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密:別激動慢慢看 日本人為何鄙視中國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8-28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8/26  消息來源:網易博客
揭密:別激動慢慢看 日本人為何會罵「中國豬」?
  在日本語里,罵人的詞語跟漢語相比簡直是望塵莫及的。

  然而,「八格」、「八格牙路」、「中國豬」之類的日本對華「國罵」曾經那麼強烈地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那麼,「日本鬼子」在侵華時期為什麼會選擇使用「中國豬」罵人呢?

  為了一探究竟解其心結,面對這個也算「敏感」的話題,經過多年、多次、留心地曲折調研,多多少少得出了一些比較接近真相的「說法」——當年,比我們提前講衛生愛乾淨的鬼子除了鄙視和輕蔑國人,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嫌國人生活不講衛生顯得骯髒。

  其實,如今以「愛洗澡」之類的潔癖聞名於世的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會愛乾淨的。

  日本人說到我們中國人之不好潔凈,說到我們中國街市的不整飭,就好像是世界第一。其實就是日本最有名的都會,除去幾條繁華的街面,受了些西洋文明的洗禮外,所有的側街陋巷,其不潔凈、不整飭之點也還是不愧為東洋第一的模範國家。風雨便是日本街道的最大仇人。一下雨,全街都是泥濘淋漓;一颳風,又要成為灰塵世界。又聰明又經濟的日本國民常常輦些細碎的石子來面在街上,利用過往行人的木板拖鞋作為碾地機的代用。隔不許久,石子又要變成了灰塵,又要變成了泥漿了。驛前的街道,正是石子專橫的時代。街心的四條鐵軌,差不多要埋沒在泥土中了。街檐下的水溝,水積不流,昏白的漿水中含混著銅綠色的水垢,就好像消化不良的小兒的糞便一樣。驛旁竟公然有位婦人在水溝上搭一地攤,攤上堆一大堆山榛,婦人跪在地上燒賣。這種風味,恐怕全世界中,只有五大強國之一的日本國民才能領略了。

  ——這是郭沫若先生1922年2月10日所作的《學生時代》「今津紀游」一節。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這足於說明,曾經的過去,他們曾經是從「日本豬」進化過來的。

  日語里「綺麗(きれい)」這個詞,有兩層意思,一是說美麗、漂亮;再一個是說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如今,日本的城鄉堪稱「綺麗(きれい)」!

  日本沒有類似中國的「城管」這樣的機構和其龐大的隊伍,當然也就不會揮霍納稅人的血汗投入巨額公共財政支撐數目龐大的「城管」大軍。然而,到過日本的人,然而,到過日本的人,無不為其城鄉乾淨整潔和公共場所的秩序感所折服。誇讚「日本像個公園」,「日本猶如盆景」之類的遊記散文,是不少人訪日歸來者所交過的 「作業」。還有稱讚日本人「素質高」的,尤其是說日本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如何之高,怕是國人幾十年都無法趕超的。而且每每談起此類話題,都有大量的事例實證,比如:十幾萬日本人看完體育比賽之後,場館內居然沒有遺留一片垃圾。等等,等等。

  我在日本城鄉遊走,的確也有同感。

  在相當於中國鄉鎮的日本町村市,村莊里莊稼地整潔,果園整潔,菜地整潔,農家小院整潔,一切給人以花園般的感受。小鎮里建築物整潔,道路整潔,整個環境整潔,猶如公園。在城鎮,倘若有當天尚未來得及收走的垃圾,也是包裝完好,幾無異味,整齊地分類擺放在指定的回收點。在公共場所的垃圾桶附近或指定的吸煙處周圍,雖說有時也會出現散落的煙蒂煙盒,或許也會有一兩個喝過的飲料瓶罐,但其數量和比例都屬十分少見。公共廁所清潔乾淨,幾無異味,以至於在東京,甚至出現有人占著茅坑不拉屎,躲在公廁內休息,成為一個令人無奈的「社會問題」。

