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中國近期導彈試射地點鎖定,兩次發生在山西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3 0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8/31 11:05:18    來源: 參考消息


  東風導彈多彈頭技術讓美國顧慮重重

  欲蓋彌彰,美軍加緊在中國周邊打造反導網

  中國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接近部署,威力震驚全球

  近一段時間以來,東亞地區正在聚集越來越濃的火藥味。紛繁雜亂的表象背後,作為地區博弈的兩個主角,中美似乎已經拉開了一場「矛」、「盾」大戰的大幕:美國把先進的反導系統挪到了中國的家門口,中國則突然連續試射了三種戰略核導彈,是中國的分導式多彈頭之「矛」鋒利無比,還是美國的反導之「盾」牢不可摧?整個世界都睜大眼睛,緊盯著中美之間的「恐怖較量」。



原文配圖:美國精心打造的亞洲反導網攔不住中國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

  根據美國軍方情報部門的監測,中國導彈部隊先是於7月24日試射了一款新型公路機動式東風-41型多彈頭導彈,接著試射了一枚「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8月20日,中國軍方又試射了東風-5型戰略核導彈。有美國專家認為,中國軍方在短時間內連續試射的3枚遠程戰略導彈都是「大殺器」,北京無疑想通過這3次遠程戰略導彈的試射活動,向美日示威。

  此外,多位美國軍事專家提到,這3次遠程戰略導彈的試射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搭載分導多彈頭。美國在將軍事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之後,進一步加快了圍繞中國編織導彈防禦網的腳步。



資料圖:解放軍測試潛射導彈

  把反導部署到中國家門口,是美國遏制中國軍事威懾的重要一步,但也逼迫中國不得不提高遠程戰略導彈的突防能力,而在洲際彈道導彈上搭載分導多彈頭就是中國導彈部隊突破美國導彈防禦網的一把「利劍」。

  在擁有攜帶分彈頭的公路機動式東風-31/東風31A、東風-41、東風-5B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后,中國對美國的戰略威懾力將進一步得以強化。雖然中國軍方對外媒的猜測不置可否,但軍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中國戰略導彈的「突破性進展」。

  中國連射三款核導彈

  美國軍事專家比爾·格茨近日在「自由燈塔」網站撰文透露,美國軍方的監控裝置探測到中國最近進行三次導彈試射活動,其中兩次陸基導彈試射發生在中國山西五寨導彈及航天測試中心,最後一次發射的導彈被確認是CSS-4 MOD2型(即東風-5)固定發射井式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情報分析家們表示,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很有可能會部署多彈頭遠程戰略導彈。進行這種從單彈頭到多彈頭的升級工作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越來越成熟,中國現有的單彈頭導彈無法發揮威力,從而大大削弱了中國的戰略威懾能力。

  最近一份被翻譯的中國軍事報告提到,「美國計劃發展多種反導攔截器,為彈道導彈突破美軍的導彈防禦網帶來了新的挑戰」。該報告呼籲,通過採用隱形彈頭設計並增加彈頭數量或加入誘餌彈頭(後者可以迷惑導彈防禦系統的目標跟蹤設施),以提高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突破能力。

  五角大樓並沒有公開證實中國軍方的這三次遠程導彈試射活動,一位美軍發言人表示,由於涉及到情報獲取和來源等問題,所以必須「嚴格保密」。

  不過,美國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稱,這些遠程導彈試射「並不是敲響警鐘,起碼在我們看來,危險還沒有達到那種地步,中國在其所有的導彈技術方面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完美無瑕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軍方在最近進行多次導彈試射的原因」。

  美國軍事專家比爾·格茨稱,目前還不清楚中國軍方這三次導彈試射是否都取得了成功,但美國軍方官員私下透露,從監測設施獲得的最初數據表明,這些導彈在飛行過程中並沒有發生失敗的現象。

  分析家表示,解放軍導彈部隊最近進行的這三次洲際彈道導彈試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軍事事務專家理查德·費舍爾表示,「最近發射的這款遠程導彈很有可能是CSS-4 Mod 2 導彈,也就是東風-5 Mod 2型,通常被稱為東風-5B」。

  美國軍方官員認為,四個星期內的三次遠程導彈試射,凸顯了中國戰略導彈武器庫正在進一步發展壯大,而且這個仍舊被認為是解放軍最神秘的部隊正在朝著「發展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的方向努力。

  中國軍方對美媒集中報道的中國導彈發射予以否認,但在《解放軍報》8月27日的頭版上,頭條文章重點報道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最新進展。

