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2-9-5 00:26 編輯
第四屆天文年度攝影獎(Astronomy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如期舉行,參賽作品數量達歷史新高。天文愛好者與專業攝影師踴躍參加,用鏡頭記錄下壯觀的天文景象---太陽表面XX爆發,耀眼的北極光,五彩斑斕的星雲團。
據悉,主辦方將於9月19日宣布類別冠軍及三個特別獎,並於9月20日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展出獲獎作品。此次大賽的評委包括BBC電視台《夜空》節目主持人帕特里克•摩爾(Patrick Moore),著名攝影師 丹•何德沃斯(Dan Holdsworth)及天文學家馬列克•庫庫拉(Marek Kukula)博士。【環球網綜合報道】(實習編譯:任之夢)
橫穿太陽的飛機雲(Sunny Airlines)
攝影師:Dunja Zupanic (克羅埃西亞)
攝影師捕捉到一架噴氣式飛機橫掠過太陽時的景象,兩條飛機雲如劃在太陽上的划痕。照片中亦可見到巨大的太陽黑子。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11.2年,活躍時會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2012年恰為太陽活動高峰年。
星「雨」(Raining Stars)
攝影:Miguel Claro (葡萄牙)
這張延時照片展現了星星因地球自轉不斷移動的軌跡。有趣的是照片中的人舉著傘,似乎是為了擋去「落下」的星星。
遙望銀河(Sky away from the Lights)
攝影:Tunç Tezel(土耳其)
該照片攝於土耳其烏達魯山國家公園。照片中橫跨夜空的銀河與塵世間的燈光遙相呼應。
雙拱門后的英仙座流行與銀河 (Double Arch with a Perseid Meteor and the Milky Way )
攝影:Thomas O'Brien(美國)
照片攝於美國猶他州國家石拱公園,時值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以流星數量繁多著稱,最密集可達到每小時80顆流星
魔幻星空 (Sky Show)
攝影:Tommy Eliassen (挪威)
由於太陽的激烈活動,放射出無數的帶電微粒,當帶電微粒流射向地球進入地球磁場的作用範圍時,受地球磁場的影響,便沿著地球磁力線高速進入到南北磁極附近的高層大氣中,與氧原子、氮分子等質點碰撞,因而產生了「電磁風暴」和「可見光」的現象,就成了眾所矚目的「極光」。
IC 1396 象鼻星雲
攝影:Bill Snyder (美國)
照片中為仙王座的象鼻星雲。高度密集的星塵深處新的象鼻星雲正在形成。
阿爾卑斯山上的滿月 (Full Moon setting behind the Alps)
攝影:Stefano De Rosa (義大利)
照片中義大利北部Pirchiriano山上的宗教建築與空中的滿月交相輝映。古老的宗教建築歷經歲月,在天體面前仍十分年輕,月亮千百年如一日高懸空中。
獵戶之劍(The Smoking Sword)
攝影:Michael Sidonio (澳大利亞)
肉眼觀察獵戶座星雲,僅僅是獵戶之劍的模糊痕迹。通過望遠鏡才可觀察到星雲的具體形狀與複雜的組成。星雲中央新近形成的小行星向四周放射,在星雲中形成孔洞,致使氫氣發出粉色的光芒。
月球 (116 megapixel Moon Mosaic)
攝影:David Campbell (英國)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體,因此即使通過望遠鏡觀測也不能一次將月球表面景象盡收眼底。攝影師採用多圖像拼接向大家展示了月球表面的部分景象。
活躍的太陽(Active Sol)
攝影:Paul Haese(澳大利亞)
照片展示了系列太陽活動,包括日珥。2012年為太陽活動高峰年。太陽黑子,耀斑爆發,日珥較前幾年活動更為頻繁。
天鵝座 (Cygnus)
攝影:JP Metsävainio (芬蘭)
天鵝座色彩斑斕的星雲布滿天空。肉眼只可看見星雲發出的模糊光亮,但在長曝光與特殊濾鏡技術輔助下則可觀察到星雲的具體規模。
觀星愛好者(Stargazers)
攝影:Jessica Caterson(美國,15歲)
照片中攝影師與朋友們坐在停車場仰望星空。攝影師通過系列短曝光和背光捕捉到夜空中繁星閃爍的景象以及隨地球自轉星星的運行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