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新:滅漢字廢漢語從根滅中國文明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8-30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27 10:33 何新 四月網

核心提示:最終使得未來中國年輕人無法讀祖宗書,徹底斬斷中國文化之根。從而使得中國人徹底喪失民族文化認同和自我意識,消除建立共濟會的世界新秩序的最大障礙——中國人和中國文化。

老何新聞按語:

共濟會在網路上並通過某些中國卧底正在推行一項極其險惡的戰略計劃——鼓吹漢字漢語落後論,不利於發展高科技論,不利於創造思維論。同時在官場、精英和教學機構中把漢語逐步邊緣化,使英語主流化;把漢字邊緣化,把英文官用化——這一計劃由於得到卧底鸚鵡的積極配合,推進很快。未來10年內即可能產生奇效。最終使得未來中國年輕人無法讀祖宗書,徹底斬斷中國文化之根。從而使得中國人徹底喪失民族文化認同和自我意識,消除建立共濟會的世界新秩序的最大障礙——中國人和中國文化。

紐約時報近日高調鼓吹認知心理學的「權威研究」,稱漢字漢語不利於創造思維——美國人突然如此關心中國人的創造力問題了。我預期國內很快會有中國鸚鵡高調配合回應這種謬論。我們且拭目以待。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23日文章稱:漢字抑制創造性思維

(原題:語言與中國「實用創造力」)

DIDI KIRSTEN TATLOW報道2012年08月23日

每一門語言都會帶來挑戰——比如,英語的發音可能不合常規,而俄語的語法又相當複雜——然而,像中文這樣的非字母書寫系統,學起來則尤其困難。

眾所周知,漢字並不和聲音系統對應,這使得學習並記住這些符號十分困難。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我也討論了這一點。遇到不認識的漢字,你連讀出來都辦不到。

但是,方塊字書寫系統會對思維產生更深層的影響嗎?

關於這個話題,威廉·C·漢納斯(William C. Hannas)是最富煽動性的作家之一。身兼語言學家和作家二職,漢納斯能說或寫包括漢語在內的10門語言。他認為方塊字書寫系統阻礙了一種深層的創造力——不過,這種影響並不是不可逆轉的。

漢納斯花了很多力氣來說明自己的分析並非建立在種族基礎之上,還說在方塊字書寫系統下長大的人擁有一種不同的創造力,一旦進入一個支持深層創造力的文化,如西方的科學實驗室,這些人就會表現得異常優秀。

然而,「掌握漢字書寫所需的機械式學習造成了一種順從的態度,使學習者將重點放在方法而不是結果上。過程壓倒了實質。你會花費更多時間玩弄筆畫,而不是對內容進行思考,」漢納斯在一封寫給我的郵件中說道。

但是,漢納斯的觀點確實是有爭議的——他認為學習漢語會促進實用性而不是抽象性的思考,從而削弱深層創造力。漢納斯在出版於2003年的《在牆上書寫:東亞正字法是如何抑制創造力的》("The Writing on the Wall:How Asian Orthography Curbs Creativity,")一書中表達了這一觀點,《紐約時報》(The NewYork Times)曾對該書進行評論。

正如埃米莉·埃金(Emily Eakin)在書評中寫的那樣,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些學者直接否定這一觀點,另外一些人雖然表示認可,但也不願進行討論,

到底是怎樣阻礙創造力的呢?

「西方使用的字母系統能夠培養早期的分析和抽象思考能力,」漢納斯寫道,並強調這只是他個人的觀點,並不代表雇傭他的美國政府。

之所以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是因為字母系統驅使學習者去做以下兩件事情:將音節拆分成不同的音素,然後再把這些音素組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抽象而靈活的聲音單元。

但漢字並非如此。「漢字字元對應著音節——天然的固定單位。它不需要分析,也不涉及太多的抽象思考,」漢納斯寫道。

然而,更為根本的「第二型」創造力——也就是深層創造力——卻取決於將不同領域的抽象模式對應起來的能力,本質上就是字母體系所能培養的技能,漢納斯繼續寫道。「但在漢字書寫習慣中,並沒有任何類似的東西,」他寫道。

這會阻礙中國的長期發展嗎?不一定,漢納斯說。

「創造力並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往往青睞早期適應者,而中國在這一點上出類拔萃,其中有兩個原因,」漢納斯寫道。首先,中國人十分善於改進現有模式,而這是一種不同的、更為實用的創造力,漢納斯寫道,並且補充說,研究中國科學的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也提到了這樣的實用能力。

但他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原因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部分是因為這些文化上的束縛,中國建立了「一個絕對令人難以置信的系統」來獲取先進的外國技術——還用上了所有的必要手段,包括看似有政府支持的大規模黑客行為,漢納斯寫道。

非中國的研發項目從其來源地「被外包」,「而中國坐享其成」漢納斯寫道,並且補充說,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實際上,這根本不正常。美國一家情報機構的負責人說中國的非正規技術獲取是『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我認為這還是輕描淡寫的客氣說法,」漢納斯說。

漢納斯與人合寫了一本關於此話題的書,該書將於明年春天出版。

翻譯:谷菁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