  在奈良、京都、廣島這樣的城市,本身就如一座融古典美與現代元素和諧一致的大公園,人們行走其間,舒適怡然。在人口密度超過「北上廣」的城市的東京和大板,喧囂相同,繁華類似,然川流不息的人們腳步匆匆甚至有人一路小跑,但秩序井然,默默排隊,低聲細語,從沒有人聲鼎沸的喧嘩。如今,在高度城市化的日本,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環境乾淨整潔,你絕對看不見城市「牛皮癬」,更沒有噴塗和張貼「租房、辦證、取公積金」或兜售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小廣告。

  在日本的城市,你看不到機動車、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車輛亂停亂放的,也聽不見汽車的喇叭聲。看不到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手隨地丟棄果皮、紙屑、食品和飲料包裝等廢棄物的人。抽煙的男人們除了會帶香煙和打火機之外,每個煙民必備的還有一個便攜的煙灰盒,抽煙時「各人自接各人灰」。公共場所肯定沒有人大膽舔臉抽煙,即便是在馬路上行走,只要地上印有 「禁止吃煙」的提示,你也看不到行人吞雲吐霧,男女煙民一般都會自覺地在指定的馬路吸煙處過癮﹍﹍

  簡而言之,日本人愛乾淨、講秩序,如今已舉世聞名。日本人不僅把自己家園的環境建設的好、美化的好、保護的好,而且管理的好,保持的好。而這一切,都歸功於日本國民素質的文明修養程度很高。

  然而,看了郭沫若先生介紹日本城鄉的臟、亂、差,讓我們發現,原來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像今天這樣「綺麗(きれい)」。

  很多資料顯示,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像今天一樣乾淨整潔講秩序的。二戰前後,日本人也有很多很多壞的毛病,比如說排隊插隊、亂丟廢棄物、亂張貼、亂擺攤、亂停靠等等,很多壞毛病。

  那麼,如今沒有「城管」的日本,究竟是如何治理城市臟、亂、差?且擁有今天如此綺麗(きれい)的家園呢。

  據了解,這一方面依靠的是國民從小接受的相關教育,另一方面,則靠的是健全的法律體系帶來的有效的管理。日本1948年制訂了一個《輕犯罪法》;1983年又對其進行了修正完善。該法規定了34項「輕犯罪」。比如說:流浪者給人造成干擾,在公共場所對人動粗和惡語相向,破壞公共照明燈,妨礙水上交通,救災時不合作,插隊,妨礙安靜,暴露身體,學位、職務、資格等弄虛作假,謊報災情,乞討,偷窺,吐痰,隨地大小便,亂丟垃圾,亂擺賣,亂停靠,偷窺,公共場合插隊,虐待動物等等均可入罪。犯罪者可被拘留並被處以罰款。假如你有違規和違法行為,將來你升學、就業、貸款等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法可依和法律的威懾力,使城市化之後的城市管理效果明顯上升。

  輕犯罪行為由警察處理。日本警察執法一絲不苟,不管當事人態度如何,他們的態度都很好,不會暴力執法,但也會不徇私情,而是違法必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人的守規矩其實也是被治出來的。

  除了國家的法律之外,地方也結合自身實際出台相應的規則。比如,東京都政府就頒布了一部《生活環境條例》,比如對違章停車;走路抽煙、公共場所抽煙,以及政府特別指定的「路上禁煙地區」抽煙,均要給予處罰。因為有法可依,法律法規的約束,使絕大多數日本人養成了遵守規矩、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日本國民也就成了今天我們眼中「高素質」的文明公民。如此以來,不僅不需要規模龐大的「城管」隊伍與臟、亂、差的肇事者們「打游擊」,只需要警察依法監管極少數不守規矩者,即使城市管理也成了比較輕鬆的工作。

  其實,治理城市臟、亂、差,採取「入罪化」的城市管理模式,並非日本獨有。例如,在新加坡以及歐美許多國家,生活中的「壞習慣」被定為犯罪,並不鮮見。法律的震懾力和約束力,管理了城市,規則提高了人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素質。比如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在香港,你認罪就去交1500港元的罰款;你不認罪,那就要去坐牢。在新加坡,亂丟亂吐罰款200新加坡元(相當於1000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如果是重犯還要重罰。比如,新加坡要罰12個小時的牢獄,還要背著印有「我是垃圾筒」字樣的紅背心,到街上去掃地。

  如此成本,誰還敢違規犯法?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64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8-28 20:46 | 只看該作者
題目有點過火,稍作修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