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已經開始害怕中國——一個在日華人的新聞印象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2126

帖子

738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3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春到人間 發表於 2012-8-27 0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8-22 09:44 天涯

香港保釣人士登島的第三天,日本政府決定「強制遣返」12名保釣人士。事實上登島事件剛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有媒體報道,保釣人士將會被迅速釋放。相比兩年前那起由撞船事件引發的轟轟烈烈的外交事件,這次日本政府息事寧人的態度顯而易見。媒體也反應得比較冷淡,只有最右翼的產經新聞發表了一篇社論主張要用日本刑法制裁登島者。而一些右翼折騰的時候,日本政府的表現也是忍讓,甚至是害怕。也許日本人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只是短短几年間,他們對中國的態度就經歷了一個仰視到俯視的轉變,而這種轉變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媒體。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媒體對於日益強大的鄰居的態度是一種值得玩味的關注。很關注中國的新聞,特別是負面性的新聞,比如今天這邊事故死了幾個人,明天那家電器爆炸了,有時候也學學美國,抨擊一下人權之類。如同站在自家陽台上看鄰居熱火朝天地建新房,關注,輕蔑,嫉妒,看好戲兼而有之。2007年「中國產毒餃子事件」後日本媒體的反應,就是這種態度的寫照。這件事在中國可能知道的不多,就是一批從中國進口的速凍餃子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給人下了毒,結果有大概幾十名日本人吃了出現不良反應,有些人上了醫院,但沒有死亡。然而就是這樣一件事,竟然被日本媒體作為一等大事炒了好幾個月。他們上躥下跳,一方面宣傳中國產食物如何不安全,一方面要求政府給中國施壓要求找出兇手。甚至於在胡總到日本訪問的時候,有媒體要求胡總就這個事向日本道歉,還得到很多網民的擁護,高高在上的心態可見一斑。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當時日本媒體的報道就已經充滿酸味。但是影響更大的是這一年9月7日的釣魚島撞船事件。撞船事件的前因後果無須贅述,其實類似的事件在2004年還有一次,當時登上釣魚島的保釣人士甚至把釣魚島上的石碑也給砸了。不過當時在任的首相小泉純一郎雖右但不蠢,他知道中國的底線,所以很快把保釣人士給釋放了。而2010年時任首相的菅直人卻是剛上任希望通過強硬的姿態給自己多拉些選票,當時的外相前原誠司也是一個鷹派,最後日本政府逮捕詹船長,前原表示將用日本國內法律嚴肅審判船長。此時的日本人卻沒有意識到中國的決心,即使在北京的抗議日趨強硬的時候,媒體的反應也很遲鈍,日本有名學者大前研一就說,把小澤一郎派到中國去談談不就行了。小澤一郎是日本民主黨的領袖之一,據說在中國政府中有人脈,也許當時日本人還有天朝上國派一使者就解決問題的幻想吧。然而北京沒有單純抗議,很快就使用了大殺器,一船船發自中國目標日本的稀土運輸船在港口被攔下。稀土,這個90%生產量來自中國的寶貴資源,這個日本工業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成了中國在爭端中的最有效的武器。當稀土還停留在中國港口,而日本企業還在等米下鍋的時候,日本政府才真正慌了,沒過多久本已經進入審判程序的詹船長被釋放了。

這樣的結果在中國網民看來也許還不解恨,但在日本人看來已經算得上一種屈辱了,當時在網上對日本政府的批評鋪天蓋地。也是因此,菅直人被稱為日本有史以來最不稱職的首相之一,而前原誠司也被媒體貼上了誇誇其談的標籤,失去了成為下一任首相的機會。當然日本很多媒體也對中日的依存關係進行了比較,結果令他們自己也很沮喪。日本需要甚至依賴於中國的資源,也需要中國的市場來維持本國製造業,然而日本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不可或缺的。當一個中國人不想買日本車的時候,他可以多花點錢買美國車,也可以少花點錢買國產車。當一個日本人失去了廉價的中國產食品和衣服的話,他就無法繼續存活了。

撞船事件的餘波也很深遠,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日本逮人的時候痛快了,想要稀土就不容易了。雖然菅直人不顧自己的臉已經被打腫的事實,積極尋找和中國高層交流修補關係的機會,可惜北京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於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10月5日在布魯塞爾菅直人在走廊和溫總理「巧遇」后討論了25分鐘,10月30日在胡志明市又一次「巧遇」溫總理后交談了10分鐘。這種死纏爛打的勁頭,在國家領導人這個層面上,實在顯得有些滑稽。日本媒體也很無奈地評論,其實我們在中國高層完全沒有人脈。最後到了2011年2月,在東京的舉辦的APEC上,菅直人終於成功見到胡總,算是給這件事劃上了句號。

以釣魚島撞船事件為轉折點,日本媒體對於中國的報道務實了很多。看著自己國家的首腦求見他國首腦而不可得,還要搞偶遇外交這樣的鬧劇,自己也很難冷艷高貴起來吧。而他們對中國政府則多了一份敬畏,2011年11月,新上任的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訪問中國的時候,受到了溫總理的接見,其實也不算特別,但在日本卻被媒體大為報道評論,頗有點終於被接見了的慶幸。而日本人訪問中國時受到的接見的規格也會被媒體拿出來分析比較,這也反映了他們心態的變化。當然,東京有很多求助北京的地方,他們希望恢復中斷的東海油氣談判,希望解禁福島核泄漏后的日本食品禁運,也希望通過中國和朝鮮進行交流,還奢望中國首腦也能帶來一批大合同。相對來說,北京需要求助東京的地方就少了很多,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日本人的態度也不難理解。

其實日本人心態的改變也不光是因為中國的崛起,日本最近的流年不利也是一個原因。去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泄漏,今年日本家電企業的崩潰,用日本媒體自己的話,就是「安全神話」和「技術神話」都破碎了。比如前幾年還依靠液晶風光一時的夏普淪落到破產邊緣,還要靠當年的小弟富士康來接濟,也難怪日本媒體都有些灰頭土臉。

中日之間爭端由來已久,也將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也許有人腦子裡面滿是血洗核平屠殺,但我想中國和日本兩個成熟的國家之間,戰爭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不過兩國爭端其實是以經濟為主的軟實力的交鋒,交鋒的效果也許不那麼明顯,卻是實實在在地在起作用的。而隨著時間的前行,中國向上,日本向下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也越來越明確地佔據主導地位,這是可以確定的。

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信任和等待。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12-8-27 01:03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中日「釣魚島」爭端已經顯示中國對外侵略性擴張的雄心,美日佔了那麼多年為何最近發生問題?  因為「釣魚島」是中國海軍從內海突破「第一鏈島」選擇的最薄弱環節。應該把它炸掉,然後重新和日本劃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2-8-28 21:07 | 只看該作者
有本事最好,重新成為沖繩(琉球)德宗祖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5: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