中央,調入中辦擔任調研室三組負責人,從那時起他一直擔任胡錦濤的主要助手,至今17年。在歷任中辦調研室三組組長、調研室主任后的1999年,令計劃升任中辦副主任。

  在胡錦濤接任中共總書記后,令計劃2003年升任中辦常務副主任(正部級)。4年後,2007年9月19日(十七大之前),新華社消息稱,中共中央決定,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剛所兼的中辦主任職務由常務副主任令計劃接任。當年10月22日,在十七屆一中全會通過的新一屆書記處成員名單中,1956年10月出生的令計劃擔任排名第五的書記,成為最年輕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十八大前夕調任中央統戰部部長

  據官方資料,今次令計劃所兼部長的中央統戰部,其主要職責包括處理有關民主黨派、工商聯、非公經濟、民族宗教、港澳台僑和海外社團、黨外知識分子等方面的工作,並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負責黨外幹部的政治安排,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長等。此外,統戰部還有包括受中央委託負責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等職責。

  在中共的政治架構中,中央統戰部的政治地位較高,其首長一般進入全國政協擔任副主席職務。不過,在黨內職務的安排方面,近30年來尚未有在位政治局委員兼任中央統戰部長的先例,剛卸任的杜青林僅是十七屆中央委員和全國政協排名第三的副主席。在地方,新華社旗下《瞭望》雜誌援引從中央統戰部得到的數據顯示,省級黨委統戰部長在本輪換屆前,特別是在2000年,只有1名省級黨委統戰部長「入常」。

  近些年來的情況有所變化。隨著內地新型經濟組織和新型社會組織迅速增多,地方統戰部門的人事構架逐步改變。上述《瞭望》雜誌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有15名省級黨委統戰部長「入常」,本輪省級黨委換屆后,這一人數已至22名,創歷史新高,顯示統戰部門在省級黨委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瞭望》引述中央統戰部四局負責人張獻生認為,構建完善「大統戰」格局是中共對於應對新時期統戰工作的新挑戰。

  另外,統計發現,內地改革開放后至令計劃任職之前,擔任過中辦主任職務的7人後來至少位列政治局委員(王兆國、王剛),並有5人履至政治局常委高位(姚依林、胡啟立、喬石、溫家寶、曾慶紅)。加之上述省級黨委統戰部長紛紛「入常」的背景,今次卸任中辦主任的令計劃的個人仕途以及令計劃主政下的統戰部是否有大改革值得關注。



  BBC:令計劃因兒子捲入車禍醜聞晉陞受阻

  令計劃之子捲入車禍醜聞,因此令計劃不能得到晉陞

  中國十年一次的領導人交替即將進行的時候傳出關於一起最新醜聞的報道,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一個政治盟友令計劃的地位被削弱。此前有消息人士說,令計劃的兒子在一次豪華跑車事故中喪生。

  據路透社報道,3月18日在北京發生的法拉利車禍令中共當局難堪,因為中共一向擔心高幹子女被看作是脫離民眾的特權階層。

  中國目前已經深受20年來最大的政治醜聞薄熙來(專題)案的影響。薄熙來(專題)的妻子谷開來最近被判處死緩,她被控殺害了一名英國商人。

  今年3月發生的法拉利車禍的細節仍然沒有被公開,但是有報道說,車禍同令計劃的兒子有關。中國媒體報道,55歲的令計劃不再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負責人。

  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務相當於西方國家的內閣秘書。令計劃同胡錦濤關係密切,有望晉陞為政治局常委,而且擔任中共組織部部長。中央組織部主管高級官員的任免。

  一位退休的中共高官說,中央領導層決定車禍為重大丑聞,因此令計劃不能得到晉陞,胡錦濤也無能為力。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車禍涉及3人,一人是令計劃20多歲的兒子。3人當中的1人在車禍中喪生,但是死者的身份沒有被公開。他們不清楚令計劃兒子的姓名。

  另外一個消息人士和一名為中共黨報作記者的人士說,令計劃的兒子死於車禍,他的死亡證明被修改,以掩蓋其真實身份。

  香港英文《南華早報》周一最先報道了上述掩蓋真相的消息,說令計劃的兒子被改成姓「賈」。該報披露說令計劃兒子的真名為「令古」。

  不過另外一個接近中共領導層的消息人士說,令計劃的兒子在車禍中沒有喪生。《南華早報》說,車禍中的兩名女子,一人是20多歲,另外一人30多歲,她們都身受重傷。

  一名同中共高級官員有來往的女性商人說,令計劃因為掩蓋車禍事故真相而受到包括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內的高級領導人的批評。

  她還說江澤民反對令計劃晉陞到更有權力的崗位。

  周末,令計劃被任命擔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因為統戰部長的權力遠不如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務,因此上述變動被看作是胡錦濤在權力爭奪中遭受挫折。 [ 俺想說幾句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51

主題

566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沙發
gulong102 發表於 2012-9-5 03:46 | 只看該作者
Hard to believe, but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