  文章說,「近年來,第二炮兵演習頻現新景觀:從東海之濱的多發齊射到北國深山的紅藍對抗,我戰略導彈部隊機動距離越來越遠,作戰半徑越來越大。……中國『火箭軍團』九州馭鐵騎, 全域展鋒芒。第二炮兵遠程機動作戰能力顯著躍升」。

  二炮導彈種類全世界最齊全

  「東風-41」戰略核導彈的多彈頭中很可能包括被稱為「突防輔助裝置」的誘餌彈頭,專門對抗美國反導系統的感測器。由於具備較強的機動性,「東風-41」導彈很難被探測和打擊。「東風-41」導彈被認為是中國為擊敗美國戰略導彈防禦系統的「反導之盾」而研發的導彈。

  相比於在老式遠程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東風-5B,中國軍方在此之前試射的東風-41型公路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和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都是全新的「遠程殺手鐧」。

  對於7月24日中國軍方進行的東風-41導彈試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認為,這種中國最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不僅大幅提高了射程,而且還能攜帶多達10枚分導核彈頭打擊不同目標。

  美國軍方官員認為,7月24日二炮部隊發射的就是當前中國最先進的「東風-41」洲際導彈,「這是美國當局首度確認該導彈項目的存在」。尤其讓西方關注的是,「東風-41」可能採用分導多彈頭(MIRV)技術。該技術並非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裝載多枚分彈頭,而是讓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飛行中還可調整軌跡以攻擊不同目標。如此一來,美國的每枚反導攔截導彈最多只能摧毀一個分彈頭,美國反導系統的效能大為降低,將嚴重削弱美國反導系統的可靠性。

  根據此前西方媒體的報道,「東風-41」屬於三級固態燃料推進導彈,與「東風-31」相比,「東風-41」彈體直徑更大,長度更長,這意味著彈頭載荷與射程更具威懾性。此外,「東風-41」採用與俄制「白楊-M」洲際導彈相同的運輸-豎起-發射三用車作為機動發射平台,比「東風-31」機動平台更具打擊靈活性。

  「自由燈塔」網站的文章稱,7月24日從山西五寨導彈基地向數千英里遠的西部沙漠發射東風-41型導彈,由於該導彈射程在1.4萬公里左右,所以飛行試驗往往會通過限制第一級火箭的工作時間來縮短射程,以確保導彈落在中國境內。

  由於「東風-41」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在1.4萬公里左右,從中國東部或北部發射該導彈,足以打擊美國全境。早在1992年就有美國學者提到「東風-41」項目的存在,但美國軍方認為「過長的研發周期」導致解放軍放棄該項目,而是集中力量開發「東風-31」洲際導彈。理查德·費舍爾認為,事實證明五角大樓忽視了這種新導彈的研製。

  具備分導多彈頭技術的第三代洲際導彈是目前大國核威懾力的發展方向,從技術上看,第三代洲際導彈完全可能控制全球有威脅的戰略目標,提升全球打擊能力。對於「東風-41」洲際導彈的此次試射,比爾·格茨認為,該導彈已經引起了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對中國遠程導彈威脅的新擔憂。

  基於「東風-41」的機動性、射程、精度和配備多彈頭的特性,該導彈已經具有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能力。此前,中國研發的東風-31 和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被認為是針對印度設計的。美國官員表示,新的洲際彈道導彈則被認為是為打擊美國境內目標而研製。

  比爾·格茨表示,中國一直堅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其核力量用於反擊針對其領土的核襲擊。但這種新型洲際導彈將加強中國的戰略力量,使解放軍擁有各種中短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彈道導彈,從而成為世界上導彈種類最齊全的部隊。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成員拉里·沃澤爾推測說,「東風-41」導彈的多彈頭中很可能包括被稱為「突防輔助裝置」的誘餌彈頭,專門對抗美國反導系統的感測器。由於具備較強的機動性,「東風-41」導彈很難被探測和打擊。「東風-41」導彈也被認為是中國為擊敗美國戰略導彈防禦系統的「反導之盾」而研發的導彈。

  原美國國防部官員、中國戰略核系統專家、2049項目研究所執行主任馬克·斯托克斯說,「中國文獻中含有東風-41項目的可靠數據。不同於東風-31所使用的動力裝置,東風-41看起來使用了新型、更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該發動機的地面試射已進行了數年之久。」馬克·斯托克斯表示,中國軍方正在將東風-41納入到可具備作戰能力的戰略武器庫中。

  在試射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后,美國軍方又說,在8月16日早上,一艘新型「晉」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渤海某海域試射了一枚「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但美國國防情報局發言人拒絕對此次試射做出評論。一位美國專家稱,新型「巨浪」-2導彈標誌著在中國不斷增加的核武庫中有了一種「具備二次核打擊潛力」的核導彈。

