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人的「鴨性同調主義」與中國人的「雞性生存法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3.11東日本大地震,日本人面對巨大災難時所表現出的沉著冷靜,令全世界驚嘆不已,特別是西方媒體,看到日本人即使遭遇史上最大震災,依舊規規矩矩排隊購買生活用品,所表現出來的井然有序,十分令西方媒體震驚,並為此讚不絕口。

  可是,在日朝鮮人、東京經濟大學現代法學部徐京植不久前卻在韓文媒體上,撰文對日本人的「規矩與冷靜」進行了十分鋒利的批判。這位徐教授認為:日本人的這種所謂「沉著冷靜」,恰恰正好徹底暴露了日本人最致命的短處:「因為日本人都是『公司人類』,比起震災等等之類正在不斷擴展的嚴峻事態來說,他們對與斷絕與公司的關係更為不安。」

  徐教授為此分析說:即時在生命攸關的時刻,是不是要避難,日本人是不會個體單獨地做出決定的,而是等待公司或者上司的判斷。這樣的行動方式,在遭遇3.11這樣的巨大震災,需要迅速緊急避難時,就成了一種巨大障礙。徐教授因此認為:備受西方媒體稱讚的日本人的沉著冷靜,並不具備所謂的「道德性」,而只不過是無法做出決斷的一種姿態而已。徐京植教授將日本人的這一姿態,稱為「同調主義」,即:凡事不是按個人的自我判斷,而是根據周圍的人、職場的上司等大家的臉色,來調整自我的迎合態度。徐教授強調說:日本人的這種「同調主義」,是日本政治思想史上的權威文物丸山真男所一直主張的典型日本人類型。並還以當年的戰爭為例:當年日軍的一些高層指揮官,明明知道完全沒有戰勝美國和英國的可能性,但因為日本人典型的「同調主義」思維方式,明知會輸也咬牙將戰爭繼續下去,一直到廣島長崎被扔下兩顆原子彈,才終於舉起了白旗。

  並不贊成徐京植教授對日本人「道德性」的否認,因為我認為日本人所表現出來的剋制與冷靜,其中是包含有日本式道德的。但對於特別在意周圍人的看法,將「閱讀空氣」當成宗教一般信仰並執行的日本人,徐京植教授所言的日本人的「同調主義」,十分有道理。還不說過去的軍國主義時期,看看下面發生在去年的3.11大震災中的一個事例,就可以窺見日本人「同調主義」的身影,至今從未改變。

  在3.11大地震中,重災區之一的宮城縣南三陸町防災對策廳舍,有41名職員因為海嘯而不幸遇難。前不久,這41名遇難者的家屬,向警察署提交了訴狀,以「業務過失至死嫌疑」狀告南三陸町的町長,訴狀理由是:因為町長沒有下達往高台逃跑的避難命令,導致了41名職員不幸遇難---從這個遇難家屬提交的訴狀理由中,可以十分透徹地看清楚日本人「同調主義」的身影:因為沒有得到町長的避難命令,即時面對十多米高的巨大海嘯,生死存亡之際,職員們也不會擅自離開崗位。而日本的福島50勇士,無疑也同樣很好地詮釋了日本的「同調主義」:因為這是公司的命令,所以,明知命將不保,勇士們的家屬依舊含淚為他們送行,並為此深感驕傲。

  不由想起多年前,我的同鄉老友、挪威籍小提琴製作家丹尼爾?陳寫過的一篇關於中日國民性對比的文章,叫「日本鴨性與中國雞性」。這篇文章在談到鴨子的本性時,舉了個這樣的例子:

  「那時我家附近是一個農貨收購站,一到夏天,每天下課都要看見農民趕著大群的鴨子走向那個農貨收購站。那些鴨子都會乖乖的跟著前面的鴨子走,決不會獨自跑散。偶爾,頭鴨會突然逃命,那便是天大的災難。鴨子們會有個別的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串,但大多數的會在原地呱呱亂叫,任憑農民用竹竿催趕,它們就是一動不動。在這種情況下,趕鴨子的農民往往會丟開鴨群,直追那隻脖子上系了紅帶子的頭鴨。只要制服了頭鴨,讓它回到路上,其他鴨子便自然會趕緊跟上。」

  日本人的「同調主義」居然與「鴨性」如此高度一致。兩者整合為一,可稱為日本人的「鴨性同調主義」。

  另外:這兒順便再引用一段丹尼爾?陳的原文,來看看什麼是中國人的「雞性生存法則」:

  「而運雞的光景就不然了。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有農民趕著成群的雞在路上走。記得我也問過他們為什麼不用趕鴨的方法趕雞?農民說「雞不能成群地趕著走,因為它們沒有誰能為頭,所以一放出來就會四處亂串,到處惹麻煩。」因此,運送雞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大量的雞塞進狹小的籠子里,再把籠子一層層疊起來放在板車(用人力拉的兩輪車)上。在那些太陽可以烤熟雞蛋的夏天,在籠子里又擁擠又不透風的熱鬧,就可想而知。那些雞中的一些為了「出『雞』頭地」求生存,就不得不大雞踩小雞,小雞踩雞蛋。等來到收購站,被踩在底下的雞,應該有如今從微波爐里拿出來的溫度。那些雞的殘骸很快會變成一張五毛錢的鈔票,成為在收購站門口急切等待的人們上好的營養。那便是我童年時而吃雞卻很少吃鴨的原故。」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沙發
fansfan 發表於 2012-9-5 15:3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是該需要好好反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