  中國的公開報道似乎也印證了美國有關「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試射的消息。中國某電視台8月8日和9日報道稱,一艘搭載「巨浪」-2導彈的「晉」級導彈潛艇出海巡航,但沒有提及試射導彈的計劃。

  此後,遼寧省海事局8月13日發布了「航行警告」,渤海海峽8月16日和17日將進行軍事演習,並警告船隻避免進入該海域。美國官員說,這艘「晉」級核潛艇就是在禁止航行的海域發射了「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

  多彈頭刺破美國「反導之盾」

  中國這次密集進行導彈試射,部分原因是中國在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上,「對美國作出憤怒的回擊」。理查德·費舍爾認為,中國的「巨浪」-2導彈試射與中國在南海、東海增加「攻擊性」似乎是有聯繫的。

  美國科學家聯盟核信息項目主任漢斯·克里斯滕森稱,東風-5B導彈的試射表明,中國計劃將自己現有武器庫中較老的液體燃料導彈更換成固體燃料導彈,後者發射準備時間更短。「美國的情報部門在十年前就已經獲悉,中國已經具備了發展並部署多彈頭彈道導彈的能力,如果北京決定這麼做,那麼東風-5B將很有可能成為一款搭載多個分彈頭的遠程戰略彈道導彈」。

  克里斯滕森認為,「導致北京下定決心採取這一行動的一個潛在因素是美國在亞洲加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以及先進的常規打擊能力,這些都會削弱中國軍方對二炮核力量二次核打擊能力可靠性的信心」。

  中國目前已經部署了機動性、生存能力很強的東風-31和東風-31A型洲際彈道導彈,但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認為,一旦在亞太建立了完整的反導系統,美國就有可能實現對中國現有東風-31/東風-31A彈道導彈的攔截。

  表面上看,美國在亞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是針對朝鮮彈道導彈,但根本目的是對美軍「標準」-3防禦中程彈道導彈的能力進行升級,從而能夠攔截中國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中國的彈道導彈在升空初始階段的5-10秒之內,美軍由紅外探測衛星負責對其探測,一旦截獲中國的彈道導彈發射,美國衛星就會把發射情報以聯合戰術數據鏈通知美國本土的聯合戰術地面站,後者主要負責彈道導彈的發射情報,在日本、韓國設有分站。負責對二炮彈道導彈實施戒備的地面站應該設在日本。此外,在日本的基地,還經常駐紮美軍RC-135、WC-135彈道導彈早期預警機。幾次「東風」-31A的發射試驗,RC-135都實施了監視。

  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即對中程、遠程彈道導彈的攔截進行實戰部署,前者被稱作「戰區導彈防禦體系」(TMD),後者是「國家導彈防禦體系」(NMD)。

  前者攔截的目標對象是中國的「東風」-15型彈道導彈,後者的攔截對象是「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美方的意圖在於部署不斷改良的「標準」-3攔截彈,使其具備攔截3000公里以上射程的中程彈道導彈,例如東風-21C/D、東風-25,並且再進一步改良成有能力攔截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能力的導彈防禦系統。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3日的最新報道,為了進一步完善在亞洲的反導體系,美軍考慮在日本和東南亞再部署2部X-波段雷達,「使美國及其盟友更精確地追蹤任何來自朝鮮以及中國的彈道導彈」。

  根據五角大樓的新計劃,美軍打算在日本南部一個秘密島嶼部署一部強大的預警雷達,即X-波段雷達,它能探測和跟蹤在3500-6000公裡外飛行的彈道導彈。此外,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和導彈防禦局的官員也一直在東南亞進行選址評估,希望部署新的X-波段雷達,加上在日本現有的一部,該地區的三部雷達形成一個弧形,使美國及其在該地區盟友能精確地追蹤任何來自朝鮮以及中國的彈道導彈。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官員正考慮將菲律賓作為第三部X-波段雷達的部署地點,不過五角大樓的官員表示,最終部署地點還未確定,相關討論仍處在初級階段。

  很顯然,美國正在打造的X-波段雷達弧最終目標就是中國。而解放軍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裡連續試射了兩種新型多彈頭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一種潛射彈道導彈,就是為了以多彈頭刺破美國的「反導之盾」。漢斯·克里斯滕森認為,「至少,解放軍想告訴美國他們能夠將更多核彈頭指向美國,並在短時間內發展更多的多彈頭遠程戰略導彈。因為分導多彈頭技術是突破反導體系的一個有力武器」。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